第一百五十九章 宮廷內亂兩皇帝駕崩 宦官專權二奸臣被刺6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宮廷內亂兩皇帝駕崩 宦官專權二奸臣被刺6

李系正在做登基的大夢,突然被人推醒。睜眼一看,李輔國站在他的面前。連忙起身,恭敬的說道:「一字並肩王讓我回宮吧,我的諾言一定兌現。」

李輔國兩眼望天,冷冷的說道:「你犯上作亂,圖謀不軌,還敢口出狂言。李豫見機得快,你答應給我的,他都能給我。他是合法的繼承人,擁立他順理成章。你已經沒有活在世上的必要了。」手一揮,兩名侍衛上前用白綾將李系勒死。

三天後,太子李豫在唐肅宗的靈前登基,稱為代宗皇帝,改年號為寶應元年。冊封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元帥府司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輔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以宦官的身份擔任宰相,成了唐朝太監的第一人。他和另一宰相元載聯合,在朝廷之中黨同伐異,飛揚跋扈,根本就不把唐代宗放在眼裏,氣焰極為囂張。

唐代宗內心窩囊,還是想坐正皇帝的位置。想拉攏李輔國,改善一下關係。在宮中辦了一桌酒宴,特意邀請宰相和六部尚書赴宴。人都到文明了,只有李輔國遲遲沒有來。唐代宗派長子李適去請,李輔國做作了一番之後,才跟隨李適來參加宴席。

進入宴會廳,唐代宗起身迎接。李輔國不但不行君臣之禮,反而毫無顧慮的說道:「大家都往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表明了要一手遮天。實際上唐代宗讓他掌管宰相府和元帥府事務,已經把軍國大事都放在他的身上了。舉行宴會的目的,是想他讓出一部分權力,沒想到碰了釘子,李輔國不買賬。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唐代宗的不滿,更引起李適的強烈不滿。

禮部尚書蕭華看不過眼,譏諷地說道:「李丞相是要作皇上的主啊,難道就不怕背上犯上作亂的罪名啊?」李輔國瞟了蕭華一眼,漫不經心的說道:「老臣對皇上忠心耿耿,我們之間的交情何等深厚,豈是你這叛臣能挑撥離間的。」蕭華的確在安祿山的手下做過太守,有口難辯。只得忍氣吞聲。

李豫本想借提發揮,但由於李輔國掌握皇宮的禁軍,不敢逼得急了,引來麻煩。其他大臣見皇上都敬畏三分,自是不敢向李輔國叫板。一頓酒宴,原是想使李輔國收斂一些,不想還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

唐代宗正式上朝,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跪下朝見,但李輔國不跪。身為禮部尚書的蕭華出班上奏:「啟奏皇上,李輔國朝堂之上,不跪皇帝,犯了欺君之罪。臣執掌禮部,奏請治罪。」

唐代宗瞟了李輔國一眼,李輔國一臉的怒氣,頭一昂,眼睛向上斜視,根本不看唐代宗。唐代宗倒吸一口涼氣,立即說道:「輔國輔佐功勞巨大,朕已經特許不行君臣之禮。這件事蕭華不知,現在朕正式宣佈。以後輔國上奏不用跪拜,褒獎他輔佐先皇之功。」

李輔國甚是得意,因此也恨上了蕭華,上前向唐代宗拱一下手說道:「啟稟陛下,禮部尚書蕭華,曾經背叛朝廷,為安祿山重用,是朝廷的叛臣,應該斬首。」唐代宗說道:「此事父皇已經處置,但蕭華辦事不力,貶出京城,到峽州擔任司馬。」蕭華伏在地上:「謝皇上恩典。」

雖然沒有處死蕭華,但已經轍消了他尚書的職務,貶官五級,李輔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得意洋洋的走到唐代宗的身前,面對大臣說道:「退朝。」

唐朝宮廷的變化,史朝義雖然不知情,但邊將不敢進攻是實事。特意招集宰相許叔冀,元帥田承嗣商議向唐朝發起進攻的有關事宜。許叔冀說道:「聽探子報告,李亨病重,幾個皇子都想繼位,唐朝內部爭權奪利,爭鬥十分激烈。沒有心思處理國事,更談不上出兵。這樣的好時機不能不利用,臣上奏立即向潼關發起攻擊,再次奪取長安。」

田承嗣說道:「你說的是前些時的事了,李亨早死了,他的長子李豫繼位,朝政也恢復了正常。目前我們燕朝的兵力,與唐朝相差不大。但是都掌握在各個將軍的手裏。范陽李懷玉有五萬精兵,陳留張獻誠有三萬精兵,安志忠、薛嵩、薛忠義、能元浩等諸將各有兩萬精兵,加上洛陽的六萬軍士,朝廷有二十多萬軍隊。用得好,完全有能力推翻唐朝。但是皇上新近登基,各將軍都有擁兵自重的嫌疑,他們不聽皇上的調遣,形成不了合力,進攻能力大打折扣。臣建議先向各軍隊首領發一份聖旨,看看他們的反應,再進行部署。」

許叔冀說道:「田元帥的擔心有道理,出征必先收攏人心。臣奏請皇上,發出詔書,徵求節度使的意見。」史朝義雖然想擴展地盤,希望能有所建樹。但也擔心邊將不聽指揮,到時配合不力,反面適得其反。對許叔冀說道:「朕批准你們的上奏,中書省擬旨,向下發到邊將手中,徵求進攻長安的意見,要他們提出合理建議。」

第一個接到史朝義聖旨的是河南節度使陳留太守張獻誠,只看了一眼,便將詔書遞給身邊的弟弟張獻恭。「異想天開,老百姓聽到打仗,就往外跑,攻擊長安,談何容易。要是打起來,種田的人都要跑光,補給都沒了,還能打勝仗嗎?徵求意見,明擺着的事,多此一舉。」

你就將實情回復上奏,而且徐州的李光弼虎視眈眈,我們抽不出兵來。范陽節度使李懷玉上奏摺,贊成攻擊長安,但范陽的兵動不了。安志忠、薛嵩、薛忠義都不願出兵。能元浩乾脆不回復,總之沒有一個附和的。史朝義悶悶不樂,許叔冀說道:「先皇的威信是勝仗堆出來的,邊將手中有兵,對皇上不信任,他們游移之間,保存實力。如果皇上親自領兵打幾個勝仗,攻克幾個城池,就會威信大增。有了威信,才能服眾。」

田承嗣聽到這話,立即說道:「許丞相也是帶兵出身的,應該知道攻克城池有多難。沒有大軍配合,孤軍奮戰,能攻克唐軍把守的城池嗎?談何容易。現在只有先行整頓朝綱,將雄武皇帝制定的法典頒佈實施,整頓好內部秩序。讓軍隊守衛地盤,讓百姓過一段太平的日子。然後統一行動,對抗唐朝,形成長期對抗僵持的局面。」

史朝義長嘆一聲說道:「大好時機,就這樣白白的溜掉了。朕心有不甘,但又無能為力,只有長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世風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盛世風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宮廷內亂兩皇帝駕崩 宦官專權二奸臣被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