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正是如此。」慶煦帝讚賞地道:「老景王原來是皇祖父的弟弟,可惜他也和皇祖父一樣子嗣不豐,只有一個病歪歪的兒子,同樣也沒有養活,景王這一脈算是斷了。皇祖父當年怕景王叔真的什麼都不管地出家了,一輩子當和尚,後來就和老景王商量著,將景王叔過繼到他名下,不過因為景王叔當年在外面,他一直不肯回京,所以這事情也沒有對外說什麼,只有皇室的人才知道。」

這就解釋得清楚,為什麼他不知道祖母還有一個弟弟的事情了,畢竟當年以景王的身體情況,時時要擔心他養不活,後來又出家了,更不好對外透露什麼。

如今,因為他娶了曲瀲,在名份上已經定了,所以景王為了娶曲沁,便操作一翻,直接頂替了景王的孫子的位置,生生地從弟弟的身份,變成了淑宜大長公主的侄孫輩。

「皇上,還有一事臣不明白。」紀凜看着他,「景王在相國寺出家,那他應該有佛號,他的佛號是什麼?」

慶煦帝聽了忍不住笑了,說道:「這事你不必理會,這不過是當年皇祖父怕他夭折了才會讓他暫時出家,原本是等他身體好轉了再讓他還俗的,可惜景王叔跑了,皇祖父也沒能等到他還俗。」

周家的子嗣歷來少,哪可能真的讓皇子出家?出家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可誰知景王的脾氣會這麼硬,和高宗皇帝頂了起來,就這麼跑了。這點說來,他和淑宜大長公主還真是姐弟,脾氣都很臭。

紀凜僵硬地看着他,慶煦帝這種避諱的態度,其實已經讓他心裏有了一個猜測了,只是不太願意接受。

慶煦帝見他面有異色,知道這孩子素來是個聰明的,想來已經猜到了,便對他道:「正是你猜測的那樣。」

紀凜當時只覺得這事比知道景王其實是祖母的弟弟更讓他吃驚。

當然,這事他現在不好告訴曲瀲。

「所以,因為你娶了我,定了名份了,所以景王為了娶我姐,就更改了身份,對外來說,他是祖母的侄孫么?」曲瀲木木地問道。

「正是這樣。我去宗人府看了,皇家玉牒上也改了他的身份,反正景王這些年一直在外面,沒有在京城中露過面,也沒人知道這事情,知道的都是周家的人,並不用擔心。」紀凜安慰她。

曲瀲依然木木的。

或許她該高興,景王為了娶她姐,所以連身份都改了,從當今皇帝的小皇叔變成了皇帝的兒子輩了,知情的人都不會說什麼,這樣也不怕世人的目光了。

她心裏安慰自己,其實只要接受了景王的人設,姐姐嫁給他好像也挺帶感的,至少那些眼高於頂的皇子們以後都要叫她姐姐為叔祖母了,不要太爽。

「阿瀲,你沒事吧?」紀凜擔心地問道,他知道阿瀲和她姐姐的感情,怕她一時間不能接受。

曲瀲深吸了口氣,對他道:「沒事,其實也不是那麼難接受的,以後只要閉緊了嘴巴,也沒人知道景王其實是祖母的弟弟。」

說到這裏,曲瀲突然很能體諒淑宜大長公主先前的心情。

自家弟弟竟然相中了孫媳婦的姐姐,想要娶她為妃,簡直不能更糟心了,莫怪淑宜大長公主當初不能接受。

而更過份的是,她這當姐姐的都沒來得及反對呢,這糟心弟弟竟然直接進宮找了皇帝,讓皇帝答應幫他這個忙,只要皇帝開口了,就算有人心裏有疑問,恐怕也不敢去深究什麼。加上景王的行蹤成迷,見過他的人根本沒有,且這世界的消息也不靈通,想要改變一個人的身份,還不是皇家一句話?

慶煦帝受高宗皇帝臨終所託,想要好好照顧這位小皇叔,如今小皇叔好不容易找他幫忙,而且解決的還是小皇叔的終身大事,自然義不容辭了,根本沒和淑宜大長公主商量,就直接出手了。

這才是讓淑宜大長公主糟心的事情。

糟心弟弟遇上沒有原則的皇帝,然後再將她推出去,讓她厚著老臉去孫媳婦娘家說親,這讓強勢慣了的淑宜大長公主如何接受得了?

曲瀲明白了淑宜大長公主糾結的心情后,再去見她時,不免有些心虛。

在曲瀲努力地消化從紀凜那兒得知的真相時,此時京城裏,景王進京的消息已經傳開來了,然後又傳出了景王讓官媒去曲家提親的消息,甚至還請了淑宜大長公主去曲家說媒的事情。

頓時京城的目光都轉到了景王和曲家。

對於景王,京城的人知道的不多,甚至可以說根本沒什麼印象,他就像個邊緣人物一樣,知道宗室中有這個么人,但一直在封地里沒有回過京,又因為距離太遠了,而且無關緊要,自然不會多此一舉地去注意他。

自從高宗皇帝登基后,景王這支系便一直待封地,很少回京,就算是回京,也是低調行事,根本沒有存在感。後來聽說景王這一支的子嗣也和高宗皇帝一樣薄弱,因為子嗣不利,所以行事也是很低調,世人對此也根本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三十年前景王請封了世子的事情,後來便沒什麼值得關注的消息了。

就在傳出景王回京的事情時,皇上偏偏表現出一副很親近景王的態度,並且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景王。

於是很快便有消息傳來,當年的世子在老景王去世后,直接越過了祖父成了景王,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老景王這一支的子嗣都死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還有世子,恐怕景王便沒了後代,而且聽說這位世子其實也是過繼的。

這個聽說自然是如今掌管宗人府的寧王傳出來的,眾人聽后,也沒有起什麼疑心。

就算景王是過繼的,只要皇上對其另眼相待,願意抬舉,那也不比京中的那些宗室差,甚至這回景王進京后,慶煦帝特地賜了京中的一棟宅子給景王,並恩賜他以後無須再回封地,可在京中定居。

這可是天大的恩賜,讓京里的人都忍不住關注起這突然冒出來的景王來,很快便了解了景王的生平。

聽說景王如今已年過三旬,但卻未娶妻,自少年時期伊始,便一直在外面遊歷,後來老景王去世,他繼承了爵位后,卻無心庶務,遞了摺子進京,得慶煦帝允許,便一直在外當一個逍遙王。

如今,他難得回京,突然蒙生娶妻的念頭,不知怎麼地,相中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曲大人家的侄女,即鎮國公府世子夫人的姐姐,欲聘她為王妃,已在數日之前,讓淑宜大長公主特地去曲家說親,甚至皇上聽說后,直接給他們賜婚……

曲瀲聽到外面的傳聞,繼續木然。

外頭傳得有聲有色,顯然因為皇帝對景王的抬舉,使得景王從一個從未讓人注意過的隱形人變成了京城的熱門話題。

比起朝中以科舉入仕的官員,王公貴族拼的便是帝王的恩寵,能讓皇帝記住你,賞賜不斷,那才是一個家族興盛之根本,最怕的便是被皇帝忘記。宗室中也是如此,以前景王這一支系的人在封地上,一待便是好些年,眾人哪裏理會你一個沒什麼勢力的藩王?可當景王回京,並且被皇帝又是賞宅子又是賜婚的,那代表皇帝對其重視,也代表了在皇帝心中的份量,自然教人關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好運閨女 卷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好運閨女 卷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