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

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

第785章諸葛亮偷渡大洋

劉備聽了魯肅的建議之後,覺得他說的非常在理。

太史慈的兵馬只有一萬餘人,雖然他也很想要多帶些人,但是這個時代的海船承載力是有限的,實在帶不了那麼多人的人。

除了人之外,還要適當的帶一些馬匹,軍械和糧食物資,這些東西折算下來,就佔據了海船大半的空間。

所以,能夠承載一萬餘人,對於太史慈的船隊來說,就已經是極限了。

當然,一萬人的數量也不少,在眼下的情況下足矣縱橫江東境內,但是關鍵的難處,就是缺少支援與供應。

當初,劉備就是擔心太史慈不能應付這一點而頗為憂慮,曾上書向劉儉稟明過這當中的利害。

畢竟太史慈打仗肯定是沒問題的,而且經過了幾次北上遼東,出海登岸的經驗也相對豐富,但是在外交以及與望族溝通上,還是缺少一定的閱歷和經驗的。

一旦深入到江東腹地,那考驗的就不光光只是作戰能力了,因為太史慈這一萬軍隊的補給,都要從這些年和大漢商貿協會有關係的江東家族身上出,但是到底能要出來多少,又會不會將太史慈等人的消息舉報給曹操,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又是不值得信任但是可以利用的,哪些人是乾脆利用都不要利用的……

劉備表示很憂慮,他覺得太史慈弄不清楚這些問題。

說實話,劉備一聽諸葛亮居然主動站出來,心中還是比較猶豫的,其實他還是希望張昭能夠代表自己去一趟,畢竟徐州名士張昭的執政和外交能力出眾,若是由他前往,與江南地方家族溝通,定然最為適合。

劉備的話音落時,便見諸葛亮第一個站了出來。

「正所謂殺雞焉用牛刀?」

劉備沒有立刻答應諸葛亮的要求。

於是,他將徐州的一眾智謀之士聚集在自己的面前,向他們詢問:

「子義武略充足,然謀略不足矣縱橫江東,諸公可有願輔之者也?」

「孔明,跨海登陸,雖為奇謀,但兇險非常,你可要想清楚了?」

讓他帶兵打仗,他完全沒問題。

「使君為何不適亮與太史將軍前往?莫非是覺得亮不能勝任此事。」

但這並不代表劉備不相信諸葛亮的能力,正因為非常看中諸葛亮的能力,劉備捨不得讓諸葛亮離開自己身邊,也捨不得讓諸葛亮冒這個險。

「昔日使曹操與我徐州建立商貿互市,乃是亮所獻策,今日亮責無旁貸,願意與太史將軍同往,定要助使君攻克江東,使我大漢一統!」

他私下裏又來找劉備。

但諸葛亮卻沒有放棄。

「使人佐之,可也。」

而事實上,這些事對太史慈而言,確實跨專業了。

劉備和劉儉相交多年,隨即有所明悟。

劉備搖了搖頭,語氣沉痛地道:

「非恐你不能勝任,實在是你能力太大,此事放在你的身上,有些大材小用。」

劉儉在收到了劉備的信之後,隨即回復給劉備一句話。

他只是沉吟片刻,隨即宣佈散帳,說他要好生考慮。

諸葛亮笑道:「旁人能冒的了這個險,為何我卻不能?還請使君允之!」

可是讓他想辦法在江南豪強和士族之中左右逢源,攪個腥風血雨……這對他而言,確實非常苦難。

諸葛亮道:「亮年紀輕輕,正當磨礪之時,使君不可對亮保護太過。」

劉備見諸葛亮如此堅定,無奈地笑了笑。

「不是我對你保護太過,實乃是你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俊才,是我的左膀右臂,更是大漢朝未來的柱石,丞相對你分外看重,他讓你在我這裏歷練,是為了讓伱成大才成大器,日後讓你進入朝廷,為大漢辦更大的事!」

「不論是我,還是丞相,都對你分外看重,你若是在江東有個閃失,翌日讓我如何對丞相交待?」

卻見諸葛亮單膝跪下,正色道:「亮多謝使君的愛護之心,只是江南之事,昔日乃是亮一手籌謀規劃,若我不親往,終歸無異於紙上談兵,若是我做不到,也說明我能力不足,辜負了丞相和使君的厚待,如此,亮死又何足惜呢?」

「江南之事,亮若不親往,乃是此生之憾,還請使君成全!」

說罷,便見諸葛亮拜身於地,長跪不起。

諸葛亮如此,劉備又怎能拒絕呢?

雖然他心中忐忑不舍,但終歸沒有拗得過諸葛亮。

於是,諸葛亮便作為參軍與太史慈同往江南了。

……

回到此時,劉備從遐想中回過神來,聽着向他諫言,此時應該大舉出兵,替太史慈和諸葛亮分散曹操注意力的魯肅,劉備猛然從原地起身。

魯肅正在和劉備說着個中的利弊,卻突見劉備如此動作,頓時將他嚇了一跳。

「使君,您這是?」

「子敬所言甚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取江東,關鍵還是在孔明和子義身上!如今我們若是不大舉行動,使曹操和周瑜有餘力南顧,則一切計劃成空,丞相調遣了全國的各州的力量配合我徐州演這場大戲,我焉能辜負丞相重託?」

魯肅見劉備如此決斷,很是高興。

「使君果非常人也!」

「只是我軍不善於水站,雖然有諸多樓船,但冒然渡江與曹軍作戰,豈不吃虧?」

魯肅沉吟片刻,道:「使君,吃虧是肯定的,但也正因為我們在江上吃虧,如此不是才能使曹軍大意嗎?」

「而且,我軍的水師雖然操練多事,但一直沒有經歷過大的實戰,若是能夠與江南軍交手,那對我軍來說,豈非好事?」

「損失肯定是有的,但若是往長遠看,這些損失,還不算是什麼!」

劉備聞言,隨即點了點頭:「子敬所言甚是!」

……

……

建安六年春過,已經得到了徐州,兗州,豫州等多地資助的劉備,在與關羽進行商議過後,終歸開始通過九江郡,向著江南大舉入侵。

而此戰,他居然集中了諸多的樓船戰船,捨棄了一向最為善長的馬軍和步軍,意圖與曹操和周瑜在長江上決勝負。

不過,江南的水軍固然厲害,但是劉備這些年也苦練水軍,同時重用徐盛,也算是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水軍。

這一戰,劉備以魯肅為水軍大都督,徐盛為先鋒大將,將徐州水軍集中在洪澤湖,然後順着直流而下,準備通過廣陵進入長江,目標直指建業!

建業乃是曹操佔據江東之後所修建,乃是他北上的主要陣地,此地額首長江源頭,可順江直下利用水軍威脅九江和廬江郡各沿岸。

劉備想要利用水軍偷襲建業,其實早就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所以曹操在建業附近的港口佈置了重兵,而曹操則是親自擔任指揮。

劉備和曹操的水上大戰,就在廣陵與建業相交之地,展開了!

不得不說,曹操麾下的水軍確實厲害,雙方前幾次交戰,江南水軍確實帶給了劉備不小的壓力。

論船隻數量,劉備一方多於曹操,論及弓弩的數量和鋒利,劉備也比曹操強,論及士兵的數量和後勤保障,北軍更是凌駕於南軍。

但可惜的是,水戰方面,北軍確實差於南軍。

特別是南軍這一次採用了輕小船隻的戰術,在長江上往來穿梭,猶如一隻只螞蚱,讓開動大樓船的北軍在攻擊他們的時候很是不利,而改造過的霹靂車和拋石機,在拿到船上進行拋擲之後,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幾乎打不中任何的目標,所以只能靠弓箭以及駕馭船隻的本領。

連續幾場仗打下來,北軍一直處於弱勢,但卻沒有大敗。

不但如此,劉備反倒是一點都不慌張。

就算是關羽,此刻都有些着急了,但劉備卻一點都不急。

這就是劉備最大的優點,他不怕失敗,而且還能屢敗屢戰,抗挫折能力非常之強。

這一點就是劉儉也不如他。

劉備此番與曹操打水戰,本來就是為了吸引他的火力,順帶着操練自家的水軍。

己方處於劣勢,完全是在劉備的意料之中。

己方若是真在長江上把曹軍給擊敗了,那才是怪事了。

不過,一味的打敗仗也不是劉備的風格,他讓關羽和關平,韓當等人率領一支精兵,順江西向,去往烏江附近,也就是楚霸王項羽昔日自刎之地,打算從那裏渡江,直取丹陽郡內地。

問題是,曹操對於劉備的戰略心知肚明,他派遣周瑜,帶領他的兩名心腹大將典韋和許褚,前往於湖附近屯兵,嚴防關羽渡江。

關羽在烏江準備渡江,按道理來說周瑜應該採用兵半渡而襲之的戰略,但周瑜偏偏反其道而行。

他偏偏要乘着關羽立足未穩,率兵悄悄渡過烏江,給關羽一個突然襲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給玄德當主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給玄德當主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785章 諸葛亮偷渡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