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小狗子帶着東方定寰回到大雜院,果不其然引來軒然大波。

「是王爺啊!」立馬有人跪了下來。

「王爺千歲」

「王爺是大雜院上下的再造恩人,想不到竟然還能再見到您,老身死也瞑目了……」

東方定寰一陣無語,他原想偷偷在大雜院住下不會被發現,卻沒想過他畢竟在這裏住了幾日,大雜院上下怎會不認得去年扮作啞巴,還救了全城的大英雄?

這邊大雜院裏彷佛迎神似的跪了一地,那邊外頭的人聽見諠嘩,也好奇地跑進來一探究竟,得知是王爺回到大雜院來,紛紛走告鄰里……

「原來王爺真的住過大雜院?」東方定寰的相貌,城裏不少人也是見過的。

「可不是嗎?就是因為有王爺的貴氣,才把大雜院老老小小的穢氣給除得一乾二淨,現在大雜院可不一樣了,這是王爺住過的寶地啊!」

「我們全家多虧有了王爺,要不早被白一飛逼死了啊!王爺真是活菩薩……」

東方定寰臉色難看極了,可這些百姓非但不覺得他臉色難看,還覺得他那面容真是神聖莊嚴不可侵犯,回頭要趕緊請雕刻師父刻像,讓大家供起來早晚三炷香膜拜才是。

小狗子又是高興又是尷尬,也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尾隨而來的爾總管來到東方定寰身邊,小聲道:「姑爺,小的看您不如還是住爾家吧,爾家家大業大,這附近也有清靜的獨門院落,我派人給您打理好,不只方便隨時探望大雜院老小,有什麼事小的也能為您奔走,這不是更完美嗎?」

東方定寰想想也有理,便點頭答應了。

雖說是偷偷來到開明城,但東方定寰可沒忘記此行的主要任務。

一大早,爾雅和爾旭人一前一後要來給老太翁請安時,卻見東方定寰已經坐在老太翁起居室的軟榻上,正在和老太翁對弈,爾總管則在一旁替兩人泡茶。

「阿太!寰哥哥!」爾雅一臉訝異。東方定寰出現在這裏已經極不可思議,更讓他們兄妹瞠目結舌的,是他竟然一大早就在阿太房裏。

老太翁抬手制止了兩兄妹出聲,凝神看着棋盤,好半晌,哈哈大笑,移動棋子吃了東方定寰的棋子,「可惜老朽發蒼齒搖,已不復當年勇,只能在棋盤上和王爺一較高下了。」

「生不逢時,沒能向一代宗師討教,晚輩無限遺憾。」

「王爺也不必感慨,爾輩是英雄造時勢,老朽是區區山林野叟,只盼贍養天年,能夠開創太平盛世,非你們莫屬。」

兩個身分都是他們必須下跪的,一大早互相吹捧的不亦樂乎,看得爾旭人都覺有些彆扭了。實在怪不了他,對東方家他雖然心存感激,可還沒明媒正娶就把他妹妹拐了,他對東方定寰心裏還是有一點點疙瘩。

「寰哥哥什麼時候到的?」爾雅仗恃老太翁疼自己,也不忌諱上位者沒允許自己打岔,直接開口問道。

「昨天你們進城,王爺後腳就到啦,要不,你們以為這一路上真能風平浪靜?」

老太翁站起來,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爾旭人,「既然這兩個兔崽子終於睡醒了,王爺一塊兒早饔吧。」

爾旭人再怎麼有意見,爾家長輩對東方定寰這佳婿可是滿意得不得了,雖然一大早爾雅就讓她哥哥拉着到處視察奔忙去了,東方定寰也沒閑着。

「王爺千萬別跟旭人那小子一般見識,」爾家老太夫人,與京城裏那些大戶人家的老太夫人完全不同,那些富貴人家的老太君雖慈眉善目,卻有一股不可冒犯的威儀,爾老太夫人駝著背,可腳步靈敏,雖然牙齒已經七零八落,卻仍然愛笑,嗓門宏亮,看起來倒像一般農戶家裏好客的老奶奶。

「他們的爹娘死得早,旭人幾乎是亦父亦母亦兄地教導並照顧他唯一的妹妹,對王爺這樣的妹婿,他肯定是沒什麼好挑剔的,那小子就是心裏鬧彆扭啊。」老人家說着,還哈哈大笑,取笑着自己的曾孫子。

「晚輩明白。」雖然這麼說,但東方定寰卻找不到機會可以和爾雅單獨相處。

每次打探到爾雅被爾旭人帶到爾家某個產業去視察,東方定寰就算特意想製造巧遇,也總會因為各種理由被耽擱或拖延住,讓他忍不住懷疑全開明城的人都打算幫着爾旭人扯他後腿呢……

「武者之道,貴在忍與毅也。」爾老太翁的嗓音冷不防自又一次堵人落空的東方定寰背後響起。

「老太翁。」即便貴為王爺,東方定寰恐怕到老都會依照自己認定的禮儀行事。

爾老太翁氣度非凡,面對堂堂王爺的問候只是點了點頭,「老朽正要到爾家的郷塾去一趟,王爺不如與老朽同行吧。」

方才那小廝告訴東方定寰,大小姐和族長視察鄉塾去了,東方定寰正想找人問郷塾在哪兒,加上此行原就是前來與爾家長輩交流,東方定寰沒多想就答應了。

「這所鄉塾,雖是爾氏宗族所辦,但爾氏並沒有任何所有權,僅有供給與管理的義務。」老太翁道。

東方定寰和老太翁走在農家正忙於收成的田埂間,田裏的農人未必識得東方定寰,但對爾老太翁可不陌生,一個個都揮着手或拿下斗笠打招呼,老太翁或笑着揮手,或和鄰人問候兩句,據說已經八十八歲的老人家腰脊筆挺,步伐穩健,手上那根拐杖實在看不出有多大作用,不時舉起拐杖指著遠處某座房舍樓宇或工坊,講述由來與用處,歷史民情甚至曾發生過的天災人禍,老太翁無一不知曉,嚴然是一座活寶庫。

東方定寰本就不是出入皆需備車座的嬌貴公子,最多就是騎馬,可開明城不比京城和龍謎島,在密集的街市裏騎馬,一不小心可是會踩死人的。

不過,他訝異的是這近鮐背之年的爾老太翁出入也完全靠步行。

「包括這鄉塾周遭所有的田莊和房舍,也都是屬於鄉塾所有,所得用來支付給鄉塾的夫子。雖名義上是爾家所有,但爾家立下了家規,就是所有祖產都賣了,這裏也絕不能變賣。王爺應該知道是為什麼。」

東方定寰想了想,不禁有點佩服,「為了給子孫留後路?」

「沒錯。爾家歷代不少擔任城守或州牧,也曾有在前朝入京為官者,然而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這世上最是無常的,就是富貴名利,先人就是要爾家子弟即便家道中落,也能歸隱山林,種田讀書,這就是養浩然之氣的道理。」

雖然東方定寰一向很討厭讀書,但他倒是非常贊同「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浩然正氣什麼的他是不懂啦,但精進和鍛煉自己確實比拚搏千秋大業可靠得多了,因為那是一個人頂天立地的最根本啊!

亂世平定,皇朝初興,大哥採納太宰之言,百廢當中首當復興的,是民生與教育,而且將會文武並重,也不再如前朝輕視工匠,舉凡造船'機關、工程、航海之術,都將設置與太學並立的學府。

讓子弟專心讀書,應該是百年大業,不容存疑與馬虎,即便是東方家也該仔細籌劃。也許正是今日所見所聞,讓東方定寰下定決心為兄長整頓武學吧。

說話間,兩人已來到鄉塾所在的校舍,庭前爾家兄妹來時乘的馬車還在。

「這兩個兔崽子倒還比王爺和我這老頭子更嬌貴。」

東方定寰沒說什麼。他媳婦嬌貴,他絕對沒意見;但媳婦的長輩說話時,他的嘴巴不需要帶在身上。

兩人繞過校舍,東方定寰看着寬大而窗明幾淨的廳堂上讀書的孩子們,忍不住想起自個兒以前上課必打瞌睡的模樣。

他們在校舍後方的藏書閣里遇見了正巧要離開的爾氏兄妹。

「寰哥哥!」爾雅一臉欣喜,但見老太翁也在,雙頰不由得一紅,「阿太。」

老太翁沒取笑曾孫女,倒是爾旭人睨了妹妹一眼,才請安道:「王爺,阿太。

阿太和王爺怎麼會到這兒來?」

「過來看看。」

「是嗎?真是巧,草民正好有一事極需要王爺援手,不知王爺肯不肯相助?」

儘管數日來,這大舅子不斷巧立各種名目要他幫忙,一再地把他從爾雅身邊拉開——也不算從她身邊拉開,因為總是他好不容易「巧遇」爾雅,還來不及說上幾句話呢,大舅子就把他支開了,是可忍,熟不可忍啊!但對方終究是大舅子,而且有些忙確實只有他使得上力,他只得道:「請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願嫁紙老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願嫁紙老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