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家

第二章世家

雲崖亭中,採藥在石墩上鋪上淡青色坐墊,青衿端坐其上,石桌上一壺清茶,一盤點心,好不自在!

青衿看着亭外濤生雲滅,徘徊俯仰,心頭涌動!想起自己竟然重生在了武俠世界之中,估計今生再難回去,不禁悲從心來,唉……也算老天待自己不薄。

濟世堂是陝西最大的藥鋪子,總號設在西安府,分店遍佈陝西全省。

濟世堂正是李家的產業,因此李家不但是華陰縣首富,在西安府,乃至陝西省都算的是世家大族!

李家發跡於李青衿太爺一輩,相傳這一脈還是李唐皇族後裔,青衿對此很是不信,雖說唐朝都城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府,但唐朝覆滅至今已近五百載,史記方誌皆不可考,就是族譜也是穿鑿附會居多,李姓作為天下第一大姓,此事更難考證。

李老太爺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后因個性剛正被貶為河南道監察御史,幾年後辭官歸隱,經常在各大書院講學,在陝西一省頗有清名。

之後以濟世為名創辦了一處葯堂,隱有懸壺濟世之意。

但李老太爺不善經營,青衿爺爺少年得意,二十歲便有了舉人功名在身,但此後十餘年接連落第,不由得灰心喪氣絕了科舉的念頭。

趁著老太爺餘蔭猶在,接掌了濟世堂,一心經營,不想李老爺子於經商一道頗有天賦,幾十年間不但善名遠揚,濟世堂也成了陝西最大的藥鋪!

只是李家人丁不旺,李老太爺只有老爺子一個獨子,老爺子本來也有兩子。但夭折了一個,便只剩青衿父親一根獨苗。

到青衿這一代卻頗有起色,已有兄弟四個,青衿是老么,和老大李恆乃是嫡出,另外兩個哥哥李賢、李鳴乃是妾室所生。

青衿父親也是科場不順,只有秀才功名在身,倒是熱衷於經商。

青衿大哥李恆乃是嫡長子,但於讀書上也沒多少天分,現在也在學着打理葯堂。倒是青衿的另外兩名哥哥有些聰慧,但真正令老爺子老懷大慰的是青衿。

曾誇獎青衿過目不忘,一遍成誦,天資之高,便是將來金榜題名不在話下。

便是青衿自己也暗暗咂舌,即便有前世的積累,自己何時竟有了這般天分!

青衿能習武也是一段奇事,話說青衿前世也是熟讀百家,曾也上下載了不少所謂的武功秘籍。

還真就學了不少吐納調息,行氣走脈的法門。只是皆不得其法,入不了門徑。

不想一覺醒來,碰到所謂的重生,忐忑過後,隨遇而安的性子讓青衿很快冷靜下來。

無聊時,想前世有言:「初生嬰兒,先天元氣勃而不發,最是濃厚,隨年歲增加慢慢散盡。若是能聚而不散,於自身益處極大。」

於是便依前世所學法門,凝神調息,吐納運氣。

後來還真感到體內一股熱流涌動,時聚時散,不禁大喜,更是專心於此。

後來生活不免枯燥,稍稍顯露一二,聰慧之名不脛而走,兩歲時老爺子做主便請來先生開了蒙。

本來一切皆大歡喜,就有一點不好,身子骨挺結實,但從小身上不時發熱發冷,脈象更是時快時慢!老爺子想起夭折的幼子,便是心驚不已。

開着陝西省最大的藥鋪,老人在這方面人脈之廣,自不必說。

到處求醫問葯,但始終不見好轉,好在三歲時有個遊方郎中,雲遊到陝西,聽說醫術精深。

老爺子此時已打算進京,托關係到太醫院,請御醫診治一番。聽到此消息也不在意,便順嘴吩咐僕人快馬請來。

沒想到此人果是不凡,號脈之時先是嘖嘖稱奇,又仔仔細細給青衿檢查了一番,越發驚訝,卻也找到病根,卻是內息散亂游串所致。

郎中在李家住了一個月,傳給青衿一套五禽戲,臨走時與青衿言道:「本來看青衿於武道一途天賦絕佳,想收他做個弟子,但後來便絕了這種心思。

先不說有意科舉的世家子弟絕不肯拜一個遊方郎中為師,以青衿的天資,若有意習武,自己稀鬆平常的武功,實是誤人子弟。

而且若想治好病,非得找一個內功精深之人從體內引導內息方可,他也是有心無力!」

青衿也知是自己從小修習的吐納導引法門惹得禍,內功修鍊非比尋常,若無人時時提點,輕則小病一場,重則走火入魔!

是以從兩歲開始青衿便不敢再練,但吐納呼吸已養成習慣,體內內息已成。加之年齡幼小,平時接觸的都是丫頭奴僕,沒人給他講些江湖軼事,問那些護院,他們也只是有一兩手粗淺的外家功夫。

青衿當時竟然不知這方世界還有內功存在。直到聽了這郎中所言,才恍然大悟!

不到半月,老爺子竟然請來一人,並介紹道:「這位是人稱君子劍的華山派岳掌門」。

青衿驚得目瞪口呆,不過當時以為只是巧合,並不確定這是在笑傲江湖之中,直到半個月後,一個自稱令狐沖的十一二歲少年來給岳不群送信,青衿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岳不群畢竟內功高深,一眼就看出青衿的情況,臉上一絲驚色一閃而過,連忙給青衿號脈摸骨,半晌才長出一口氣。

想到當年收得令狐沖時,見他於劍法一途天資絕佳,曾感嘆華山後繼有人。不想今日見此幼童,雖剛剛三歲,內息卻蓬勃欲出,若善加引導,於內功修習起步階段卻領先同輩。

剛才聽李老員外言,此子聰慧異常,有狀元之才。雖有些誇大,但若引入我門下,有他們二人,只要給我時間,我華山派必能恢復元氣,號令五嶽,再現昔日榮光!

唉……只是看李老員外的意思,必定是讓他走科舉仕途之路,上山習武怕是不願,只有先問問李老員外的意思,不然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岳不群撫須道:「員外放心,只是此病非短時之功,尚需慢慢調養!」

李老員外喜不自禁道:「無妨,無妨……!有勞岳掌門,不知……」

岳不群慢慢斟酌道:「令公子年歲尚小,我可先把病症安撫下來,在家裏修養兩年,若是可以,兩年後可隨我上山修習幾年武藝,不但能強身健體,也可除去病根,員外以為如何?」

李老員外一愣,眉頭微皺,片刻后嘆了一口氣拱手道:「青衿若是能隨岳掌門修習幾年武藝,治好此病,也是他的福氣,如此就請岳掌門多多費心了!」

岳不群不想李老員外如此便答應了,呵呵一笑道:「理應如此!」

岳不群至此便住了下來,傳了青衿華山玄門正宗的內功心法「抱元功」,青衿一遍成誦,晦澀之處講解一遍便能領悟。

更加難得的是幼童心智初開,心思活潑,難以靜下心來,更別說領會此中的微言大義。

青衿則不同,不但心智清明,悟性不凡,更能耐得住性子,岳不群越看越喜。

況且岳不群心中還有一病,十年前,華山派內杠了幾十年的氣劍之辨,鬧得同門之間,自相殘殺,氣宗以極其慘烈的代價贏得此局,華山派至此也一蹶不振。

想起左肩斜伸右胸的一條兩尺來長的傷疤,岳不群不禁心中一寒。

那是十餘年前那場爭鬥中,他被本門劍宗師叔一劍斬過,便昏死過去,那人以為他已身死,倘若在隨手補上一劍!

唉……想到這裏,岳不群不禁長嘆一聲,氣劍之爭不可再有,氣宗的正統地位也絕不可動搖。

當初發現令狐沖於劍術一道天賦之高時,他欣喜過後,心裏也有一絲憂慮,以令狐沖的劍法天分,會不會走上劍宗之途。

若真如此,將來當他百年以後,令狐沖承其衣缽,那鬧了幾十年的氣劍之爭,會不會成了一個笑話。

以氣為尊的華山派,會不會走上劍宗的道路。

他岳不群絕不允許如此,是以平時他對令狐沖內功修習嚴加督促,見了青衿,他心裏鬆了一口氣,若令狐沖真的不堪造就,他還有的選擇!

青衿不像別人初習內功時,溫養出一絲絲內息慢慢煉化,增加功力。

他此時體內內息厚重,不但難以調動,更不易煉化。

岳不群便日日助他引導內息,教他走脈認穴,把內功修鍊的種種關竅一一講解清楚。

期間又傳了他一套名為「十八盤」的軟功。如此足足待了一個半月功夫,青衿自己修習內功已是無礙。

岳不群又寫了一張葯浴秘方,有固本培元之效,讓他每天泡足兩個時辰。安排好如何用膳,都是些大補元氣之物,又與老爺子叮囑一番,才告辭而去!

青衿也曾提出學武之言,岳不群便只是呵呵一笑,與青衿言道時機未至,他年齡尚小,骨軟筋弱,一些拳掌劍腿的外功,過早修鍊,於身體不好,此時只能習練一些柔功。

這也確是實言。岳不群囑咐青衿勤修內功之餘,「十八盤」也要不要放下,此乃軟功,全身各處都能練到,到得高深處,不但身體的柔韌性更佳,更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為以後修習外功打牢根基!

此後,青衿每日讀書練功不綴,每日按時葯浴,雖然裏面有些藥材頗為珍貴,但李家自是不缺!

青衿勤修苦練,不到半年,便已煉化內息,練成抱元功第一層,體內真氣不俗。更因每日葯浴用的是華山派固本培元的秘方。吃的都是些大補元氣之物,內功進境更是非凡!

如此兩年一晃而過,他「抱元功」進入第二層,岳不群來引他入門之時,才得償所願,拜入華山派!手機用戶請訪問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衿問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統武俠 青衿問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