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泰山封神

第1418章 泰山封神

朕畏天!」

「群臣則要畏法!」

泰山腳下,羅成當着太子與宰輔們說道,自他繼位以後,通過改革制度,推行了外政事堂內翰林院的宰輔群相制度,重用了一大批賢良大才為相,在君臣的努力之下,大秦迅速安定、富強,銳意改革,積極進取,做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許多人說皇帝是個拗人,甚至有人說皇帝是個渾人,但羅成並不是無所畏懼,他畏天。

皇帝敬畏天道,尊崇道德,他的心裏也有一桿秤,也有一條線。他並不會因為自己當了皇帝,並不因為大秦如此強盛,就真的膨脹,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個聖人,甚至覺得自己是神了。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那麼就可能為所欲為,踐踏一切。

這是相當危險的,羅成畏天敬地,制訂規則制度,自己也帶頭遵守。他是皇帝,法律約束不了皇帝,但皇帝自己心中有敬畏,能夠自律。

而對於他以下的百官將士蒼生黎民們,他則要求他們畏法,要遵守制度律法。從這方面來講,皇帝表面崇儒,其實卻是個法家皇帝。

「聖人是天子,代天表地。」宰相侯莫陳乂道。

「大秦開國已經七年,百官常稱這是開元之治,但朕只能說是開元之始,諸位也不得鬆懈,我們還需努力。」

「聖人德加於百姓,化覃於四海!」宰相魏徵也道。

「或許有些功績,但還不夠,不能居高自傲,歷代許多有作為的君王,前期創業,後期卻墮落,關係就是居功自傲,如楊廣便是這樣,這樣的人還很多,如梁武帝,甚至是漢武帝。」

「聖人靖多難,尊先朝,天所啟也。承大統,臨萬邦,天所命也。如今涉東岱、禪雲亭,此報上玄之靈恩,紹先祖之洪烈,則天地之意,宗廟之心,何以克厭哉?聖人自即位以來,七載有餘,創九廟,禮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王之慈惠也。卑宮室,菲飲食,夏禹之恭儉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堯之文思也。憐黔首,惠蒼生,成湯之深仁也。懷玄漠,風太和,軒皇之至理也。正以天平地成,人和歲稔,報於神明。」

新任的集賢殿大學士兼國子監祭酒、衍聖公孔潁達不愧是孔子三十一世孫,就算是拍馬屁也拍的有文化,出口成章,把皇帝的功德比遍古之三皇五帝,讓皇帝都聽的十分高興。

當然,羅成對自己還是很清楚的,並不會被這迷魂湯灌醉。

「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祇懼,恐不克勝,幸賴群公,使四海安從,使百蠻效職。」

封禪泰山,對於皇帝,對於朝廷來說,於輿論上意義重大,於政治上,更有意義。

一開始,皇帝不願意把封禪儀式搞太隆重,甚至打算只帶幾千人來泰山。可宰輔們卻認為禮不可失,封禪儀式是最隆重的大事,應當搞的隆重。

這次三十餘萬人至山下,連藩國王都來了一百多個,前來朝賀的藩國總共大小三百多個,真可謂古所未有之盛事。

今日大備法駕,至山下。

皇帝御馬而登,侍臣從。

秘書監王珪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時帝,臣位。帝號雖同,而君臣異位。陛下享君位於山上,君臣祀臣位於山下,誠足以垂範來葉,為變禮之大者也。禮成於三,初獻、亞獻、終獻,合於一處!」

初獻定為皇帝親獻,亞獻安排太子。

至於終獻,羅成本來想讓皇后負責,但大臣們反對,認為就算貴為皇后可也是女子。其間也有人提議讓吳王終獻,有人提議晉王終獻,但最終都被羅成親自駁回了。

最終,羅成決定,終獻由皇帝親自完成,結束爭議,也打消某些人的一點念想。

「祭如在,誠則靈。」羅成認為祭祀的關鍵還是心誠。

以往有皇帝祭祀昊天上帝在山下祭,羅成認為應當心誠,因此改到山上。

羅成帶着太子與大臣們登上泰山之巔。

早有工匠建立了祭壇。

羅成帶太子敬獻祭品,然後取出自己親自所寫的玉牒文。

這是寫給昊天上帝的信。

以膽封禪的皇帝,這封玉牒文一般都是不公開的,直接燒給昊天。

可皇帝卻掏出金泥銀封的玉牒文直接公開宣讀。

「有秦天子臣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羅氏,運興火德,受命立極,六合殷盛。上帝眷祐,錫臣忠武。底綏內難,受禪繼位,恭承大寶,已有七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

魏徵曾說,前代帝王,所求各異,或禱年算,或思神仙。秦皇、漢武封禪泰山,除政治因素外,兩人都迷信神仙的長生不老葯,求長生,求成仙,也是他們封禪泰山的一個重要目的。他們封禪的玉牒文就是秘而不宣。

而東漢武武帝封禪也更加神秘,他封禪就有祈求健康和壽之念。

而羅成封禪搞的十分隆重,甚至對自己的此行目的也是十分高調,他宣稱朕今此行,皆為蒼生祈福,更無秘請。

沒有什麼自己個人的私下小要求,十分光明磊落,至於子孫百祿,這是人之常情,蒼生受福,更是帝王意識形態的升華。

蒼生受福,子孫百祿,這是為天下蒼生與子孫謀福利,皇帝沒有求昊天半點什麼讓自己長壽健康之類的。

玉牒文念完。

忽然有大風自東北來,這一陣風來的又急又猛,把圍幔都撕裂開,將旗柱也吹折了。

有不安之聲發出。

羅成突然哈哈放聲大笑。

「此必東海龍王知朕到此,特來迎接也。」

他的話音落,也是奇怪,那股巨風卻突然停歇了。

眾臣無不驚奇,魏徵更是帶頭山呼萬歲,說定是聖人玉牒文已為昊天上帝所知,特派東海龍王前來示意。

「過幾日,朕便往蓬萊巡海,將於蓬萊海中群島上設立龍王廟。」

龍神崇拜民間早已有之,道家把古代的龍神崇拜,與佛經中的海神信仰的龍王結合起來,形成了四海龍王。

皇帝當場在泰山之巔冊封四海龍王。

「欽封龍神敖廣為東海廣德龍王!」

「欽封龍神敖欽為南海廣利龍王。」

「欽封龍神敖閏為西海廣順龍王。」

「欽封龍神敖順為北海廣澤龍王。」

「於四海各敕造龍王神殿廟宇,派人四時祭祀香火。」

中書舍人立即草擬冊封詔書,然後由諸位宰相大學士們用印簽名,最後皇帝硃筆署名,蓋上傳國玉璽,最後火焚告天。

祭祀結束,下山。

天地清晏,日氣和煦。

此時已是寒冬,前幾日都是朔風偃人,寒氣砌骨。

可今日卻山氣溫暖,風熄日暖。

一百多位外國國王,還有二百多個太子王子等爭前迎賀。

封天,禪地。

禮成!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唐大猛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隋唐大猛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18章 泰山封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