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犧牲之說

第1624章 犧牲之說

劉正問起了石峰的選擇,也想從中學習總結。

石峰倒是沒有隱瞞,直接把滅殺山賊的經過講述了一遍。他選擇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代表天道消滅惡賊。

只不過劉正卻問道:「石峰,你覺得你是懲惡揚善,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決定終結山賊的生命嗎?」

石峰理直氣壯的回答說:「當然!」

劉正再問:「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天道是你能代表的嗎?你憑什麼認定自己的決定就是正確的呢?」

石峰無言以對。

劉正心裏清楚,世間諸事之所以可以分出對錯,是因為做出判斷的人已經選擇了陣營和立場。這種站隊才是選擇的基本前提。

石峰選擇了站隊普通百姓,自然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替天行道。

然而劉正卻認為修道之人不應該過於狹隘。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問題,才會發現判斷對錯的理由有些經不起推敲。

劉正直接給出了一個關於那群所謂的普通人的身份畫面。

石峰瞠目結舌地問道:「不可能的,那個普通人怎麼可能是導致民不聊生的貪官呢?」

劉正回答說:「石峰,這就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手無寸鐵的貪官,在直面山賊的時候是不折不扣的弱者。可是在面對更弱的百姓的時候,手無寸鐵的貪官照樣可以刮地三尺。你的行俠仗義行為,只是眼見為實的本能判斷。你沒有前知三百載,後知五百年的能力,卻做出了枉斷他人生死的決策。須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被抹殺之後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石峰問道:「難道我的選擇錯了嗎?」

劉正回答說:「你的選擇沒有錯,只不過你的選擇已經決定了你的立場。從因果陣營的角度考慮,直達天道的高度,你只不過是在逆天行事而已。其實你所認定的懲惡揚善,只不過是以一己好惡做出的判斷而已。你可以無愧於心,可你不應該打着天道的名義認為自己的立場是公正的。」

每個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所見所聞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盲人摸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一己愚見認定大象的模樣。

石峰滅了山賊,也就意味着選擇與貪官同流合污。或許他的初衷是行俠仗義,可是山賊已經滅了,他就沒有回頭的餘地了。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石峰的行俠仗義,必將為山賊的死亡負責。

是以人在做,天在看。劉正知道作為修道者,就必須要儘可能的向天道無私靠攏。陽光普照大地,無論是大樹,小草,還是野花,都可以做到一視同仁。

有人會覺得蒼天不辨善惡的一視同仁,其實就是蒼天無眼。其實在劉正看來,人為的站隊決斷,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每個人的閱歷都是有限的,其中某個人所認定的真相和正義,並不一定是其他人認定的真相和正義。甚至有可能這樣狹隘的真相和正義,只不過是被動站隊的棋子而已。

石峰滅了山賊,距離天道無私還有一段距離。可是選擇了站隊,就是決定了因果陣營。背靠大樹的他,當然可以獲得相應的陣營福利,同時也會直面站在對立面的敵人。

劉正的選擇,是王道,是兼善天下的明證。

石峰的選擇也是中規中矩,這是霸道的一種。俠以武犯禁,以一己之力替天行道。雖然失之偏頗,但也立場堅定。

石峰過後,便是張林。

張林的選擇就是幫助山賊搶糧。

造化碑直接判定為第三。理由很簡單,好事多磨。

石峰問道:「張林,你竟然選擇了幫助山賊,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張林反問道:「可以跟山賊針鋒相對而不落下風,你認為是普通逃荒百姓擁有的實力嗎?造化碑以造化為名,難道不是考驗入試者的判斷力與分析能力嗎?」

只不過張林的選擇依舊有一定的功利性,是以落了下乘。

畢竟因果陣營,有了人為因素之後就會複雜多變了。

張林有了分析和考慮,才選擇了陣營。這是一種深思熟慮之後的趨利避害,從本質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張林選擇站隊山賊的一方,就與當前的大勢相悖。

前途光明與否並不清楚,道路註定會曲折。比起站隊普通百姓順勢而為的石峰,逆勢而行的張林就該命運多舛了。

張林的選擇屬於抗爭型,敢於逆大勢而為,其實就是為了理想而捨身。

這也算是造化,張林的選擇註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甚至會遭遇主流思想的圍剿。只不過他的決定依舊很不錯,至少可以獲得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人的支持。

張林的名字,定格在了造化碑上。

袁璐緊隨其後,造化碑開始回放。他的選擇是各打50大板,直接將食物平分。

這樣一來,山賊隊不滿意,普通百姓隊也不滿意。

好一場三方爭霸,山賊和百姓居然聯合在一起進攻袁璐。

袁璐很委屈,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番混戰之後,山賊隊打不動了,百姓隊也筋疲力盡。

袁璐用實力贏得了話語權,強行通過了分配方案。

山賊隊和百姓隊沒有辦法違抗袁璐的意志,就只能在各自的內部進行一番弱肉強食的角逐。

袁璐的選擇,其實就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山賊和百姓之上。這其實是一種火中取栗行為。

不僅讓山賊和百姓罷戰,還成功的變成了第三方勢力。這樣一來,不僅拿到了話語權,還可以恰到好處的參與主導分配方案。

袁璐的選擇才是真正的山賊好,百姓好,大家都好。

只不過袁璐的選擇也有一個弊端,那就由局外人的身份轉變成了局內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袁璐的選擇,其實就是與天道背道而馳,走了彎路。

當然了,這樣的選擇雖然美中不足的犧牲了一部分人,卻也制定出了全新的規則。這樣的氣運之功,倒是讓袁璐擁有了足夠的功德獲取造化。

繼袁璐之後,其他人的選擇也是五花八門。大道三千,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同的。

有人選擇了袖手旁觀,其實就是不沾因果的做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理會,不參與,其實也是一種修道智慧。

有人選擇了向附近的駐軍求援。這就是拖人下水的做法。

劉正把這種行為稱做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因果,畢竟獲利不多,卻又引起了山賊的惦記。

終於,當第3000名出現在造化碑上的時候,龍盤石林的幻境消失了。

主持人石山再次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很多被淘汰的人紛紛抱怨,他們在幻境中蹉跎了好久,最後卻莫名其妙的結束了選拔。這樣的選拔過程根本就不透明。

石山沒有說話,而是把造化碑上的第3000名的心路歷程進行回放。

有人抗議說:「我要是碰到同樣的情況,肯定比榜上的人做得好,為什麼不是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24章 犧牲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