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演武思索

第1693章 演武思索

西江月點評完畢之後,請劉正做最後的總結髮言。

劉正說道:「自古以來就有驕兵必敗的情況,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其實就是很多人誤把戰術勝利當成了戰略勝利,還大言不慚地鼓搗出了所謂的必勝之方。然而戰術勝利終究不是戰略勝利,戰略勝勝利雖與戰術勝利有一定的關聯,結果卻總是出乎意料。其實在很多時候,戰術勝利和戰略勝利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在特定的情況下還有可能發生相互轉化。戰略勝利的關鍵點在於左右逢源的拿到戰略主動權,從而迫使敵對勢力做出讓步,從而獲得發展壯大的契機。就像龍國,在冰湖盛宴中表現不錯,直接獲得了50年的緩衝期。這才獲得了發展壯大的時間。西線眾城池的融入,就順理成章的成了8級王國。咱們即將直面的對手犬國,也只不過是9級王國而已。在這些年的時間裏,龍國也經歷過多次敗仗,特別涼州城的那次慘敗,損失的物資頂得上整個西宛國了。可是戰略勝利依舊只屬於龍國。」

劉正的話,引起了西江月和趙雲的思考。戰爭的存在就是為政治服務。有的時候戰術上的失利,卻可以成為戰略上的神助。這就是很多戰爭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結果了。

政治仗看的不是勝負,而是形勢的需要。

很多時候贏了戰術,卻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反倒讓別人贏了戰略主動權,到最後卻是被別人摘走了勝利果實。

耶律明與西山的對決,將戰術與戰略之間的關係演繹得淋漓盡致。名將愛兵如子,那是切切實實的讚美之詞。倘若名帥也有愛兵如子的想法,那可就徹底的悲劇了。

戰略決策,需要依據形勢決定戰術佈置的結果。特別是佯敗誘敵的安排,如果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敗,還不能讓敵人看穿。這考驗的可不僅僅是佈局者的計謀,還有戰術執行者付出的犧牲。

畢竟佯敗的真,那是用人命堆積出來的。總不能輕易的不損一兵一卒就敗了,估計這樣的敗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會信。

是以在很多時候,為了讓佯敗更真,統帥在設計的時候會故意的推遲援兵抵達的時間。

畢竟只有負責戰術執行的軍隊是真心的頂不住了,才會讓敵方將領信以為真。

西山辯解說:「城主,在生命面前,對於戰術執行者來說,佯敗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畢竟能統帥一支軍隊執行戰略規劃,基本的判斷力絕對沒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到迷惑敵軍統帥,那就得準備足夠多的棄子。田忌賽馬,負責執行佯敗任務的就是那匹被放棄的劣馬。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抗拒這樣的安排。」

劉正說道:「名將的脫穎而出,其實就是在執行必死任務的時候,不僅完成了統帥的戰略構想,還可以帶着主力全身而退。你是當之無愧的名將,卻永遠都沒有辦法再進一步成為統帥。畢竟將的思維在於保全自己,消滅敵人。想要做到這兩點,那麼就只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面對打不贏的對手,就會選擇避實就虛。可是統帥的決策,為的不是戰術勝利,而是引導戰略大勢的走向。就像耶律明,他直接丟給你2萬人,執行完任務之後,生還者僅有數騎。這樣的勇氣與決心,你還會懷疑嗎?」

西山終於明白了戰術與戰略的區別,也悟透了慈不掌兵為什麼會是統帥的專屬特性。

道理很簡單,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就是統帥的戰略思維。至於那個被舍掉的孩子,當然不會把統帥當成長輩一樣敬重了。

劉正忍不住的想起了著名的十面埋伏之戰,韓信可是以消耗的方式滅掉了項羽及其親隨,那其中負責攔截的漢軍將士,就那樣消耗掉了。以至於韓信被殺的時候,其他人並沒有積極營救。

統帥註定無法贏得軍人的敬重,畢竟能完美執行戰略動作的人,肯定是統帥最親近的人。然而在需要的時候,最親近的人也是頂在最前面的人。執行危險戰術多了,虎將也難免陣前亡。

是以統帥最親近的人,要麼學會統帥的慈不掌兵,要麼就會與統帥分道揚鑣,藉助其他人的力量進行自救。

所謂的上陣父子兵,倘若真有這樣的情況,有統帥父親在,兒子執行必死任務生還的概率就會無限變小。倘若兒子是統帥,父親的命運也就艱難了。

劉正的心情很複雜,龍國的發展離不開有着戰略決斷魄力的耶律明,畢竟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至於會不會禍及國家,那就不一定了。然而統帥無能,那輸的就是戰略,就是國運。

自古以來敗軍之將數不勝數,禍及國家的統帥,劉正卻只記得兩個人,一個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另一個就是引狼入室的吳三桂。

兩人都是以將才行戰略之事,也就是把戰略規劃當成戰術來操作,從而對形勢做出了誤判,最終卻嘗到了自己釀出的苦果。

對於西山,劉正已經將其定格為青龍戰團大將的職務,只能執行戰術任務,不可獨立謀划戰略。

西山和耶律明離開之後,劉正讓趙雲和西江月繼續推衍決戰演武的後續發展。

推演結束之後,趙雲把結果交給了劉正。

以20年為限,耶律明可以保住勝利果實。可是超過20年之後,當碩果僅存的老兵離開軍隊之後,新兵的戰鬥力會下滑。更多的人會忘掉他的戰略成就,只會記得有多少人為了那份戰略成就付出了多少犧牲,甚至會有人吹毛求疵的指手畫腳,認為在某些方面的犧牲佈置純粹是畫蛇添足。

戰略是與大環境息息相關的東西,根本就經不起事後的模擬和推敲。就像一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世外高人,卻要告訴一個掙扎求存的普通人該怎麼過日子。

神仙可以餐風飲露,普通人還得吃飽含雜質的一日三餐?

耶律明深信慈不掌兵的道理,也可以做到果斷出手。可是那些在和平環境中長大的人,主動犧牲的勇氣和決心都會大打折扣,還有就是百姓對這種戰略犧牲的接受程度,也會隨着和平的延續而逐漸降低。

當撐了20年的西山部進行反擊的時候,耶律明部的戰略方針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具體執行的人卻少了某種精氣神,從而導致結果不盡人意。

這接二連三的小偏差,直接導致了整個戰略計劃千瘡百孔。最後面山部反攻成功。究其原因,還是西山愛兵如子的做法,直接將部隊的敢戰和能戰傳統完整的傳承給了後人。

對於最終的結果,劉正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即就是名將才是一方勢力的真正基石,統帥只不過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特殊效果而已。

有名將而無統帥,一方勢力還可以撐得住。只有統帥而無名將鼎力相助,再完美的戰略計劃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一方勢力的統帥,只需要有那麼一個就夠了,而名將則是多多益善。有了名將就可以坐鎮一方,保境安民。

至於統帥,就只能在同級別勢力的對抗中縱橫捭闔。

其實在很多時候,和平才是一方勢力的主流,至於戰爭,對於大勢力來說只不過是影響極其有限的邊患而已。

劉正終於有了決定,王牌村的發展策略,將按照1:9的比例打造統帥和名將。

統帥重謀,名將用武。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有足夠的名將供統帥折騰。

至於統帥和名將的定義,劉正也做出了界定:御兵百萬,可稱名將;御兵千萬,方可稱為一方統帥。

耶律明有統帥之姿,劉正吩咐趙雲悉心培養。

至於西山,那就按照名將的方向著重栽培。

西江月得到劉正的指示之後,忍不住的求見並質問道:「城主,我覺得西山還是可以搶救一下嘛,為什麼放棄了?」

劉正說道:「統帥謀划大略,其實需要足夠的名將供其折騰。特別是很多必死任務,普通將領去做,損兵折將還是小的,直接毀掉整盤棋可就要命了。名將的功效,就是完美執行統帥的戰略意圖。你是青龍戰神,你覺得手下的名將夠用了嗎?」

西江月恍然大悟地說道:「城主,我懂了。想要實現戰略規劃,就得有足夠優秀的將領執行。否則統帥就算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

劉正說道:「名將的培養有章可循,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訓練,基本上都可以出成品,只需要在戰場上膽大心細,成功完成幾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那就可以新鮮出爐了。至於統帥,那就只能賭運氣了。畢竟成與不成,只能是儘可能的增加成功率,卻沒有辦法打保票。名將即便是不成,依舊可以執行普通任務,至少可以中規中矩。統帥要是不成,戰敗的結果就是身敗名裂,再也沒有以後了。畢竟輸光了本錢的人,再東山再起需要付出的精氣神都會成倍增加。光是那些冷嘲熱諷的干擾,就夠東山再起的人喝一壺了。」

劉正很清楚,名將有試錯的機會,卻沒有犯錯的資本;統帥有犯錯的成本,卻沒有犯錯的機會。統帥的錯,只會讓整個勢力一起買單,因而犯錯的結果就是身敗名裂。

這是將與帥的定位不同,對勢力的影響也不相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93章 演武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