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十萬流民

第178章 十萬流民

曹操命戲志才,立旗招募流民,並且註明:

搏名須在馬上取,不怕死的來參軍;

攻下滎陽酬壯士,揚威四海靠功勛。

三天之後,戲志才招募流民十萬,其中三萬是青壯。

曹操望着分成了兩個方陣的流民隊伍,開始了生平第一次訓話。

漢室的百姓們:

董卓老賊和董卓軍,禍害百姓,殺良冒功。

田地荒蕪,白骨露於野。

我,魏武侯曹操,誓與董卓老賊,周旋到底。

今日兵進滎陽,只為搏一個太平盛世。

滎陽賊將徐榮,夜襲曹操軍大營。

西涼鐵騎,戰力超絕。

曹操軍損失過半,無力回天。

我們才召集大家,血拚滎陽。

汜水關的故事,想來大家都略有耳聞。

我只想說一句——那是真的。

老弱齊上陣,全家都赴死。

我們曹操軍,需要大家去拚命,然而讓老弱婦孺去拚命,站着撒尿的爺們兒能答應嗎?

因此,曹操軍上下,決定募流民成軍。

分成青壯隊和老弱婦孺隊。

青壯隊去滎陽拚命,老弱婦孺隊,由執政官荀彧帶回,到陳留去屯田。

興漢軍的屯墾團,大家都知道了吧?

我,魏武侯,曹操!

向在場的人承諾:

一人拚命,全家吃飽。

曹操軍不絕,屯墾團不滅。

三萬流民青壯,振臂高呼:「一人拚命,全家吃飽!」

七萬老弱婦孺,一齊慟哭。

哭聲響徹雲霄,這是百姓的悲歌,更是蒼天的怒吼。

老弱婦孺被帶走之後,三萬流民青壯,拿到了簡陋的裝備。

人手一個蒙上了麻布的竹盾,一柄工匠們連夜趕製的朴刀。

第二天,夏侯惇和曹洪,各帶一萬流民青壯軍,開始了拚命之旅。

徐榮可不是善茬兒。

西涼鐵騎,左衝右突,砍瓜切菜一般。

戰鬥兩個時辰,兩萬流民青壯,僅剩下千餘人。

曹操軍主力,在夏侯淵和曹純的帶領之下,萬箭齊發。

大戰疲憊的西涼鐵騎,竟然在箭雨中損失了近千人。

徐榮看着,帶傷而回的西涼鐵騎,終於明白了——滎陽不可久守。

拿西涼鐵騎與流民青壯拼消耗,李肅尚且不為,徐榮又怎麼可能為之。

徐榮忙修書一封,向洛陽城的李儒,彙報了滎陽的戰況。

西涼鐵騎,退守鞏縣。

曹操軍進佔滎陽,繼孫策軍之後,終於拿下了城池。

……

再說袁術軍,來到伊闕關下,大將紀靈,上前搦戰。

伊闕關守將,是董卓軍大將李傕。

李傕自負勇武,臨陣喜歡斗將。

三千西涼鐵騎,出關列陣。

李傕縱馬提槍,大喝一聲:「紀靈匹夫,好不知死;插標賣首,亦敢猖獗!」

紀靈橫刀,反罵說:「賊子李傕,助紂為虐;義士出馬,除惡懲凶。」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直接走馬開打。

李傕是久負盛名的董卓軍悍將。

紀靈是雪藏多年的袁術軍老人。

兩人這一陣斗,大是不凡。

捲起泥沙遮漫道,飛鶯倉惶走獸驚。

刀槍交鳴,戰馬撕咬。

繼赤兔馬和紅龍馬,在虎牢關前,一番龍爭虎鬥之後,天下駿馬,斗陣時也開始不安分了。

人與人斗,馬與馬斗。

各出奇招,沙場爭勝。

李傕終究不敵紀靈,激戰兩個時辰之後,望本陣逃走。

紀靈追着李傕砍,居然闖入了西涼鐵騎陣中。

李傕也許是急糊塗了,居然吼了一嗓子,冒出了一個字——「撤」。

西涼鐵騎立即就亂套了。

李豐見西涼鐵騎大亂,忙建議袁術,趁機搶關。

袁術大喜,吩咐大小將領——全軍出擊。

李傕來不及關閉,伊闕關的城門,西涼鐵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就這樣,李傕莫名其妙的逃了。

袁術軍,莫名其妙的拿下了伊闕關,還沒有付出什麼代價。

袁術見取得了勝利,大肆封賞紀靈和一干文武,在伊闕關上擺宴慶功。

李傕退守偃師,打算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

虎牢關,興漢軍大營。

劉正看着手上的兩封戰報,忍不住笑出了聲。

郭嘉問:「侯爺,文和開啟了流民爭勝時代,你怎麼還笑得出來呀?」

劉正回答說:「三師兄,還是有底線的。」

僅憑藉着這一點,中原大地,就有曹操軍的一席之地。

然而與袁術軍的好運氣相比,曹操軍可就遜色了好多。

袁術軍輕易的奪取了伊闕關,會讓中原百姓誤會——袁術是有天命的。

豪強們會擁護袁術軍,對抗曹操軍。

同門競技,從這一刻起,就拉開了序幕。

曹操本來是豪強的代表,卻是在走一條親民路線。

他給流民青壯的承諾,有兌現的可能嗎?

只怕是曹家和夏侯家,第一個不會答應的。

七萬老弱婦孺,估計得被幾家給瓜分了。

荀彧可是荀家至上,對於效忠曹操,他可沒有興趣。

郭嘉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劉正的看法——曹操軍的政策,由於自身的局限性,肯定是行不通的。

曹操要想有一番作為,得先造曹家的反,再弄垮夏侯家。

殺自家的母雞來儆猴,從此再也沒有雞蛋吃了。

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劉正是不看好曹操。

曹操軍的這棵大樹,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長滿了寄生蟲。

想要擺脫家族的吸血式發展,只怕是南柯一夢。

郭嘉說:「侯爺,曹操軍要是妥協,中原可定,要是固執己見,只怕命讓追隨者離心離德。」

荀彧有王佐之才,然而他佐的,是荀家。

把獻帝推出來當傀儡,牽制曹操軍的正統地位。

這樣一來,荀家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野蠻生長了。

反正有獻帝來背黑鍋,荀家走出穎川,強勢進入兗州,誰也無法阻擋。

奉天子以令不臣!

令不臣是肯定的,然而奉天子,只怕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吧!

奉漢事曹,為自己的家族謀取私利,才是荀彧的真實用意吧!

堅持奉漢,就是把荀家提升到與曹家和夏侯家同等的地位。

荀家是漢臣,而不是曹臣。

曹家和夏侯家,倘若也變成了,名義上的漢臣,就與荀家一般無二了。

曹操不是傻子,是想把荀家,變成徹頭徹尾的曹家臣子。

然而荀彧更聰明,荀家可以任性的前提,就是漢臣的身份。

這可是與曹家,平起平坐的大義名份。

荀彧肯定是不會放棄的。

豪強的虛偽,令荀家可以替曹家效力。

然而在大義名份上,荀家只尊漢,只當曹操是同僚,而不是主公。

這就是豪強的厲害之處了。

荀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打着獻帝的旗號損公肥私。

曹操還沒有辦法指責他呢?

劉正說:「三師兄這是想要立貞節牌坊呀,只可惜事與願違,最後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郭嘉問:「難道這就是侯爺,一直反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真正原因嗎?」

劉正回答說:「不錯!」

奉了天子之後,人心就亂了。

下面的人,到底是天子的臣呢?

還是興漢軍的臣呀?

這不是給那些謀取私利之輩,明目張膽的破壞,興漢軍的法律嗎?

真要到了撕破臉的時候,人家敬奉的是天子。

興漢軍的法律,就形同虛設了。

如今的興漢軍,自然是鐵板一塊,要是不知死活,去奉什麼天子,把鐵板弄成了篩子,那麻煩可就大了。

維護法律是不忠,放棄法律是找死。

興漢軍,頭頂上不會有人,連名義上的存在,也不能有。

否則就會亂了人心,讓治下的文臣武將,生出二心。

畢竟打着天子的旗號辦私事,可是豪強們的拿手好戲。

興漢軍怎麼可能,自己捆綁起來,讓別人分而食之呢?

郭嘉終於明白了,豪強擅長混淆主從,然後就中取利。

若是有利,便是曹臣。

若是不利,搖身一變,就成了漢臣。

誰敢依法治罪呀?

郭嘉問:「侯爺,難道自己當家作主,就可以確保萬無一失了嗎?」

劉正回答說:「奉孝,你想得太美了。」

興漢軍是唯一的主人,這是要統一思想,不給野心家便宜行事的權利。

想要成為興漢軍的一員,就必須要認同興漢軍的理念。

這只是從根本上確定主次關係,不給別人名正言順的機會,來破壞興漢軍的制度。

至於真有人,打着「奉天子」的旗號,知法犯法。

對不起,興漢軍一定會依法嚴懲。

不會慣着那樣的人的。

郭嘉想通了,「奉天子」一時爽,可也給了別人,光明正大的分化興漢軍的機會。

如今在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只有一個聲音和評判標準——那就是興漢軍的法律。

郭嘉問:「侯爺,曹操軍的未來會怎麼樣呀?」

劉正想了想,說出了一句詩: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個禍根,從一開始就埋下了。

郭嘉明白了,「奉天子」一旦成行,就會把自己擁有的大義,給拋棄了。

興漢軍只能孤軍奮戰,不斷的成長壯大。

妄圖走捷徑,會摔斷腿的。

賈詡走了進來。

劉正問:「文和,你最近忙什麼呢?」

賈詡回答說:「侯爺,傷兵安置已經完成,都納入了各郡警察中隊。他們作為全職教員,領一份俸祿,養家餬口,不成問題。」

劉正點了點頭,傷兵安置,關係到興漢軍的生死存亡,不容許有半點閃失。

劉正問:「新補充的人怎麼樣了呀?」

賈詡回答說:「各部正在做磨合訓練。」

想來已經融入整個集體之中了。

劉正就不再過問了,轉而談起了興漢軍的進軍方略來。

郭嘉認為,南面的局勢一片大好,只要了北面再有好消息傳來,興漢軍就可以動一動了。

劉正說:「奉孝,傳令各部,立即準備。」

旋門關情報站,送出董旻的駐軍消息之後,立即分散撤離。

劉正只有兩個要求:保密和快。

戰鬥隨時都有可能打響,若是拖延時間,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郭嘉出去安排了,劉正繼續與賈詡討論,興漢軍監督體系的完善。

半個時辰之後,郭嘉回來了。

郭嘉說:「侯爺,敖倉有消息了!」

劉正忙接過了消息,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才遞給了賈詡。

等到賈詡看完之後,三人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劉正率先打破了沉默,緩緩的開了口:「奉孝,文和,你們都有什麼看法嗎?」

郭嘉說:「侯爺,關於袁紹軍的戒備等級,應該提升兩個級別。」

賈詡也說:「侯爺,我建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機制。」

劉正聽了賈詡的話,也是嚇了一跳。

畢竟應急預案機制,可不是在開玩笑。

一旦啟動,那可是花錢如流水。

郭嘉見劉正猶豫,忙說:「侯爺,不能再猶豫了,我贊同文和的意見,安全第一!」

劉正想了想,於是就點頭同意了。

劉正命令:

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的各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機制,一切的物資轉運和調配,優先順序解決。

各郡自行安排內查外防計劃,可以放長線釣大魚,但是必須要把握好一個度。

不要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

三人分頭行動起來!

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報,讓劉正三人,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8章 十萬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