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一路向西

第1828章 一路向西

林小妖這才明白了,劉正和成吉思汗聯手打造的蛟雕宴,純粹是為了大浪淘沙式的練兵,順便把幽州的歸屬權給定了。

一天之後,成吉思汗結束修鍊,蒙哥馬利彙報說:「大王,咱們輸了。」

成吉思汗問道:「輸了多少?」

蒙哥馬利回答說:「經過統計,咱們少了一顆肉粒,幽州就這樣沒了。」

成吉思汗笑道:「世人常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一直不相信這樣的說法,現在看來,是我狂妄自大了。」

蒙哥馬利接着說道:「蒙軍獲得肉力,戰鬥力提升三成。總的算下來,咱們倒是佔了不少便宜。」

成吉思汗問道:「連吃飯都輸了,看來長安十二坊不是蒙國縱橫捭闔的地方。大漢帝國把洪荒大陸的精英摟到一起,難道就是為了成全秦國,咱們這些人,都是陪太子讀書的學童!」

蒙哥馬利嘆道:「大王,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蒙國沒有拒絕的權利,更沒有拒絕的膽量。我看秦王雄才大略,為這樣的人做事,倒也不算屈辱。」

成吉思汗卻道:「大勢如此,咱們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既然:玄武坊保不住,咱們就向西邊打,拿下羅剎坊,就把這邊的地方送給秦王做人情,以換取雙邊貿易互市,提升蒙軍的戰鬥水平。」

成吉思汗選定了國策,立即找劉正進行談判。

山海關由秦軍駐守,遼州的完顏阿骨打離開老家,留下的地盤由耶律楚材接手。

劉正說道:「僅有一個幽州,讓秦國沒有絲毫的安全感,我希望秦軍可以得到并州,同時蒙州龍城作為互市。雙方均不得在蒙州駐紮軍隊,留出來當成緩衝區。」

成吉思汗問道:「蒙國付出這樣的犧牲,可以換取什麼好處呢?」

劉正回答說:「四棲龍魂戰艦已經研製成功,可以作為戰略武器進行共享。一年之內,秦國向蒙國輸送四架,以答謝蒙國退出并州的大義。」

劉正和成吉思汗很快就敲定了戰略合作的大方向。兩人各自回營,準備正式的脫離接觸。

多了幽州和并州,如何駐防卻成了問題。

就在劉正為戍邊大將人選發愁的時候,白起彙報說:「大王,軍中出現了四個有意思的年輕人,衛青,霍去病,李廣,韓信。」

劉正大喜過望,直接安排四人覲見。

劉正說道:「你們幾個在搶食交流戰期間表現優秀,我現在有一個棘手的問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辦法解決。」

衛青等人沒有說話,倒是韓信問道:「大王想要自己爭奪天下,還是統御群豪威加海內?」

劉正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賓莫非王臣。」

韓信說道:「那我就有辦法了。」

劉正讓人把韓信送到了參謀部,全面學習秦軍的指揮體系。

接着,劉正對李廣說:「山海關作為幽州門戶,你需要多少人才能守住?」

李廣回答說:「從軍力的角度考慮,只需要3000人馬就可以完成任務。可是這裏的百姓各族雜居,漢人的比例嚴重不足。長此以往,咱們只是名義上掌握了這個地方,實際上這裏依舊是若即若離的飛地。」

劉正問道:「那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問題嗎?」

李廣回答說:「幽並納入秦國,中原地區就會提前進入休養生息階段。然而中原地區土地面積恆定,人口數量卻沒有定數,休養生息只會井噴式增長。我認為沒有戰爭加速消耗,過不了多久,待到新世家的人口呈幾何倍數增長,就會瘋狂的壓縮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秦國又不能自毀長城的打壓忠心耿耿的世家,就只能委屈普通百姓了。」

李廣描繪的景象,讓劉正不寒而慄。

就拿眼前的李廣來說,孑然一身,需要的資源有限。可是在山海關紮根百年,甚至更久,弄個萬人規模的世家,簡直就是信手拈來。

那麼問題來了,劉正這個時候給予李廣的封賞,就相當於定格了未來李氏家族的消費水平。

也就是說待到李氏家族枝繁葉茂,就相當於需要數以萬計李廣級別的資源配置。

山海關就這麼多東西,李廣的家族多拿了,普通百姓就只能少拿,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辦法維持。

一旦這種矛盾形成,秦王劉正應該幫誰?

從理智上說,應該削減李廣和李氏家族的資源配置,把節省下來的東西補償給普通百姓,讓大家都能活。

實際上這樣的決定根本就行不通,甚至會適得其反。理由很簡單,若是秦國不照顧忠心耿耿的世家,那就會寒了人心。可是照顧又會不堪重負,後果也很可怕。

劉正不管怎麼權衡,都沒有辦法打壓李廣,只能勸說李氏家族勤儉節約。

可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高水平消費的李家子弟,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生活質量的下降。

李氏家族不肯讓步,劉正就只能坐視百姓遭殃了。只有自下而上的打破秩序,才有機會創立新秩序。

這樣的王朝興衰,與其說是新舊秩序的輪迴,不如說是人口數量達到巔峰之後,必然會引發的連鎖反應。

世家人口激增,再加上王朝的關鍵權利在手,搶佔更多的資源就無可厚非了。可是普通百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也會為了活命而反抗。

普通百姓的反抗微乎其微,可是那些被舊王朝壓制的世家,藉助普通百姓的力量完成洗牌,重新制定新秩序,這就是改朝換代的真正畫像。

普通百姓沒有資格制定規則,可是鹹魚翻身的世家有呀。

世家以普通百姓為棋子進行博弈,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殺降和屠城兩大殘忍手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削減人口。直到人口數量削減到相當低的水平,世家之間的對抗才會結束,最終大家坐在一起重新瓜分蛋糕。

李廣的建議,其實就是未雨綢繆的建立闖關東制度,讓一部分有先見之明的世家遷移,這樣就會提升中原地區百姓的生存空間。人挪活的道理,其實就是讓普通百姓用背井離鄉的辦法爭取活路。

只不過背井離鄉得擊敗故土難離的桎梏,才能讓那些走投無路的百姓謀取新的出路。

只要保持這種流動性,秦國百姓踏足的土地,就會在千百年之後自動產生認祖歸宗的向心力。

山海關漢人不足,那就讓百姓們闖關東,即便是將來遼州異軍突起,也沒有辦法抵擋漢人文化的誘惑。

漢人的種子就向蒲公英,飄到哪裏,就會在哪裏落地生根,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李廣作為世家子弟,當然知道種子計劃的厲害。

劉正問道:「李校尉,一旦執行種子計劃,你和你的後人就會受人詬病,難道你不後悔嗎?」

李廣回答道:「李氏先賢老子西行,所到之處,千百年之後便是秦土。如今晚生後輩欲效仿先賢,打算用愚公移山的辦法為秦國開疆拓土。讓秦國與蒙國由敵對國家變成有限克制的邦交,再後來就是純粹的兄弟之爭。既然是兄弟,文化認同就必不可少了。」

劉正忍不住的想起了一首歌: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舊是中國心。

可就是這樣一群滿懷赤子之心在異域他鄉掙扎求存的人,還被人無端指責背棄祖宗,總想着讓人家回來。

可是誰又想過,那些人在異域他鄉紮根,其實代表着大漢帝國文明的紮根。他們的離開,純粹就是將前人的努力撒手放棄。崽賣爺田呀,難道就不知道心痛嗎?

劉正說道:「李校尉,既然李家有這樣的宏圖大志,秦國會鼎力支持你這樣做,秦史也會給李氏家族一個公道。」

劉正任命李廣為山海關校尉,負責主持闖關東計劃。至於升級版的種子計劃,劉正決定親自掌控。

畢竟人言可畏,流言蜚語足以將種子計劃摧毀。

跟李廣的談話給束之後,劉正直接給了霍去病3000人馬,並任命其為雁門關校尉,前往并州進行接收。

處置完兩處關防之後,劉正和秦軍才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幽州內部,平定魚國叛亂就這樣提上了議事日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28章 一路向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