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世家問題

第708章 世家問題

三天之後,在大學城西的比武場上,武科生的論文答辯如期展開了。

主持武科生論文答辯的三位導師分別是呂布,甘寧和軒轅無雙。

其中呂布主持陸戰,甘寧職司水戰,軒轅無雙負責筆試問答。水陸分考,標誌着興漢學院對於武科生全面發展的重視。

司馬師第一個走進考場,軒轅無雙提出了兩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家為大?國為大?

司馬師愣住了,這似乎有自古忠孝難兩全的意思。站在兩個雞蛋上跳舞,一旦無法保持平衡,估計都得被踩破。硬撐著不選更不行,拖太久了會更難做。

司馬師知道,這是困擾了華夏千年的問題。自從武王伐紂成功,分封八百諸侯以來,春秋無義戰,唯利可堪圖。百家思想的萌芽與成長,直接讓家文化成長為華夏的主流文明。

父死子繼的傳承製度,讓百家思想以血緣關係進行延續。再加上門徒與賜姓的存在,一個姓氏代表着一種理念。時代發展至今,隱族九姓已經基本掌控了華夏的延續。

軒轅家的包容,讓華夏人走出去的理想得到了發揚光大。

西門家族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向來主張武力開拓西陲,用外力促成中原百姓的進步。讓華夏的榮光照耀更多的土地。

南宮家的和氣生財。江南草長鶯飛,氣候宜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優越的環境直接造就了樂善好施的存在。由於物產豐富,百姓有能力,也有意願接納逃荒的人。

據司馬師所知,江南一直以來都是華夏的根本,是東山再起的唯一本錢。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的大本營。

江南可以屹立不倒,和氣生財的理念功不可沒。這就是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江南百姓不會餓飯,自然就不會為了一口吃食而放棄傳承的理念與規矩。北方人的反抗是為了填飽肚子,南方人的抗爭多數是為了恢復祖宗的榮耀。

東方家的中庸之道,集百家之所長成為華夏的屏障。它代表着華夏科技的巔峰水平,也承載着時代進步的使命。

這是集華夏氣運之大成的四大家。司馬師家學淵源,當然明白家文化引導國文化健康成長是時代發展的主流。家大了就變成了國,這樣誰也無法逆轉的潮流。

司馬師心裏很清楚,世家就像是華夏的造血幹細胞,為巨人一般的華夏提供新鮮的血液。這是一種主動輸血的關係。

然而世家不是永動機,當它的輸血能力不足的時候,華夏就會自主進行新陳代謝。用新的世家代替舊的世家進行輸血。

改朝換代其實就是處於新陳代謝階段的華夏重新選擇供血對象。這是一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也是世家基於華夏的根本價值導向。

當年姬姓封神建德,供養華夏八百年。祖龍橫掃八荒,再鎮九州四百年。袁家四世三公,劉家開枝散葉,曹家自強不息,孫家以德服人。

梅園幽州建國,興漢軍征討四方,才有了今時今日的繁榮景象。更是以超絕的智慧完成華夏的新陳代謝,替未來的發展輸血。

司馬師面對軒轅無雙的問題,緩緩的回答說:「世家是華夏的基礎單位;華夏是世家的根本保障!」

軒轅無雙愣住了,司馬師的見識很是不凡。這句話已經完美的回答了她的問題。

沒有世家的華夏,文明傳承就是無根的飄萍;沒有華夏的世家,傳承理念就難以源遠流長。這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一個有根的家族才能永葆傳承。

一個人締造一個世家;比如李家源於老子,劉家源於高祖皇帝。祖宗的榮耀代表着世家的凝聚力;無數志同道合的世家理念就構成了華夏的主流文化。

那些願意給華夏輸血的世家,得到的回報只有兩樣:一是青史留名,二是傳承不絕。

就拿固本五姓來說,守護華夏就是永恆不變的使命。華山李家可供考證的先祖是秦國的戍邊大將,重守輕攻。飛將軍李廣的存在,更是給李家打上了守護之族的烙印。這是一種被動的防守。

李傕的悲劇讓李家老祖痛定思痛,決定對家族傳承進行草新。李家百騎進駐晉陽之北,其實就是要把被動防守改為以攻代守。

司馬師在學習固本五姓變遷的歷史的時候,才算是徹底的搞明白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的因果關係。同時也理解了父親司馬懿的選擇。

諸侯爭霸,逐鹿天下!為什麼應運而生者眾,功成名就者寡?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梟雄們心中的想法不切實際。

很多人把華夏當成肥鹿,打算分而食之。這樣的理念從一開始就錯誤了,又怎麼可能持久呢?那些真正高瞻遠矚的人都知道——亂世的華夏就是病鹿。

奄奄一息的華夏之鹿,需要底蘊雄厚的世家主動作為造血幹細胞為其提供新鮮的血液。很多人都會把這當成一種投資,期待着有一天會大賺特賺,再不濟也要收回成本才行。其實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錯誤了。

諸侯崛起的過程就是新陳代謝的關鍵階段。當造血幹細胞完成了造血的使命之後,就會被新陳代謝所淘汰。倘若造血幹細胞不想成為雜質排出體外,就會成為人們身上的病源體。

一旦病源體擴散,就會讓某個部位病變。這樣一來,就不得不人為的手術割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些把供血當成投資的人,一旦完成了輸血工作,就會被斬斷與受供對象的聯繫。運氣好的元氣大傷,運氣不好灰飛煙滅。

華夏的歷史會記住那些無私奉獻的人。至於那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毫無例外的都會被時代所拋棄。

司馬師拿出了洛神王二火的小說作為佐證。那個投資昭烈皇帝的糜家,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這足以證明凡是把供血華夏當成投資並試圖獲得收益的人,命中注定會萬劫不復。

賣官鬻爵的故事,人們在痛恨十常侍的同時,也對那些想要收回買官成本的人深惡痛絕。當年黃巾軍大起義,八州百姓揭竿而起,殺戮地方官員如屠豬狗。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當軒轅無雙把司馬師的論文答辯交給劉正的時候,發現他居然對司馬師的答辯內容讚賞有加。世家之於華夏,就是供血的存在。一旦完成使命,就得主動離開。倘若賴著不走,於國有害,於家有災。

軒轅無雙問:「莊主,難道這就是固本五姓無法超越四方大姓的真正原因嗎?」

劉正回答說:「無雙,這就好比僱人種地。四方大姓收成之後就會把糧食賣掉,到外面買更多的地;固本五姓則是守着固有的田畝,一代接着一代的吃老本。」

歷朝歷代開國之初,人口基數受戰亂的影響十不存一。分得的田地養活所有的人完全不是問題。可是承平日久,新增人口會出現爆髮式增長。一個兩百人的里,三十年的時間就會變成兩千人。

用養活兩百人的土地養活兩千人,除非生產力水平有突破性的提升才行。至於那些應命而起的梟雄想要名正言順的造反,就得讓朝廷背人地矛盾的鍋。

劉正所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更多的人選擇走出華夏。像袁家離開并州的情況,同時也帶走了近百萬的人口。這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華夏的人口壓力。

世家替華夏供血的同時會得到華夏氣運的反饋,這樣的受補會形成良性循環。只不過一旦完成供血使命之後,就必須要主動離開,以免成為病源體,到最後不得不手術清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8章 世家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