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不該進行的戰略決戰

第1540章 不該進行的戰略決戰

1943年7月5日,德軍集中兩個集團軍群,共有78萬人、7417門火炮、2928輛坦克和2000架飛機,從南北兩個方向向蘇軍發起進攻。

在3月底時,曼施坦因便提出利用哈爾科夫戰役的餘威抹平庫爾斯克突出部,但元首一直到了7月5日才真正實施該方案,且頂着幾乎整個將軍團的反對。

然而三個月的平靜期,戰機蕩然無存。

因為在這三個月時間裏,蘇軍情報部門不僅準確地探知了德軍將在庫爾斯克進攻的消息,蘇軍並據此做足了防守準備。

蘇軍最高統帥部獲悉后,決定趁勢暫時轉入戰略防禦,集中優勢兵力,消滅德軍的有生力量,為進一步的反攻創造條件。

蘇軍統帥部派出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為大本營代表,指揮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約191萬人、31415門火炮、5128輛坦克和2792架飛機,抵抗德軍。

兵力的不對等、加上情報的提前獲取,所以戰爭從剛一開始就已經不平衡,與蘇軍對位的曼施坦因和莫德爾不管是兵力還是技術兵器數量都被碾壓。

或許有人會這樣說,除了蘇德戰爭剛開始德軍能在局部對蘇軍保持人數優勢,其他很多勝利都是在人數劣勢下打出來的。

但這是因為二戰初期,蘇軍的準備和戰術思路被德軍碾壓造成的結果。

巴巴羅薩時期,蘇聯被閃電戰打得鼻青臉腫,主要原因就是備戰水平太低,也沒有應對德國坦克集團的戰術,要不是可怕的戰略縱深,恐怕已經投降。

但是仗打到1943年,蘇聯的坦克產量已經超越德國,也有了自己的T-34海,防閃電突擊的戰術一再錘鍊。

再加上這關鍵的三個月準備,使得庫爾斯克戰役的縱深和密度成為蘇軍在蘇德戰場上最強防守戰之一。

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各自修建三條主要防線,三條主要防線之後又修建三條供可能出現的撤退用的防線。

除了軍隊,蘇軍徵用了30萬平民修建這些步兵戰壕、地雷陣、反坦克工事交織的防線,六條防線縱深達到了130-150公里。

如果德軍有幸突破了這6條防線,他們將會碰到草原方面軍在後方修建的更多防線,總防守深度300公里。

就是讓時速45公里的虎式坦克在完全無防守的情況下、全速開過這片陣地、也要7個小時。

僅在第一條防線,紅軍就埋下了94萬枚地雷,其中50萬枚是反坦克地雷。

庫爾斯克的地雷陣,正面防守密度達到了每公里3200枚地雷,大致是莫斯科會戰時的四倍。

另外,蘇軍防守坦克的策略也大有加強。

德軍防守坦克的戰術被蘇軍偷師,蘇軍學會了將反坦克火力集中使用的戰術,一般一個反坦克陣地有6-7挺機槍、10-15門反坦克炮,集中炮火攻擊虎式或者指揮坦克。

為了克服士兵對坦克集團衝鋒的恐懼,蘇軍指揮部命令士兵蹲在戰壕,然後命令自己的坦克部隊反覆碾過去直到士兵沒有恐懼的反應。

步兵的策略是在戰壕中放過前面駛過的坦克,然後出戰壕攻擊後面的步兵和自行反坦克火炮。

最典型的獵物是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斐迪南起初並沒有加裝機槍,遠程打坦克一打一個準,但是被步兵近身之後,就變成各種諸如「莫洛托夫雞尾酒」這種蘇軍黑科技的靶子。

成功的軍事偽裝也是這次防守的特色。

蘇軍建造了大量假機場,根據蘇軍自己的數據,在德軍攻擊中,35個德國航空兵主要空襲目標中,29個是蘇軍偽造的假機場。

相反,大量德國飛機反而在機場被擊毀。

從人員和技術兵器看來,在這片不算大的突出部,蘇聯已經佈下了自己四分之一的力量。

7月12日,雙方在庫爾斯克附近的普羅霍夫卡地區進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坦克會戰,雙方共有12000輛坦克參戰。

此後,蘇軍集中了6個方面軍的強大兵力,對德軍實施進攻。

為了進行庫爾斯克戰役,雙方都把自己所能集中的最大兵力投入戰場。

到後來反擊時,蘇軍投入的兵力更加恐怖。

戰役期間,雙方兵力巔峰對比:

蘇軍超過250萬人,坦克8200輛,火炮47416門,飛機2792架。

德軍僅為94萬人,坦克3253輛,火炮9467門,飛機2000架。

正是因為如此,庫爾斯克戰役便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

雖然德軍為這次進攻還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費迪南」重型突擊炮以及「胡蜂」等自走炮,以及福克-沃爾夫Fw-190A戰鬥機和亨克爾He-129攻擊機。

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逆轉蘇德兵力和技術裝備的碾壓式失衡。

戰役初期,德軍的反擊雖然給蘇軍以重創,但由於意大利西西里島告急,元首叫停了庫爾斯克進攻,調走了曼施坦因最強的黨衛第2裝甲軍坦克部隊前往西西里救急。

除此之外,LVIII裝甲軍也被調走協助第1裝甲集團軍,而這兩隻部隊是曼施坦因要擴大戰果的主要預備隊力量。

雖然以現在的上帝視角看,即使施坦因的兩支部隊沒有被調走,從紙面上看,曼施坦因不可能完全消滅整個庫爾斯克的蘇軍。

但是倉皇的撤退確實讓德軍在被動的形勢下被蘇軍反擊,曼施坦因手上無兵,在七月中旬之後確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曼斯坦因卻沒有力量進一步擴大戰果,而蘇軍數量上的優勢再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很快又恢復了進攻。

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從7月5日爆發,一直持續到8月23日,最終結果是蘇軍收復了哈爾科夫,雙方都遭受了巨大損失。

蘇軍損失80萬人、坦克6064輛、火炮5244門、戰機1716架。

德軍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火炮3000門、戰機3700架。

單看交換比,德軍其實打了一場漂亮仗。

這表明,曼施坦因和莫德爾至少沒有打一場非常有失水準的仗。

只不過,這場戰役的本質就是不該進行戰略決戰的時候,打了一場戰略決戰,所以最終結果是根本不可能贏的。

在這次戰役中,雖然蘇軍的損失也很大,但挫敗了德軍扭轉戰局的企圖。

斯大林格勒戰役構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但那場戰役並沒有讓德軍完全失去主動權,真正讓德軍完全失去主動權的就是這場空前規模的庫爾斯克戰役。

通過這次戰役,蘇軍的戰略戰術得到了考驗,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蘇軍各級指揮員也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指揮藝術也越來越成熟,最終使蘇軍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德軍,在質量上也超越了德軍。

而德軍從此徹底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不得不轉入全線防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帶着淘寶去抗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帶着淘寶去抗日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40章 不該進行的戰略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