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修正的圓周率真值

後記:修正的圓周率真值

在寫文過程中,畢竟沒有時間,因此,一些學術性的東西,沒有細細深入思考和研究。

就如文中涉及的圓周率,的確可以說是圓的基值,但還是有偏差的。

寫完書後,深入研究,得到了結果。

用積分模式,和空間延展模式,可以算出,3.2是圓周的基形值。

3.147540是圓周率的真值。

公式3.2*3*1/3.05

可惜,這裏不能發圖,為此,要單純用語言說明這樣的積分方式,或許比較難理解,因這裏沒法發我畫的cad圖。

不知道能不能看懂。

轉一下我自己寫的文章吧,也是一種歸納。

第三篇分字,圓周率的基值

華夏文明被封印后,現在的圓周率有了一點偏差。

圓周率,一開始是由北緯32度左右的地方,也就是太湖區域,觀音娘娘張玉因觀影,並用竹片製作竹弓記錄月影得來。

但驚訝發現竹弓能形成一個正半圓后,啊咦就開始了對圓的計算。

一開始,張玉是以1米杆子的影子是1.6米,來當做圓的系數,並用來製作長弓的,也叫弓長律,張律。

為此,有了分字,分字,八刀、八分構成,含義,可以是如烤到八分熟那樣的十分之八也就是0.8的含義,也可以來上八份這樣的八倍的含義。

用於原始圓周率,就非常貼切。

也就是圓周,是半徑r的0.8的八倍。

當然,換算一下,就是直徑D*3.2

用於圓面積也可以,就是3.2rr

並且這樣的計算,在直徑以3為基數時,可以等分60

為此,就可以很好的用於計算時間,於是,時鐘上除了以觀音得到的點為單位之外,又多了個單位,就是分鐘。

這個0.8的圓的系數,也叫:分率。

但是,這個分率代表的圓周率是有一點缺陷的,就是它大了一點點,為此,按照這個圓周率製作出來的圓,會有一點點大,一邊就需要有一點點扁。

因而,圓字就是這麼來的。

此字,是內口之圓,和外口之圓,之間有偏差,一邊的邊緣得如貝般壓縮壓扁。

為此用邊緣的緣音。

但這不影響製作錢幣。

至於貝字含義,正是軟件上加個蓋子,並在壓縮下,蓋子中的事物,如人字,延展壓縮而出。

就如白素貞這三個字,就是指三道豆製品工藝,白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以磨盤而分碎,為此,粉碎的粉也就是這麼來的,素是絲布疊壓絲攪作素雞,貞就是貝字加壓,壓制豆腐、百葉、豆腐乾。

為此,白蛇精用的名字,當真是很白的。

就是如此,圓,也用在了錢幣的稱呼上。

那麼有偏差的圓周率可以日用嗎?

當然是可以的,就如我們要是把2米定為1米,其實也是可以的,只不過,使用起來會不太方便,並且在需要時候,需要加入誤差值。

畢竟越貼近日用常見事物的度量規則,當然才更容易使用,就如張玉觀音的最初,會以雙手五指來定正反二個5點,那就是為了方便使用。

當然,3.2這個系數有一點是不同的,在圓的研究中,可以說,這是一個圓的未積分時的基礎形狀的系數。

為此,3.2有時候是可以用於計算的,用了它,可以得到更精確的值。

當然,有時候有偏差,都未必不行。

就如以3.2製作出的錢幣,有一個好處,雖然一邊有點點偏差,卻可以很容易確定古代的度量衡。

在古代,華夏以什麼來統一度量衡呢?

有幾種,其中最通用的一種,就是:錢幣。

那麼,在使用3.2為圓周率時,可以用這一基礎上的一個數學定律:

以圓半徑的0.8為邊長,以圓中心為方中心,畫一個方,方面積真好是圓面積的1/5。

在這個定律下,圓直徑為2.5的話,中心方孔的邊長正好為1公分。

當然,開錢幣模子的時候,會把中間孔的1公分做標準,因這是統一度法用的。

華夏古代就以此定度和衡。

其中,衡的確定,涉及五銖錢的奧秘,錢孔的重量正好是整錢重量的1/5,以『銖』為去處中心的金屬的含義,五克中取除一克,稱之為:五銖錢。

其朱,是在木的大截面『一』中,用′去除小界面『一』,成為珠子的含義,這是珠子含義。

或去除木上部的細處,也算朱,這是誅殺含義。

又,以鉛銅各一半的比例製作該分幣,那麼,1平方公分白色銅鉛合金乘以0.1公分后,正好是1克,來統一衡,為此,為了紀錄這種鉛銅比例,觀音娘娘也稱五銖錢為兩半錢。

現代歷史學家誤以為是半兩錢,並有人製作了大量的偽幣。

即便那些偽幣也沒半兩重。

一分錢、分幣、一圓錢,這些單位,都因這種計算而來。

同時,我們也可見,真正的厘米,是十分之一公分,厘這個字,差不多就是這個含義,帶外廓的孔錢中心一分為十,並可以用這樣的孔錢,在弩臂長度為固定值時,以這個值去觀察遠處,從孔中得到一公里的值。

也就是,一公里,正是把孔錢用在弩機上后,瞄準時,孔間目及的距離。

其公,比母小,錢為母,孔為公。

這時候,就看出前篇的母系解說是十分重要的,讓我們很清楚,在古代,公從來是比母小的單位。

就如女王下的大公。

同時,也可以看出,華夏的度量衡,都有文字對應。

比如絲米,當然是蠶絲的直徑,到了現代,我們工廠里的老師傅,都一直還在用這個絲米。

為此,真正的文明度法,是:

1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公分

1公分=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絲米

1絲米=10納米

1納米=10微米

米字,以紂王之術,用誇張法得來,此篇不細解。

分米,以分帶有十分比的含義,與米字合用,是米的十分之一的含義;

公分,當然就是分幣中1公分邊長的孔,現代人和厘米混淆了;

厘米,口中十分,延伸之,可以測遠處之土,也如扳機中十字架,因而,此字,是孔中10分之1的含義,也就是說,是1公分的1/10;

毫米,是毛髮直徑;

絲米,是蠶絲直徑;

納米含義,絲內分;

微米,是光學顯微鏡下的最小單位,微字,蘊含的就是顯微鏡技術,比如反文,表示顯微鏡下反向的鏡像,此處不細解。

了解真正的度量衡有多重要呢?

從cpu製造可見一斑。

Cpu的10納米技術,事實上都有1絲米,為此,製造難度絕非老外忽悠的那個細小了不知多少倍的納米值,這樣,研究就有了方向,當然更容易達成。

當然,正如之前所說,這樣的圓周率,張玉是知道有偏差的,否則不會創出這個圓字。

為此,在真正需要計算圓時,張玉找出了更精準的圓周率。

不用懷疑,張玉娘娘的智慧,絕對是超越常人的,可以說,就是人類文明的神。

她對世界的各種理解,導致了她能創造出文明,這是集大成於一身的結果,在遠古,旁人根本無法替代她,包括繼承文明的人,都極難做到在觀音文明基礎上的發展,為此,可以說,高端文明的基礎,幾乎全部是張玉娘娘一人創造出來的。

她對圓面積的理解,就是如此。

在一般人看來,圓面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圓,只需要去比劃這個圓的尺寸,考慮圓周率,但但在張玉娘娘看來,卻不是。

張玉娘娘對面積的理解,是基於對空間的思考上的。

從華夏自古就有陰間的傳說,可以看出這一點。

陰間,並非後人的杜撰,而是最早出現文明時,就被認為是有的。

當然,這裏說的陰間,不是神話故事,而是正兒八經的對宇宙空間的探討。

因這個陰間,就是一維空間產生的虛無鏡像體。

說起空間,當然就要考慮宇宙的本質。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呢?

宇宙,當然是宙思波構成的。

好比是磁場波。

宙思波,就如人的腦波思維,能幻想出種種事物里,只是人的腦波幻出的事物,不能構成真實物體,但是宙思波卻蘊含着創造之力,她那幻想中的東西,都會變成真的。

那麼,這麼說來,似乎宇宙是有思維的?

當然有,人都有思維,宇宙怎麼會沒思維?

有人就笑了。

啥?宇宙有思維?真稀奇。

是的,真有。

就如你的腦袋有思維,我們就認為你是有思維的,不會要求你的手腳也會思考。

而你的腦袋,事實上僅僅是你身體的一部分,還是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你的一部分會思考,我們就已然認定你是會思考的了。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人可沒脫離宇宙,不過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好比是宇宙的腦袋。

你在思考,其實就是宇宙在思考。

當然,這只是邏輯方式的闡述,事實上,宇宙的整體思維是在更朦朧的狀態下的。

或就算以地球七十億人混合在一起來代替宇宙的腦袋,那麼所有思維混在一起怕也是混亂無比的。

所以不用懷疑,希臘神話中的宙思,用的就是華文發音。

所謂拉丁語系,當然就是拉壯丁盜用了華文拼音后,生拼硬湊的語言,拉丁,正是華文發音,為此,拉丁舞都表示的是這種硬拉硬湊,人體被生生扭曲。

而整個歐洲,都是拉丁語系發展出來的。

再說宙思。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宙思波構成的,任何物體中,其實都有宙思波層面的『縫隙』,所以你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實體,是別的東西透不進來的,然而x光卻可以穿透你的身體,電磁波也可以穿透你的身體,你的身體沒能力隔斷手機信號。

而金屬,雖有屏蔽磁波作用,但事實上它是因更能聚集磁力波更能引導儲存它們,吸引掉了宙思波,才有了一定的屏蔽作用,並不是說,宙思波就不能穿透它們,相反,電力,就是宙思波的一種,它在金屬中極為活躍。

於是我們也就明白了什麼是屏蔽,屏蔽其實是吸收吸引。

因而人的思維和宙思是極為相像的,唯一不同的是,人腦的創世之力太弱了,不足以引動宙思波,創造出想要的夢境來,不足以創造出天堂地獄。

但基於這種理解,古人有了希臘神話中的宙思,也有了集合眾人一起祭祀,合力擾動宙思波,來達成心愿的做法,人們認為,只要心念能精純合力於一處,就能有效擾動宇宙的創世之力。

因而,後人認為,由於華夏造福於天下,古人祭拜觀音娘娘時,都在祈禱她在天堂中美好生活,掌管一切,也在地獄中懲惡揚善,掌管一切,這種沒有私心雜念的祭拜,其意念力足夠精純,早擾動了宇宙的創世之力,天堂地獄已然存在,觀音娘娘才成了三界之主,能掌管一切。

那麼宇宙的創世之力是從哪裏來的呢?

是時間。

一切都沒有的時候,唯獨有一件東西是跳出三界外都存在的,那就是時間。

為此,從邏輯上講,既然是存在的物體,就需要有地方存放。

可世上一切都不存在,時間,能存放在哪裏呢?

因而從邏輯和空間概念上來說,時間,只能存放在自身中。

也就是自身堆疊在自身之上。

當然,這只是抽象描述。

如此,不知多少年後,時間堆疊到了一定的程度,最『底層』的一層不堪重負,如水壓機下的紙張,延展了一下,之後,這張時間紙張,因韌性太強,又反彈收縮了。

因時間本身的屬性當然是以靜為主的,虛無,極靜,靜到冰冷無比,對一切波動有強大的禁錮力,阻礙著任何活力的蔓延,正是這種力量,導致這一『底層紙張』要恢復原形,要反彈收縮。

這種收縮,本不會引起什麼,波紋簡單,弱小,歸於平復就沒了,但是,被壓延展當然是朝着四周去的,於是,收縮的時候,它是從四面朝著當中收縮的,為此,這樣的收縮會有一個彙集點。

就如天文學家們說的極點。

有匯聚點,就會造成的力的衝撞,並從中心如衝擊波般再擴散開來。

會形成更複雜的波紋,一切都不再簡單。

如一絲雜念。

在虛無的心湖中,蕩漾出了一道莫名的漣漪。

這就是第一道宙思波。

但是,這道宙思波,不等於就是實體。

它仍屬於時間自身,仍只屬於單方向堆疊的一維空間中。

只是,這一維空間終於變成了一面真正的虛無之鏡,它的之中,已然可以因宙思波越來越複雜,出現如真實世界中的任何東西,甚至可以出現真實世界中還無法出現的東西。

但是,以波紋構成實體的空間角度來說,好比3d繪圖,也如竹絲編織,這個虛無世界中的東西要化為實體,是要框線足夠細密,把自身和虛無隔離開來,形成相對的獨立循環的波紋才行的,得含有個性的界限,才能構成實體的。

這個虛無世界中的東西就是,活力不夠,仍不夠化為實體。

但不管怎麼說,一維空間已發生了變化,從理論上講,它已經因那道漣漪,形成了空間,成了四維空間,但因力量不足,框架線不夠密,並不能形成真正實體四維空間。

這好比是在極為靜冷的時間冰塊中,有一絲絲熱力涌動,但它們的熱力太少了,於是只造成了冰塊中的一道道扭曲裂紋,構成了圖形,卻並不能真正成為水。

這樣的裂紋,在宇宙很複雜之後,也包括了人的靈魂刻印,甚至人的生物刻印,為此,人即便身體放緩了代謝,卻仍不能代替睡眠,人必須在睡眠中,讓靈魂回歸刻印,讓身體和虛無中的刻印『對號』,互相遷就形態,讓宙思波仍能認出你,持續給你活躍能量,也就是空間力量,才不會疲憊至死,否則,這身體的變化太過超越靈魂,就要對抗整個宇宙的靜力,疲憊而死。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

但可想而知,張玉娘娘有了這樣的思考後,就把這個以一維空間為動力的虛無鏡像空間稱之為了:陰間。

也就是現代物理學家說的暗物質空間。

但這種說法其實和陰間就是一樣的,因而陰間並不是神話,而是空間的科學猜想。

當然,冰塊只是一種形容,事實上從宙思第一絲雜念的蕩漾就可看出,陰間中的事物已然是可以活動的,只是陰間中的任何事物的活力都不夠支持它躍出陰間,成為陽間中的實體。

而且,宇宙的漣漪自出現起,時間能量有了宣洩口,陰間就不會再中斷,陰間中的事物也是,生靈的刻印一旦出現,在時間能量的支持下,就不會再消失,因而生物會有本能。

除非有人給這樣的刻印施加外力。

若觀音娘娘張玉因祭祀的力量在陰間覺醒,就能掌管陰間,拷打那些罪惡靈魂,讓其消亡,因而華夏古人在這種空間理解上,才認為世上是有閻皇的。

陰間的一絲漣漪出現后,直到有一天,一道波紋蘊含了足夠的活力,終於脫離出了冰塊,成了一滴水珠,真正跳躍出了陰間。

一滴淚。

那是我。

出現在了宇宙天地之中。

可由於時間的冰冷,它瞬間凝結了一片雪花。

眉間的雪。

為何說是眉間的雪,這和宇宙的真正結構有關,但本篇不是研究宇宙,稍解一下宇宙構成,是為了說明觀音娘娘對面積和體積的理解。

可想而知,在華夏祖先這樣的空間觀念下,面積,完全是一種一維空間向四維空間延展的過程。

於是,在考慮圓面積時,首先會考慮一維空間如何向四維空間發展。

當然,考慮平面時,會暫時去除高度這一維來思考。

那麼首先,在幾何上把直線當作是單向的一維空間的話,要從這一維化出平面,自然需要這宙思波扭曲變形。

我們不可能完全模擬這種變形,除非我們已經破解了宇宙的構成,但我們可以大致來模擬一下這種變形的模式。

並且我們知道,圓周的弧度,再無限細分,都不會變為平直的,無法真正以方形這種面積計算基礎來計算它,為此,只有無限細分圓的曲線,才能大體得到接近它真值的面積,這種方式,叫做積分。

如雪花圖。

可見,單方向的積分,是積分的基數。

並且,這個基數和3分有關。

因一件事物能無限分下去的話,當然不是4/2這樣的模式,否則,它分一次后,就得到了整數2,已然不用再分,因而積分的基本模式是1/3,得到的值是0.3333333……這才是可以無限除下去的,換到空間來說,帶有無極延展性。

這個無極,就如無極調速,其曲線是平滑的,不存在台階。

為此,在幾何上,把線條當做單向的一維空間的話,面積的形成,首先是一維空間波動,這種波動,導致了線條的分段扭曲,繼而宙思波細密起來,形成面積。

因而,以這種方式來分析圖形的分而堆積出面積,也就是積分,往往是把圖形的高看作是無限接近為0來考慮的,所以必須明白,求圓周系數,並不是單純的照幾何圖形來算面積。

僅僅是考慮空間層層推進延展的過程。

所以,這是要加入時間因素,才有面積的。

於是,如雪花圖,大體上可以看出,這是由直線形成的最基本的基本積分率。

它只代表線條朝着一個方向,在以分段變化,來延展出面積空間的積分。

而這,是要花時間的。

另,要算系數,都是以1為基數的,才可以用於倍數縮放,為此,雪花圖就是以直線1為基數,以3分這個直線線段,並延展,來得到面積。

因而,我們不難發現,這三分還帶有延展性,其3分,不是以分斷點來形成的,而是以中間那段拱出一個三角形,來實現對線段的三分。

為此,它在3分后,還多出了一個三角形的尖角,對直線中間三分之一線段的2次分。

而這個2分,是第一次3分用時3后的一個行為,沒有前一次的3分,是不存在其中一段可以再次2分的。

為此,它不是幾何圖形上直觀的對1/3線段的二次分,而是從時間台階的角度上來說,是對以1為直線的3分之後,得到的餘數的2次分。

也就是必須先有3分后,才會有這個2分。

為此,這其實是圖形難以表現的,雪花圖表現的並不完全精確,只能說,這是一個大體概念,可以用來參照。

如此,就要在1被3分得到0.3后,餘0.1,然後,以這個餘數0.1/2,來作為這一次分斷所用的時間。

分這個字,也說明了這一點,分字,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刀尖末尾處把事物八分開來。

因八這個字,最初的含義,是把模具八分開的含義。

並且,以八的方式,扒開模具時,都是從灌注的柄開始的,於是,漸次來說,八的上方是刀尖部分,就如尖這個字,也帶着一點這樣的字形。八字以後的篇章細解。

小這個字,也是如此,人們很難明白,這個字怎麼就能代表小了。

其實很簡單,這就是母具八分開,立刀落下,母具中的立刀,當然比母具小,當然,它也有立刀把東西『八』分段,對比原物,變小的了含義,可見,它的字的本身就帶有對比性。

華夏文字之精妙,可見一斑。

因此,以1為基數來說,直線的單向積分,需要的時間是3+0.05=3.05

而積分,當然是說,在基數上的分段。

為此,把直線1當作基數來說,積分當然是在1上的分段,這個積分系數,就是1/3.05。

當然,這不是圓周率。

它僅僅是一個直線的單邊單向積分率,我稱其為:單向積分率。

圓,可是朝着四周延展的。

那麼,直線要朝着四周積分,怎麼做到呢?

無疑,它不能二分四周,也必須要三分四周,可稱其為:三向積分。

由於單向積分事實上已然形成了三向的三個角,事實上這樣擴展已然對空間造成了三向積分,僅僅是它在延展上是朝着一面去的,因而,三向積分是不需要再加入更多的餘數角的。

這就好比是三角形旋轉一個角度后,是和自身重疊的,沒有增加什麼,唯一不同的是,多了朝另二面的積分延展。

圖形本身沒有變化。

因而,單向積分要用於圓系數計算時,要化為三向積分,只要乘以3倍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入其它餘數。

這樣,就是3*1/3.05

那麼,這就是圓的基本性狀了嗎?

當然不是,六芒星的性狀,和圓差之甚遠。

但,如果是六芒星的三倍呢。

也就是六芒星扭轉20度,複製出二個來呢?

要知道,萬物不過是宙思波構成的,以宙思波為框架來說,這種扭轉複製完全那是可以存在的。

這可就出現了圓的基本形態了,儘管這個圓看上去就如陰間里事物,很疏鬆。

為何是3分,是同樣的道理,3分才能無限分,這就是真正在圓周角度上的3分了。

於是,我們需要以前面的所有數據為基數,再次乘以3倍。

這時候的公式,就是3*3*1/3.05=9/3.05

已經極為接近圓了,當然,對這個圖形,我們不是以其接近圓來看待的,而是說,我們可以認為,六芒星不足以形成圓,但整個六芒星對空間的3分,以這樣的模式在圈形線條上積分擴展,就可以形成圓了。

那麼,六芒星的這種旋轉是怎麼計算的呢?

仍要說,圓周率的計算,不是單純的圖形幾何計算,這是積分概念的計算。

為此,若單純以六芒星的3倍來考慮,那麼,旋轉的六芒星其實旋轉不起來,3個六芒星實際上是只能是彼此重疊的,才叫作三向系數的3倍。

因此,六芒星的旋轉,和三向積分比之單向積分是完全不同的。

六芒星旋轉后的3倍,是多出了分割出來的,這個分割,我們已然不用太複雜去考慮,只對比那餘角,都能看出,當然就是在原本的六芒星的六個餘角之外,多出了12個角。

也就是說,這個圖形,多出了12個餘數的2分角來的。

為此,如同之前的餘數角思考,以時間角度來說,就是多出12*0.05的時間=0.6

這樣,就得到了(3*3+0.6)*1/3.05

於是,圓周率就等於9.6/3.05

當然,若要明晰其中一層層的時間關係,也可以看做是(3+0.05*4)*3*1/3.05

如此,我們就得到了圓系數,也就是圓周率:3.147540……

由於這個數值,小數上帶上了一個0值,可想而知,這0之後不管是什麼數字,都相對來說,是極其微小的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因而這個數值是極為精準了。

並且用(3+0.05*4)*3*1/3.05這個公式的時候,也可以轉化為0.8*4*3/3.05=3.2*3/3.05,這不是巧合,而是圓形態就含有這樣的基值。

3.2的圓基值,不過是還缺乏一個更細微的三面積分底子。

為此,即便在之後的應用中,觀音娘娘張玉都仍會用到3.2來計算事物,因應用這個數字,我們很可能得到一個很精準的值,還會很有趣,很精妙。

愛因斯坦沒研究出圓周率吧?

因為他不是華人。

我能。

而之前,發現圓台體積有誤差后,正因為不知是圓周率真值的差異造成的,我才以為是圓台系數問題。

此刻,知道了圓周率的奧秘后,可再來解斗字的奧秘。

由於觀音觀日月定天文,創造文字,很多文字都直接與此有關,就如斗中的二點,就是『點影分』並『累加』的含義。

寒,冬字中,都帶有這樣的含義。

此處略解一下冬字。

冬,看似很難解。

但是,知道了觀音文明,就會明白,夕是指冬天日影加長,並且這樣的日子以丶分而累加,這就是冬天。

觀察斗字,由一個十字和二點構成,這個十,可以表示斗的上下直徑和高,也就是三圍都為10。

但是,鬥上面還有二點堆疊,而且我們也知道,斗可不圓柱體,斗的上下直徑當然那有一定的差異的,為此,上直徑還要加上二點含有的數字含義。

這二點既然是二次影分的含義,那麼就是說,要將10平分2次,並累計。

這就是斗字帶有的衍生含義:決鬥、戰鬥含義,是二存一,再次二存一,並累計的含義。

如此,就是10/2/2,得2.5,當然,用在數學上的累計,就不是說優勝成績的累計了,而是要累計在10之上。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華夏真正文明的斗,上直徑是12.5,下直徑是10,高是10。

如此代入斗公式,我們發現,不直接用圓周率3.14754,而是仍採用圓的基值再加三分系數來算,會很有趣。

也就是用3.2*3/3.05來算。

計算如下:

V=πh(RR+R*r+rr)/3

=3.2*3/3.05*10(39.0625+31.25+25)/3

=3.2*95.3125/3.05

=3050/3.05

=1000

是的,你沒看錯,這麼多小數的數字,算出來是1000,也就是1升,或叫1公升,換為重量就是1000克水。

觀音娘娘張玉的創造,每一個都是神跡。

斗,正是華夏真正文明的統一度量衡中的工具之一。

水,一向是用於各種計算的最佳基準介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

推演之,無數造船愛好者,不知古代一料是多少,其實很簡單,料字,米斗構成,這是說樹榦一邊為一米,一邊為一斗,也就是斗的細口十公分的木材,就是一料。

這個斗,證明了我推演出的張玉圓周率為3.147540有多麼精準。

這個世界上,有一縷瑰麗的音符,讓我不由自主心馳神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洪荒明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洪荒明月
上一章下一章

後記:修正的圓周率真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