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香 3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香 3

【勿點,本次發佈防盜版,正文上午換上】

715年,由於唐朝國力的強盛,西域開始向唐朝一邊傾斜,吐蕃在西域的擴張受到連續挫敗,甚至與阿拉伯帝國也不能佔得絲毫的便宜。首先在開元三年(715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218-219]

開元五年(717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鎮,被唐朝再次擊敗。[218]

在開元三年和開元五年阿拉伯對中國的戰爭均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仍舊執着地向中亞進行擴張。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更因為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和吐蕃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軍事加上宗教的影響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屬國栗特諸國紛紛倒向了阿拉伯一邊。為了對抗阿拉伯在西域擴張,唐朝利用突騎施給了阿拉伯相當沉重的打擊。[218]

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準備侵入中國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218]

開元十一年(723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棱,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218]

唐朝的國號為「唐」,曾是晉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39]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后便以「唐」為國號,定都長安。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40-44]

歷史編輯

開國統一

唐朝皇族出自隴西李氏,一說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其遠祖,在當時李氏家族也是北魏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39][45]隴西李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後代。北周時期,奉行關隴集團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賜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復其為李氏。[46][47]隋朝在大業年間,由於隋煬帝濫用國力與三征高句麗的失敗,導致隋末發生民變。[48]李淵見天下大亂,隋朝滅亡的形式不可扭轉,於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頭。[49]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爭奪帝位,結果都被廢掉,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

李治即位后對群臣宣佈:「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63]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太宗訓令崇儉,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63][64]唐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唐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65-66]其在位期間,唐朝的疆域最廣。

高宗時期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2]

武周篡唐

唐高宗中期后,朝廷實權逐漸由武則天掌握。武則天原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被高宗召入宮中,在權力鬥爭中獲勝,被立為皇后,史稱「素多智計,兼涉文史」[67]。公元660年,李治因身體原因讓她處理朝政,因此與唐高宗並稱為「二聖」。[57]683年唐高宗駕崩於紫微宮貞觀殿,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68]684年,武則天因李顯與之不合,將他廢為廬陵王,另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同時改元光宅,改東都洛陽(唐太宗時營建洛陽宮,[69]高宗改之為東都)[8]為神都。[70]

唐玄宗統治下,唐朝國力空前強盛逐漸步入盛世,史稱「開元盛世」。[82][108-111]

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后,承平日久,國家無事,統治者逐步喪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滿,開始放縱享樂,從此忽視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朝政日益敗壞。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為相,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112][113]唐玄宗後期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從而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導致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安祿山最為著名。[114]

唐武宗沒有乘勢對他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而是將他提升為觀軍容使,以領神策左、右二軍。名義上得到了升遷,實則卻被剝奪了對禁軍的控制權。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對他的態度,知道自己的處境不妙,便以退為進,以身體有疾提出了辭官。唐武宗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辭呈,將他改任為內侍監。內侍監沒做多久,基於大勢已去,無東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對外擊潰回鶻烏介可汗及其部眾,對內平定澤潞鎮叛亂。在位時期藩鎮降服。唐武宗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唐武宗重視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稱號武字的君主,史稱會昌滅佛。[82][123]

大中之治

行政區劃

唐代開創了中國行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不過這些道沒實際權力,唐代城市等級主要是總管府、都督府、節度使等,府以下為州、縣。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設州、府,州、府下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135-137]

凡351州(府、都護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妃雖晚不須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偷香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