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兌換

貨幣兌換

→住下了,總要換一些錢,順便打聽一下本地的消費情況,結果令人吃驚。

這兒的貨幣叫第納爾(Dinar),原先一個第納爾可兌換3個多美元,現在官方宣佈的比價也不低,但實際上,已貶值到1900第納爾兌換1美元,也就是說,1元人民幣可以換到240第納爾。**每月配給每個居民9公斤麵粉,2公斤大米,以及少量的糖、食油、茶,至於薪水就微乎其微了。

薩達姆的畫像曾經隨處可見。

我調查了一下,這兒一個工人的月薪是750第納爾;一個中學教師的月薪是3000第納爾,相當於一個半美元;一個局長的月薪相當於5美元,一個**部長的月薪相當於10美元。那就是說,除了**配給的糧食,他們很難到商店裏購買任何東西了。

例如,蘋果是1500第納爾1公斤,相當於一個中學教師半個月的薪水。中國產的普通鉛筆,每支750第納爾,正好等同一個工人的月薪,而一個中學教師的全部月薪可購買4支,這也是多數兒童失學的重要原因。

更離譜的是,在我們所住的旅館小賣部,不包含郵資的明信片每張1000第納爾,而一本普通的旅遊畫冊居然高達4萬第納爾,等於中學教師全年的薪金。市場,是為外國旅遊者和暴富的走私者開着,但又有多少外國旅遊者呢。

讓我們這個車隊感到興奮的是,汽油的價格低廉得難以置信,只需50第納爾1公斤,也就是1元人民幣可灌足5公斤,而且是高質量的好油。由此想到,這個國家只要在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實在沒有理由貧困。我在一本國際地理書籍中讀到過這樣一個斷語:「巴格達,簡直是浮在油海上的一個島。」更何況,兩河流域依然水草豐美,魚肥羊壯。如果說,這點水草曾經大大地潤澤了歷史,那麼,浩瀚的油海能給2000萬人民帶來何等的富強!

但是,極度輝煌的古代文明和極度優越的自然條件,在這兒都變成了反面文章。現在,連世界上最貧瘠地區的人們,也在遠遠惋惜這個真正「富得冒油」的地方。

他們到街上走了大半天,回來告訴我,這兒的人們已經度過了疑問期、憤怒期和抱怨期,似乎一切都已適應,以為人生本該如此。

文明的傳統那樣脆弱,大家似乎成了另一種人,再也變不回去。

城中最高的塔樓上有旋轉餐廳,可吃到底格里斯河的烤魚和烤全羊,擺設也上規格。吃一頓的價格是20美元,即相當於一個**部長兩個月的全部薪水。但那裏吃客不少,莫非所有的部長今夜都下了孤注一擲的決心?

這座塔樓以一位領導人的名字命名,海灣戰爭中被炸毀,立即重新建造,比原來的更高、更豪華。在塔樓旋轉餐廳上往下看,燈光最亮的地方是剛剛落成的又一座總統府;在塔樓底下,有一座巨大的全身站立銅像,在他腳邊,是一些***的殘骸,又夾雜着科威特領導人、撒切爾夫人等等的白鐵鑄像,布希先生當然也忝列其中,可惜瑣小得全成了鋪路的渣滓,等待着巨腳的踩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非亞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非亞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貨幣兌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