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裏伯

→古城裏伯

一步跨進北歐,立即天高地闊。

我們從德國進入丹麥,地緣相鄰,天象殊異。就在剛才,德國的樹林還在以陰鬱的灰綠抗擊寒風,轉眼,丹麥的樹林早已抖盡殘葉,只剩下蕭蕭寒枝,就連農家門外的灌木矮牆,也已凍成與泥土同色。因此,天無遮蔽,地無裝飾,上下一片空明。

這是我第一次來丹麥,滿目陌生。

我驚愕地看着周圍的一切,因為我不能容忍這般陌生,就像不能容忍一位曾經長年通信的長者初次見面時一臉冷漠。我與丹麥算得上「長年通信」了,在人生的荒涼季節,這兒竟然一再地成為我的精神投注地。

一點不錯,我童年時的精神陪伴者是安徒生,青年時的精神陪伴者是勃蘭兌斯,中年時的精神陪伴者多了,其中一個是克爾愷郭爾,他們全是丹麥人。

我想更多地端詳這片土地,但明明是下午時分,天已黑了。北歐的冬夜如此漫長如此絕望,那些直貫東方的精神難道都是在黑暗中產生的?

第一天夜宿日德蘭半島上的古城裏伯市。天下着雨,夜色因濕濡而更加深沉。熬夜不如巡夜,我們在路口跟上了一位更夫。

更夫左手提一盞馬燈,右手握一根戟棒,一路上用丹麥話吟唱着類似於「火燭小心」之類的句子。走到河邊特別警惕,彎下腰去觀察水情。岸邊有一根石柱刻明,1634年的洪水曾使小城滅頂。更夫離開河邊又回到街道,偶爾有一兩隻蒼老的手輕撩窗帘,那是長夜的失眠者聽到了他的腳步聲。

與更夫聊天,他說,在丹麥過日子,要學會如何度過長夜。連當今的瑪格麗特女王也試着適應,她說過:「在冬季王宮的長夜裏,我把優美的法國散文翻譯成丹麥文,作為消遣。」果然,她成了一位傑出的文學翻譯家。在我眼中,她以女王之尊,現身說法地道出了長夜與文學的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歐洲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歐洲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古城裏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