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瘋狂的想法,「不一樣」的戰爭電影

第五百一十二章 瘋狂的想法,「不一樣」的戰爭電影

「我現在可是有《矩陣Ⅲ》還沒拍完,此外還有《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已經開始籌備了,現在討論這個是不是有點早了?」

陳景行略微有些納悶。

《星際穿越》也有國影的投資,跟《地心》和《火星》差不多,都是請了航天部門的專家做顧問,劇本也早就報給主管部門了。

對於所有的獻禮影片主管部門都是要先審查劇本的。

當然,好處也是能夠獲得官方媒體資源的報道和宣傳,在定檔上也會被酌情考慮予以優待。

所以各大製片廠也都希望把自家的項目塞到獻禮影片序列中去。

夢工廠在其中是比較佔便宜的。

像是《星際穿越》、《流浪地球》這種雖然不是緊扣主題,也不是現實題材,但也都被列為了獻禮影片。

主要是夢工廠之前出品了不少主旋律電影,這也給夢工廠掙到了特殊待遇。

其次是如今科幻題材已經成為了華國電影產業的一張名片,而且還有此前《地心》與《火星》的鋪墊,《星際》和《流浪》都算是主旋律太空電影,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科幻題材、太空題材的代表,被納入進了獻禮片。

江若平擺了擺手:「不是說讓你現在就把劇本拿出來,然後立馬拍攝……」

原來未來幾年因為獻禮片的緣故,檔期比較緊張,尤其是熱門檔期,主管部門和國影要統籌安排好獻禮電影的上映。

畢竟獻禮片可不是熱鬧熱鬧這麼簡單,票房也得有啊。

宣傳和文化部門的意思是要製作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獻禮片,如果到時候票房不行,這獻禮的效果也就差了。

而為了協調檔期,江若平必須要對這幾年的獻禮片,尤其是重量級的獻禮片統籌安排好上映日期,盡量讓每一部都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績。

那麼他就必須要掌握夢工廠的獻禮片情況。

第一波獻禮片就不說了,夢工廠已經或正準備製作,第二波的朝戰獻禮片目前還沒有什麼動靜。

江若平想了解一下陳景行的想法,想要拍什麼樣的電影,大概故事是什麼,拍攝成本和體量大概在什麼級別,這樣才好心中有數。

而且夢工廠在主旋律電影方面一直是很擅長的,出品或參與出品的軍事行動三部曲也幾乎是國內此類題材的標桿。

「說實話,我這裏有個項目,是羅董的想法,主題是朝戰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意義是相當大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掌舵人……」

江若平口中的羅董就是國影的董事長羅長清。

獻禮片任務有超過一半都是壓在國影頭上的,力求對朝戰有全景式的,多層次地展現朝戰。

除了幾個計劃中的項目外,金城戰役作為收官之戰,也是重要的歷史節點事件,但這個項目還沒找到合適的導演和編劇,讓國影一直比較苦惱。

倒不是說國內目前沒有現成的大導,而是之前有幾個項目的劇本讓國影高層感覺有些不夠好,說白了就是國影的兩個大領導有些挑剔。

所謂由奢入儉難,這幾年國產電影現在從軍事到科幻,從喜劇懸疑到現實主義題材,甚至連動畫題材都誕生了不少精品。

江若平等人自然就覺得現有的這些項目目前完成的劇本還是不夠好。

自然也第一時間想到了夢工廠,想到了陳景行。

金城戰役這個任務交給陳景行的話就絕對能讓他和董事長羅長清放心了。

陳景行聽完后倒是沒有什麼意外,不過還是委婉的拒絕了國影交代下的命題作文。

前世位面的《金剛川》講的就是金城戰役前夕的金剛橋保衛戰,

應該也是國影交代下的命題作文。

嗶嘀閣

這部電影選取的角度應該說還不錯,而且還想到通過三位導演從三個視角來分別講述我軍不畏犧牲,修橋渡江的故事。

但拍的確實有些拉胯,這跟時間太緊,製作周期太局促也有很大關係。

說實話如果讓陳景行來選的話,他很有可能也會選這個電影拍攝的角度,而不是去宏大的展現輝煌勝利的金城戰役。

戰爭片其實並不好拍。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反宏大敘事、刻畫小人物或個體英雄泛濫的時代。

與其說是好來塢的影響不如說是商業市場的導向就是如此。

人類就是喜歡英雄的,好來塢有漫畫英雄,華國也有自己的英雄,孫悟空、哪吒這都算是英雄。

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必須要盡量落到具體的個人身上,才好作畫。

《矩陣》、《地心》、《火星》乃至陳景行未來會拍攝的《星際穿越》,都是如此,電影是圍繞着個體英雄的打造來敘事的,或者說一個小團隊英雄的打造。

《紅海》、《狼牙Ⅱ》也都有個人英雄主義的部分。

宏大的戰役只是聽起來,想像起來心潮澎湃罷了,但呈現在電影中就會缺少讓觀眾代入的錨點,不適合想拿票房的商業大片。

就算陳景行改編的《地球往事》電影劇本需要將視角從男主身上拔高,也是借鑒的前世諾蘭的《敦刻爾克》,用三條時間線進行三線敘事,從而讓影像化的故事顯得更加驚心動魄。

平鋪直敘的宏大戰役視角敘事在商業電影中是缺陷。

而陳景行則想要製作出不一樣的東西,對於朝戰獻禮片,他這個名副其實的國內第一商業導演不可能推脫出去。

他也一直在腦海中構思著該選擇哪個故事,用什麼方法來拍,只不過還沒到劇本創作的環節。

既然國影現在來催了,他也就和盤托出了。

「不一樣?」

提到這個江若平可就不困了,這就是他今天來請陳景行的原因所在啊。

陳景行最出名的不就是他的腦洞嗎?被譽為最有想像力的導演。

「不過……別跟我說是科幻?」

江若平對此還是有些慎重,陳景行的科幻電影雖然一向好看,但朝戰獻禮片搞科幻元素還是不太行的。

不,是根本不行。

在朝戰上是絕不能搞歷史虛無主義的。

陳景行又沒瘋:「當然不是,我是想給觀眾更新奇的觀影體驗,我想用一個長鏡頭拍攝一部朝戰電影。」

「一個……長鏡頭……拍攝一部電影?」

江若平不是電影門外漢,甚至是一直從事影視方面的工作的,但陳景行的這番話還是讓他有些難以理解。

長鏡頭他知道,作為電影拍攝手法的一個類型,一直以來都是具有某種炫技意味的。

但一個長鏡頭拍攝一部電影是什麼意思?

陳景行笑了笑:「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個長鏡頭,一部電影。」

就軍事動作片而言,《紅海》與《狼牙Ⅱ》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了。

雖然此世位面與前世有一些不同,但朝戰的著名戰役也就那麼些,金剛川(金城)戰役、長津湖戰役這些肯定是會拍的。

或許演員不同,導演稍有不同,但製作水準肯定是頂級的,那麼呈現出的效果也未必會有太大的區別。

在前世位面,《長津湖》雖然說不上很好,但也絕對不爛,甚至在全世界的戰爭電影中也是水準之上的影片。

主要讓人詬病的其實就是沒把我軍的靈魂拍出來。

陷入了幫派式兄弟義氣的窠臼中。

陳景行前世在看《八佰》和《長津湖》的時候,是真沒感覺出這倆支軍隊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這當然就無法解釋為什麼KMT的部隊到了我軍就能搖身一變就能跟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軍隊抗衡了。

但這其實就是文藝界普遍的水平,更別說你請得還是港台導演來執導。

《能文能武李延年》這種作品才是特例。

不過如果純從商業電影的角度來看《長津湖》是做到了還算優秀的水準。

不過就算這類戰爭大片製作水平再高,在幾年內連續上映多部也肯定會產生審美疲勞。

說實話,作為夢工廠的掌舵人,還頂着科幻大師的頭銜,陳景行的「偶像包袱」還是很重的。

陳景行有這幾年製作重工業電影的經驗,再加上夢工廠本身建立的工業水準和編劇團隊,出一部「行活」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他倒不怕自己拍的獻禮片票房不如人意,夢工廠又不缺這一兩部獻禮片的票房。

但泯然眾人矣的結局,他還是無法接受的。

這也會讓很多對他有期待的影迷和觀眾失望。

雖然陳景行沒有執導過戰爭電影,《湄公河》、《紅海》和《狼牙Ⅱ》都是郭凡、吳景拍攝的,但如果他要拍跟朝戰有關的軍事動作電影,影迷、觀眾,乃至媒體都肯定是有期待的。

而且是有別於其他導演的期待。

但朝戰獻禮片又不是適合開腦洞的題材,這會消解其本身的嚴肅性。

因此陳景行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角度,肯定是有新意的,而且能讓觀眾有新奇的視聽體驗。

他想到了前世位面的一部很特別的戰爭電影——《1917》。

講述一戰的電影太多了,但《1917》卻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是一場讓觀眾和業內都為之驚嘆的技術冒險。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以兩個傳令兵的視角,帶領觀眾橫穿1917年西線戰場,

但拍攝手法空前絕後。

全片採用「跟隨式長鏡頭」,拼接成了2個小時的一鏡到底。

鏡頭代替了觀眾的眼睛和身體,邀請每一位觀者參與到這場穿越火線。

主角不僅是電影中的兩個傳令兵,每位觀眾都是這個小隊的第三個隊員。

整部電影就是一個「偽一鏡到底」的長鏡頭。

這讓《1917》給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參與感。

觀眾不僅直面戰場,甚至是主動參與其中,就像打開了一款第一人稱遊戲,親自上陣,完成一個危險任務。

陳景行則想要用這樣別開生面的電影拍攝方式,與展現形式來製作一部朝戰的獻禮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娛科幻之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華娛科幻之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二章 瘋狂的想法,「不一樣」的戰爭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