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緣起緣落

1.第1章 緣起緣落

第1章緣起緣落

秋。

吳國的一處山林外。

微風吹拂,枯黃的樹葉在空中隨風盤旋飄落。

身穿白袍的寧郃走在官道上,悠閑的觀賞四周美景。

這算是寧郃十年來第一次出山,第一次觀察『洞府外』的凡塵景象。

因為自從寧郃十年前一覺醒來,突然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就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破敗的洞府內,並且洞外還有天然形成的法陣,讓他出不去。

雖然身體還是自己的,可是身為平常上班族的他,也沒什麼奇異的本領,能打開這裏的法陣。

但經過一開始初到異世界的慌亂,寧郃小心探索一番,倒是找到一些辟穀丹,以及一塊神念玉符。

神念玉符,相當於意識中的言傳身教。

上面記錄着練氣功法和一些關於築基與金丹的講解。

雖然寧郃沒有修鍊底子,但按照功法上的修鍊,不僅通過玉符傳功學會了這個世界的文字,並且僅僅一月就練氣圓滿,可以輕鬆離開法陣。

寧郃沒有選擇出去,而是在接下來十年,靠着築基與金丹的模糊講解,自行琢磨到了金丹。

隨後看到玉符對他無用。

寧郃靜極思動,留下自身總結的詳細金丹之法,作為對洞府主人的回報后,就離開這待了十年的洞府。

如今。

是寧郃出來的第一天。

從約莫早上六點出發。

用術法趕路,又似閑逛般偶爾駐步,觀賞天地自然譜寫出的青山溪水的美景。

這般走走停停的一個時辰行了六百餘里,終於來到了有人煙的官道上。

此刻,後方正有一支商隊『叮叮噹噹』的行駛着,向著寧郃這邊過來。

寧郃偏頭望去,看到這車隊里一共四個板車,其中兩個板車上放着貨物,旁邊是八名護衛,還有一位員外打扮的厚錦衣中年。

另外兩個板車上坐着幾名農夫,同樣穿着厚厚的布衣。

時隔十年的無人生活,此刻忽然見到人。

寧郃也沒有什麼難以壓制的激動。

能在十年的無人壓抑中,獨自修鍊到金丹的心境,早已讓寧郃習慣了平靜。

而為首那位員外打扮的中年,當他看到前方氣質悠然的寧郃,又瞧見寧郃一人,沒有什麼山匪埋伏。

等車隊慢慢靠近寧郃,他倒是先和氣的笑着道:「這位先生,也是前往周縣?」

聽聞此言。

寧郃忽然想到自己沒什麼具體的行程。

正逢落座邀請,不如順道去瞧瞧。

寧郃思索瞬息,也就順勢接話道:「遊歷多日,正準備尋一處落腳的地方。」

「此處距離周縣還有十多里的路程。」員外看到順路,就虛引了一下後方的板車,「我等前兩日從外縣賣貨回來,留剩的貨物不多,車上有些空當,先生不妨坐着先歇歇腳。」

寧郃向後望去,後面車上的幾位農夫,也只是把兩輛板車佔了一小半。

「車上都是咱們縣裏的人。」旁邊的護衛首領看到寧郃的目光望向車后,也解釋道:「這兩日在路上碰到,同張員外一起回去的。」

「員外心善。」寧郃笑着抱拳,看了看前面兩架板車的粗麻布袋,「車上的貨物能否淋雨?」

「多是一些米面。」張員外搖搖頭道:「禁不得雨水。」

「那張員外最好快些趕路。」寧郃環視周圍明亮的天色,「以我所觀,最多再有半個時辰,天上就要落雨了。」

「有雨?」張員外手掌遮著額頭,好奇望向天空中的朵朵白雲,鼻息間也沒有潮土味。

這麼好的天氣,哪裏都不像是即將要落雨的樣子。

包括旁邊的護衛首領,也是帶着一副不明所以的好奇。

但看寧郃氣質卓然,一副有學問在身的樣子,或許這位先生就懂些天象知識。

於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張員外還是讓人一邊給貨物搭上油布,一邊加快了些腳步。

寧郃看到后也沒多言,就向著車隊的後方走。

後邊的車隊護衛,還有望來的百姓,皆是笑着向即將同行的寧郃點頭。

寧郃還禮的同時,卻望了西北方向。

不同於張員外看到的朵朵白雲,寧郃卻看到了那裏正有一絲絲水靈匯聚。

又在三裏外的雲層中。

寧郃凝望,目光穿透了雲朵,看到天上有位身披魚鱗甲的壯漢。

他腰間掛有一個令牌,上面是纖細水流形成的一個『令』字。

這位壯漢是河神。

水流令牌,是他的法令。

寧郃雖然是第一次見到『神官』,但玉符中有些關於修鍊界的記載,其中就有描寫河神的雜談遊記。

有這些修鍊雜談作為打底,寧郃如今倒也如悠閑的修士一樣,對於遇見神官一事,心態比較平穩。

只是難免會多看幾眼。

而這位魚鱗壯漢卻沒有發現寧郃的目光,反而拿出一卷名為『雨歷』的竹簡。

隨後他一邊仔細算著最近一段時日內天地間的落雨量,一邊準備額外補上一些,確保當地百姓的秋收,也盤算著即將落下的雨量,確保不會引發澇患。

寧郃瞭望了幾息,知曉此情此景是河神要額外的布雨,調節雨氣。

但過多的打量,毫無遮掩的探視,還是讓那位河神輕微覺察。

河神感受到這並無惡意的目光,一時也把視線從雨歷上移開,放到了三裏外的地面車隊,並且一眼就注意到了即將走到車隊後方的寧郃。

因為車隊里就寧郃在朝着天空的方向望來。

『修士?倒是難見。』河神心裏略微驚奇的同時,向著寧郃一抱拳,

「不知遠來有客。」

河神傳音,頗有好客與結交之意道:「今日小神有正事在身,不能現身一敘,盡東道之誼,望道友海涵。」

寧郃聽着傳音,感受着術法的韻律,瞬息也學會了傳音之法,向著這位東道主回以傳音道:「河神言重了。

在下寧郃,只是閑野修士,雲遊路徑梁城。

說來,還是在下未提前告知河神,便來梁城地界,還望唐突之行未有打擾。」

「道友這是哪裏的話。」河神忽然一笑,再一禮道:「小神梁河河神澤庚,等今日降雨一事結落,明日再來此地拜訪道友。」

「河神客氣了。」寧郃遙遙向著天空還禮,看到這位河神有意結交,繼而也想具體接觸一下仙魔神道,而不是單看玉符中的殘缺描述。

梁河神則是歉意一禮,又開始仔細審查雨歷。

「見過先生!」旁邊板車上的孩童,看到近前的寧郃抱拳,卻以為寧郃在向著他問好,於是也慌亂的學着大人一樣捧捧手,脆生生道:「先生好!」

寧郃把目光看向這位孩童,一邊坐在車上,一邊也笑着拱手道:「這位小先生好。」

「娃子有些淘氣,先生莫怪。」孩童的父親向著寧郃道歉,又好奇的看了看遠處天空。

孩童父親卻是看到寧郃之前像是望着天空,感覺這位先生多半是向著遠方問好。

但遠處天空中什麼都沒有,可能是他看錯了。

寧郃看到孩童父親好奇的張望天空時,也再朝遠方看了一眼。

河神已經開始調用法令,彙集水氣。

寧郃收回了目光,以免再次的過多打量讓河神察覺,導致分心。

「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在梁城買間院子。」旁邊的一位漢子看到孩童父親發愣時,是笑着和寧郃點頭見禮以後,就又和孩童父親聊起之前的話題,把孩童父親喚回了神。

「咱們周縣多好,有山有水,為何非得去城裏?」孩童父親聽着好友的嚮往,卻故作搖頭,實則不舍酒友離去。

「張員外人善啊。」又在另一邊的馬車上,幾人在聊著張員外。

聊著聊著,在這感激之中,難免會聊起張員外的產業,透漏出對於張員外家財的羨慕。

寧郃也未插話,而是靜聽兩人與旁邊眾人隨意的交談。

感受着車子因為加快行程,難免的顛簸。

漸漸的,寧郃知曉了張員外除了有事事親為的跟車習慣以外,還有兩家米行,一家布店,在周縣裏有些名氣,家財頗厚,算是周縣裏中游偏上的富人,被人敬稱一聲員外。

也知曉了此地是吳朝邊境的梁城地界。

梁城有二十餘縣,周縣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縣城。

因為周縣的不遠處有一片山群。

這蔓延二百里的山林,都規劃為了周縣。

其中最高的那座,名為周山。

也在寧郃靜聽這些消息時。

車隊又趕了兩里路,來到一處靠近土坡拐角的地方。

前方一裏外就有一家小客棧。

車隊之所以加快行程,就是為了早點到達這裏。

不為避雨,也為歇歇腳,再一口氣走完剩下的五里路。

而也在車隊繼續向著那裏趕往的時候。

不一會,微風漸起。

上午溫和的陽光被忽然聚集的烏雲遮掩。

一股潮濕的泥土味道伴隨着涼風捲來,夾雜着細微塵土。

在車隊剛把板車停入客棧外的馬棚下方,點點的雨星就從天空中掉落。

「客官們~請~!」再等眾人在小二熱情的招呼聲中,一同進入客棧。

一場不大也不小的秋雨『嘩啦啦』的徹底落下,濺濕了目光所及的地面。

寧郃站在客棧外的屋檐下方,感受着秋末微風,看着雨珠在屋檐下漸漸滴落成簾。

天空中河神即將去遠方行雨時,向著寧郃一抱拳,身影就消失在了遠處天邊。

而客棧內,眾人卻都對客棧外觀雨的寧郃,投去欽佩與感激的目光。

雖說有油布不會淋濕,但在雨中走久了難免磕磕絆絆的容易雨水濺著了受潮。

「那位先生果然懂天象!」如今的護衛首領十分確認,還向著旁邊同樣帶有感嘆神色的張員外道:

「大伯!我早就聽說一些大城內的先生們,對天象與觀星一學鑽研頗深。

更甚之,咱們吳朝的觀星司,傳說那裏的大人們就可以通過夜空星辰的變動,大約得知近來年是否有大旱!

大伯,您說這位年輕先生,是不是也精通一些觀星之學?」

「就算先生不是觀星司內的大人,那也是有真學問在身。」張員外鄭重看望護衛首領,小聲告誡道:「況且今日又幫了咱們。

切記,不可怠慢,也不可背後議論先生。」

「大伯教訓的是..」護衛首領趕忙止住這個話題,又說出了一個員外所關心的人,「今日堂弟滿一歲,等大伯回去時就要行抓周禮。

而大伯回來途中碰到了先生..」

護衛首領說着,時刻觀察著張員外的臉色。

等看到張員外有些意動,他才繼續道:「大伯一直想讓堂弟學文,而今日遇到這位大先生,或許就是緣分。

於此在侄兒看來,大伯不妨邀請先生觀禮,為抓周禮中添一些文氣?」

「唉?」張員外聽到自己兒子的事,加上他是中年得子,一心都在孩子身上放着,繼而很順利的被護衛首領轉移了話題,問起了這事,

「你說..我要是邀請這先生去觀禮,先生會同意嗎?畢竟萍水相逢。」

「這」護衛首領的話語頓住,又看了看客棧外觀雨的寧郃,「我見先生氣質隨和,又聽話語間喜歡遊歷,應是隨心所欲之人。

今日有緣遇見,我看..大伯不妨去試着邀請一番?」

「嗯」張員外聽自家侄子這麼一說,加上愛子心切,繼而就動了請人的心思,正準備去詢問。

但當他看到另一桌旁緊緊相依的父子,邁出的步子卻停了少許,先輕聲向著首領道:

「你先去后廚煮幾碗薑湯,給那娃娃送過去,也給車隊里的人送去,莫凍壞了身子。」

言罷。

張員外看到護衛首領離開后,才正了正身上的衣袍,向著客棧外走去。

等來到屋檐下。

他走到寧郃右側一步的位置,先是感激的捧手道:「多謝先生!若不是先生,此行一趟的貨物怕是要全部糟了。」

「哪有感激一說。」寧郃收回觀雨的目光,看向張員外,「張員外回縣時,帶上趕路的行人,求得也是一個感激嗎?」

「只是順路而為。」張員外下意識回道:「兩輛板車,空着也是空着,舉手之勞而已。」

「學以致用,亦是舉手之勞。」寧郃這才笑着還禮,「寧郃,遊方散人。」

「張艋。」張員外一拱手,等說上自己姓名后,這才略顯不好意思的又捧捧手,「先生,實不相瞞,犬子今日一歲行抓周禮。

所以..在下斗膽想請先生觀禮,讓在下的寒舍里沾沾先生的文氣。」

張員外乾笑着實話實說,也未曾隱瞞邀請的真實目的。

寧郃看向有些忐忑的張員外,倒是對抓周的事感興趣。

這事聽過,卻未曾親眼見過。

於是,寧郃閑來無事,就抱着湊熱鬧的心思應下道:「令公子抓周是慶事,寧某怎好推辭。」

「承蒙先生賞光!」張員外高興的抱拳,又開始讓人準備飯菜。

等雨的時候,眾人先在客棧里提前吃上了午飯。

寧郃和張員外等人一桌。

望着桌子上的八菜兩湯,葷素參半。

看着好吃的,只有青菜、肘子、醬牛肉。

其餘菜肴,就那麼湊合,畢竟是古代注重臨時落宿的野外客棧,肯定是比不上城裏縣裏的酒樓。

但寧郃十年來,從一開始的一肚子辟穀丹,到築基后的靈氣充饑,嘴裏早就忘了飯菜是什麼滋味。

哪怕如今的境界也不用在意這些事。

然而寧郃還是覺得這裏的菜肴,都是好吃的。

不過,因為接下來要趕路,所有人都以茶代酒,沒嘗這酒香。

可也好,沒酒水占肚子,飯桌上的菜,眾人吃的是比較乾淨。

寧郃吃了一大碗米,三兩肘子肉,小半碟的油潑青菜,半斤鹵牛肉,也回味着記憶里久違的飯香。

——

下午,雨停。

車隊修整片刻,再次啟程。

但剩下的路雖然不遠,可雨後泥濘的道路,還是讓車隊的速度慢了一些。

直到快傍晚的時候,車隊才走完剩下的五里路,來到了周縣外。

雨後路上的行人也不多。

等到寧郃隨車隊來到縣南的一座寬敞府邸外。

這裏卻是三三兩兩結伴而來的客人,以及門口正在招待與等待的管家等人。

張小少爺的抓周一事,全部準備齊全,就等著張員外回來便能開始。

等進入府邸。

貨物被管家接手記錄,再分別送往縣裏的兩家米行。

張員外和院中的來客紛紛見禮后,又拉着一位正忙活的下人到一旁,小聲叮囑他,等抓周結束后、不忙后,儘快騰出一間客房。

這是特意為寧郃準備的。

寧郃身為修士,哪怕未動用術法,聽力也遠超常人,此時無意間聽到他們的小聲交談,也未出聲與推辭。

稍後跟着張員外來到了正廳。

寧郃看到這裏已經圍了不少人。

「那位是李掌柜,那位是孫文使」聽張員外短促的介紹。

寧郃知曉這些客人里,有張員外特意請來的縣裏幾名商鋪掌柜,以及衙門中交好的一位捕快、兩位文吏。

剩下的十幾人,都是張員外的親戚。

寧郃觀望了幾息,等張員外短促的介紹完,又去招待其餘人後,指尖也浮現一滴透明的水滴,漂浮到上空。

水滴像是錄影一樣,表面水波流轉,時刻映照着屋內的景象,記錄着這裏的一切。

而此刻在房屋中心的位置,有一張鋪上紅布的大桌子。

桌子上有不少抓周時用到的物件。

當先的一個,是只有外表樣式,沒有刻字的官印。

還有筆墨紙硯、大元寶、木質小刀、算盤、帳冊、吃食、玩具等各種物品。

零零總總二十多件,全部在一個大紅布的圓桌子上。

張員外把官印和筆墨、元寶放在正中間的位置,是希望他孩子選這三樣。

等擺好物件。

他妻室也抱着一名被衣服包裹成圓球的娃娃過來。

「來爹這裏。」張員外樂呵呵從妻子手裏接過孩子,在眾人的注目中,把孩子小心的放在桌子上。

「方兒,選個喜歡的。」張員外指著桌子上的物件。

妻子依偎在張員外的身旁,帶有寵溺的看着孩子。

其餘人都不再發聲,一同望向娃娃。

人群靠後的寧郃,也好奇的看向娃娃,想瞧瞧他會選哪個。

小娃娃趴坐在桌子上,看了看眼前各式各樣的物件,目光又往前移,順着桌布看向瞭望着他的人群,最後望向人群後方的寧郃。

在他的視角內,寧郃散發着悠靜的氣息,讓他欣然嚮往,不自覺的想要靠攏過去。

一時間他的表情像是發獃一樣,慢慢向著桌子外側爬去。

「小心!」那位提出邀請寧郃的護衛首領,害怕堂弟摔著,伸手虛攔了一下。

張員外更是着急,走前一步,胳膊向前伸,不小心碰到了桌子。

『嘭嗒』一聲輕響,桌子上的元寶被張員外的衣袖帶倒,吸引了小娃娃的目光。

小娃娃好奇的小手一下子抓住了元寶,開心的玩鬧揮舞。

這次明顯不算。

等張員外再次擺好。

小娃娃又選了元寶,還拿起了筆墨,但卻沒有再向著寧郃那邊望去。

眾人看到娃娃選了大金元寶和筆墨,也是紛紛向著張員外道賀。

「提前祝賀,張老爺的米行開遍梁城二十六縣!」

「貴公子選的金元寶,將來定然富甲一方!」

「我看張小少爺喜歡筆墨,今後指定能當上狀元郎!」

「張員外有福了!」

「多謝諸位!多謝諸位!」張員外聽到眾人的道賀,又看到孩子選的有筆墨,一樣是笑的合不攏嘴。

小娃娃感受着開心的氣氛,也高興的一直拍手。

寧郃把記錄一切的水滴收回,又看了看被眾人圍着的小娃娃,便轉身走出正廳,準備找個安靜些的落腳地方。

關於住宿的事情,既然無緣,那就不麻煩這位萍水相逢的張員外了。

也待寧郃離開十幾息。

張員外好不容易回禮了眾人,正準備和寧郃交談幾句,想要宴請寧郃與眾人的時候,卻發現那位寧先生不見了。

張員外一愣,拉着旁邊還在樂呵呵的護衛首領問道:「你可見到寧先生?」

「先生?先生不是在..」護衛首領面帶笑容的朝門口位置一望,卻發現人不見了,笑容也不免頓了一下,「先生什麼時候離開的?」

「唉招待不周」張員外略微一嘆,以為是自己熱熱鬧鬧的把人請來,又無暇招待,像是故意冷落,繼而把先生給得罪了。

只能等到哪天遇到,再賠個不是。

而在府邸外的另一條街上。

寧郃望着雨後街上往來的行人、商販,也摸了摸袖袋裏僅有的六十二個銅板。

這都是一路上順手撿來的,皆刻有『大吳通寶』四字,能在吳朝境內花銷。

只是依照價格換算,一金等於十銀,一銀等於千枚銅板。

這六十二文錢看似也買不到什麼院落。

寧郃索性循着香味,走到酒肆前方,買了一個葫蘆,打了二兩花蜜散酒。

品著略帶甘甜的清香,而不是辛辣的滋味。

寧郃把目光望向縣外,遠處幽靜的周山作為住處就不錯。

一路走向縣外。

寧郃路過雨後回縣的農夫,天晚回城的獵戶。

不時打開葫蘆塞子,品一口酒。

倒讓路過的行人羨慕這位先生好生悠哉。

可惜剛走進林內,距離周山還有五里的時候,酒水就飲完了。

寧郃倒晃了晃葫蘆,又看了看四周。

一股無形的風漸起,天地間的五行靈氣朝葫蘆內歸攏,混合著殘留的花蜜酒香,作為酒麴發酵,一同在葫蘆內醞釀。

蓋上瓶口,再次搖晃一番。

一壺五行靈酒釀好了。

繼續品著自釀的酒水。

寧郃發現若是自身運轉水行靈氣,或是自身屬水行。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后共生為水,入口的靈酒則為冰涼。

火則熾熱。

土則厚重。

木則甘甜。

金則刺痛,像是一柄柄小劍在舌尖上遊走。

寧郃品著五行的各種奇妙,漫步在山野之中,望着這山清水秀的一幕,悠閑之下,心神也下意識放開。

一時間此地方圓百米的花草樹木,甚至是微風,都吹拂著花草,微微向著寧郃的方向傾斜,被寧郃身上所散發的靈韻所吸引。

一花一木皆有靈。

莫說前方這高約三百三十三丈的周山。

寧郃走到山下,看向山下一處被蔓藤纏繞的破敗房屋,沒有上前整理,而是先向著遠處的周山道:「寧某路過此地,有意在此定居些時日,感悟道法。

如若不便,寧某這就離去。」

話落。

『轟隆隆』此處方圓百米的大地開裂少許,廢舊小院裏的藤蔓收攏,蜷縮回了大地。

泥土順着牆壁蔓延,把龜裂的牆壁彌合。

短短十幾息的時間,一座適宜落住的林中小院,就出現在了寧郃面前。

寧郃見此一景,笑着向周山報拳道:「周山道友,有勞了。」

隆隆—

地面輕微震動,像是周山在回禮。

寧郃笑着打開葫蘆,向著周山一敬,灑下半壺靈酒。

泛著五彩色澤的奇異酒液落入地面,接觸周山,就變為土色水流,融入了前方的大山。

周山感激般的嗡鳴一聲,之後像是醉倒了一樣,整座山都陷入了沉靜。

寧郃見到周山醉倒,則是走到屋內,略微打量一番,看到這間小屋像是多年前獵戶與村民歇腳的地方,裏面還有些破損的陷阱器具。

寧郃走到其中一個架子前,伸出手掌,架子下方一本發霉的紙質書籍飄出,落於掌心。

靈氣輕柔的盪開粘合的紙頁,略微翻看兩眼,上面講的是一些趣聞雜談。

比如王二麻子賺錢娶妻,或是吳三夢見飛頭鬼。

只是裏面的字體受時間消磨,許多字跡皆是半清不楚的樣子。

但通過上下文,寧郃倒能琢磨出缺失的字跡。

看了幾頁。

寧郃輕扶過去,整本書煥然一新,卻唯獨沒恢復文字。

這些字跡可以等閑時用筆墨填上,權當一種樂趣。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

寧郃也未動筆,而是躺在乾淨的石床上休息。

十年來的修鍊生涯,寧郃依舊保持着睡覺的習慣。

因為寧郃覺得修道不是急於一時,而是順其自然最好。

一夜無夢。

等到翌日清晨。

寧郃起床后,看了看桌上的酒葫蘆,再次匯聚靈氣,簡單佈置一個五行陣法,把葫蘆靈酒放於屋內正中,讓新釀的靈酒發酵。

隨後寧郃看到周山還未蘇醒,便帶著書籍離開了院落,走了十二里,於上午來到了一處林中空地。

再向外五里,就是當時看到梁河神的地方,也是兩人約定的地方。

想了想。

寧郃路過幾顆茶樹,摘了一些茶葉,片刻烘乾。

來到官道上。

撿起幾根樹枝,變成一張桌子,搭起一個小棚。

旁邊的泥土湧起,形成一個灶台。

寧郃把剩餘的樹枝填進去,手指一點,空中的火靈湧進,把樹枝烘乾點燃。

之後,等待溫水的空隙。

寧郃坐在了桌子旁,拿出雜談,細小的樹枝變為毛筆、漆黑的石子變為墨汁。

感受着略顯寒意的秋風。

寧郃泡上一杯茶水,安靜的讀書填字。

只是隨着時間過去,在中午的時候,梁河神沒來,卻來了六位行腳商人。

他們看到前方有處棚子,誤以為是歇腳的茶攤,也是稍微拐了一下,向著寧郃的方向行來。

但等走近。

他們看到此地就一張桌子,兩個板凳,再瞧寧郃身後的灶台,看書的寧郃,卻有些搞不清楚情況。

因為他們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這位『小小茶攤的主人』,說是像店家,但更像是一位教書先生。

可是單純的遊玩賞景,就專門壘了一個灶台,還扎了一個棚攤,這怎麼想都不太現實。

繼而就由領頭的行商代表着眾人,進了茶攤,客氣的向寧郃問道:「敢問..」

他說着,指了指灶台上的水壺,「能借些茶水嗎?」

寧郃看着一路辛苦的行商,示意眾人隨意,「諸位客氣了,自行取用便可。」

「多謝!」

行商們紛紛道謝,有的等待水開後去取水,有的拿小包袱一掂,直接乾脆的坐在地上。

寧郃看到眾人果真隨意,也沒有多言什麼。

但氣氛放鬆后,卻有一人向著看書、寫書的寧郃,閑聊般的問道:「店家是才起的攤嗎?」

「嗯。」寧郃聽着店家的新稱呼,覺得有趣,也未否認,「攤子是臨時起的。」

「原來這般。」詢問的人哈哈一笑,看向嶄新的灶台,上面還未有被煙熏的痕迹,「上個月我們經過這條官道,也沒見這茶攤,原來是才起的,我說那!」

這人笑說一句,就開始輕拍趕路有些久,繼而有點僵硬的小腿,沒有再打擾這位店家看書。

隨後,他們小聲交談中等灶台上的水開。

喝完有些清香的茶,休息了一會,就動了離開的心思。

只是他們起身以後,又看了看正在看書的店家,瞧見寧郃從頭到尾沒提錢字,卻有些不太懂。

於是他們六人就對視一眼,按照平時路上所遇的茶攤價錢,分別從口袋裏拿出錢,一共十二文,放在了桌子上,

「多謝店家。」

眾人話落,也沒離開的意思。

實在是那茶葉挺香的,他們害怕錢給少了,所以不敢走,以免店家誤會。

寧郃看到錢,又瞧了瞧還未走的行商們,便應了店家的稱呼,數也沒數,就把錢財收了下來。

但讓眾人看來,他們卻覺得這位店家好似一點都不在乎錢財。

像是他們不給,甚至給上幾金,這位先生都不會有任何波動。

「奇怪..」

眾人走遠以後,也是路上無事,聊著剛才的那位『奇怪店家』。

「這位店家一定是哪家裏的公子!」有人信誓旦旦的說,「很可能是無聊閑來做個小生意,所以不在乎錢財。」

「不是。」有人否認,「我倒覺得這位公子哥和城縣裏的善人們一樣,是做好事,才在路邊擺攤,讓路過的行人歇腳」

「有理有理..」

眾人聊著,漸漸走遠。

寧郃聽着眾人的討論,看了看兜里的錢財,倒覺得茶攤的想法不錯。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說不定等梁河神的時候,還能賺個去縣裏品嘗美食的錢。

積少成多,說不定還能買個大院子。

想到這裏,寧郃就把目光望向不遠處的林子。

片刻間樹林里一些散落的樹枝凝聚,向著茶攤飄來,在空中就擬好了八張桌椅,落在了近前。

同時地面的石頭匯聚,變成了兩口大缸,林中的露水湧入。

再按照昨日商隊的板車模樣,拼上一個架子車,停靠在了攤子后側。

還有一張豎幅,上寫『自行取用,一碗兩文錢』。

這模樣才像是一個正經的茶攤。

寧郃起身走過去,未用術法,單純試着推了一下車子,還挺穩當的。

而也在寧郃試完推車,又坐下繼續補書的時候。

大約半個時辰過去,遠處官道上又有一對打扮樸實的夫婦走來。

中年丈夫一邊走,還一邊向著年紀相仿的妻子道:「跟着我受苦了。昨日到城裏以後,我未和伱說,就把馬車給辭了。回村的路上咱們只能步行了。」

「省些錢財是好的。」那位妻子搖搖頭,眼睛紅紅道:「這次把浩兒送到城裏學堂后,也不知道他是否住得慣,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見到浩兒。」

「先生收咱們孩子是好事。」中年說着,看到前方有一處茶攤,也小聲勸道:「去那裏休息片刻,咱們再接着趕路。」

妻子聽話的點點頭,和中年一同走到茶攤前。

他們先是瞧了瞧豎幅,再看了看寧郃,也未打擾,便自顧自的取茶、取水。

只是在休息途中。

略有些學識的中年,看到寧郃好像是在修復書籍,繼而想來想去,最後忍不住的問道:「店家是在修補前朝遊記?」

寧郃聽到詢問,看向了中年。

中年一笑道:「吳朝建朝只有十年,像是本朝人士的遊記不是很多。

我見不少先生都喜歡把舊本上的前朝遊記,謄寫到新紙上。

前些年的時候,我有幸也隨自家老師修補過一本。」

「原來如此。」寧郃向中年點頭,倒得知一個消息,吳朝是新建的王朝。

「店家先忙。」中年怕打擾寧郃謄寫書籍,也沒有再多言語,而是細細品茶。

之後,興許是天氣好的緣故,也或許是自家孩子被先生收為弟子,讓他們心裏多日來懸著的石頭落下。

他們休息了片刻,就感到今天的狀態挺好,一杯茶的功夫就沒那麼乏了,甚至身子也輕鬆了一些。

於是,他們為了早些在天黑之前到家,就向著寧郃告辭,也拿出了四文茶錢。

寧郃收下錢財的同時,也看向了遠方。

梁河神正步行從遠處官道走來。

他還是一身魚鱗甲,徑直走向茶攤,像是趕路途中準備休息的軍士。

夫妻二人看到一位將士走來,也不免停了一下腳步,打量了一下樑河神。

這一瞧,他們看了看梁河神,卻覺得有些熟悉,但又不知道這熟悉的感覺從何而來。

可要是他們此刻去梁城外,西五十里的河神廟裏一拜,望望那河神像,就知道這熟悉的感覺是什麼了。

雖然河神像的樣子略顯誇張,但也有和梁河神的樣貌有五分相像。

裝束更是一模一樣。

他們看了幾眼,也沒認出,索性不去想,便踏上了回村的路程。

同時,梁河神走進茶攤,感受到附近靈氣的淺淺匯聚,又看着正在溫水的寧郃,最後瞧了瞧四周的擺設,卻是先笑着道:「道友這處茶攤,是一處小聚靈陣?」

「請。」寧郃拿起水壺,邀請梁河神落座,「閑來無事,就起了一個茶攤。聽行商交談,也能多知曉一些吳朝事。

作為回禮,幫行客恢復一些氣力,減輕一些病災,倒也不值一提。」

寧郃說到這裏,笑道:「比不得河神施雨之功。」

「寧道友抬愛。」梁河神搖搖頭,在桌子對面落座,「小神生前是梁城人士,雖然三百年來王朝更換,後輩相繼逝去,但依舊是這方地界之人,怎能看得此方地界的百姓受旱災之苦。」

梁河神言道此處,望向梁城的梁河方向,「再而言之,小神也是取之香火,行神官一事,各有所需。

但觀之道友,是術法修士?

修天地靈氣,不修香火?」

「嗯。」寧郃擺好茶杯,在梁河神的道謝聲中,為他倒上一杯茶水,「偶然得修鍊之法,踏入了術法之道。」

「道友資質卓然!」梁河神略帶羨慕道:「術法一道是觀悟天地,全靠自身的資質與悟性,比起香火修行,要難上太多。」

「在下倒覺得是香火一道難。」寧郃端起茶杯,向著梁河神一敬,「香火神職全憑自身功德。若無功德者,逝后連神職都入不了,又何談修行。」

「非也非也。」梁河神爽朗一笑,「香火好是好,只要入神位,再凝聚法令,便是香火築基,壽有千載。

香火不斷,自身法力也會持續增長。

但香火若是斷了,無法再續。

時間若久,則會消散於天地。

比起術法修士,我等神官受惠於香火,受限也是於香火。

唯一破局之法,便是性命修得圓滿,踏入金丹大道。

屆時,自身法力凝聚歸一,受限也就小了許多。

香火若是斷了,只會境界跌落,但能維持法體,成為閑神散修。

可是,金丹一道艱難..」

梁河神一嘆,目光瞭望遠方,帶有追憶,「吳朝有三位築基的術法修士,香火築基的神官與它法築基的妖修、鬼修等修士也有兩千之數。

可是踏入金丹者,也只有吳城的大城隍。

且每逢年關,我等與一些妖修去帝都為大城隍拜年,大城隍也喜歡指點我等,不分族群。

但八年前,大城隍已辭去城隍令,離開吳朝,雲遊四方,尋金丹之上..」

梁河神言道此處,略有思緒的目光收回,再看向寧郃的時候,才忽然意識到自己一直看不透寧郃的境界,或者說一直下意識忽略。

再想到這位寧道友和大城隍一樣遠遊四方。

他忽然明悟,繼而起身向著寧郃一禮道:「小神愚鈍,此刻才知曉寧道友是踏入金丹之道的術法大修士。」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間長生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世間長生仙
上一章下一章

1.第1章 緣起緣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