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顯赫的家庭功德碑,驚呆了各地宗親【萬字爆發】

第360章 顯赫的家庭功德碑,驚呆了各地宗親【萬字爆發】

臘月初六。

那耶鄧氏新祠堂門口,那片寬闊的水泥地面上,此時已經擺上了足足500張嶄新的桌子以及5000張配套椅子。

這些桌椅是擺放在左右兩邊的,中間留着一條七八米寬的通道。

此時,很多桌子上,都擺着一個精美的芒竹編果盤,果盤上堆滿了糖果、餅乾、瓜子、麻花、花生糖等茶點,同時桌上還擺放着一個茶壺與若干茶杯,還有一包本地的紅碎茶,桌子底下是一個裝有開水的保溫瓶。

這些東西,自然是那耶鄧氏用來招待各地分支宗親以及那些已經出嫁的阿姑大姐。

遠處,不斷的傳來豬叫聲,族裏的眾多屠戶已經在殺豬了。

雖然祠堂明天才升座,但今天各地的分支宗親以及阿姑大姐都會到來,下午就得做一些飯菜來招待他們,再加上明天的升座儀式是上午,肯定不能等到明天再殺豬,都是要提前一天把豬殺好。

畢竟一些比較耗費時間的菜都要提前一天做出來,要不然等明天再做肯定是來不及的。

昨天臨時砌出來的灶台前,也有不少族人在燒火煮水,她們等會要用豬血、豬心、豬肝、豬舌頭之類的煮上二三十鍋粥,這樣在各地分支宗親和阿姑大姐到來后,在下午沒有吃飯之前,可以先喝幾碗粥墊墊肚子。

還有今天過來幫忙幹活的族人也要吃。

在忙碌中,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中午,那些外嫁的阿姑大姐以及各地的分支宗親,便開始陸陸續續的到來了。

在後世,博白很多姓氏在舉辦這種盛大的祠堂升座儀式的時候,外嫁姑姐回娘家那是相當隆重的一個環節。

經過統一的調度安排,所有外嫁姑姐在某個地方集中,化著統一的妝容,穿着統一的紅色旗袍,打着同樣的紅色油紙傘,舉著各種溫情標語的牌子,挑着經過包裝的精美禮物,一起朝娘家走去。

一路上鞭炮齊鳴、鑼鼓聲聲,舞龍舞獅,長達一兩個公里的隊伍看起來是真的非常哇塞。

回到村口走過彩門之後,由嫂子們組成的禮儀隊伍和全村人民全部站成兩排夾道歡迎,氣氛那是相當的熱烈,儀式感滿滿。

這樣的環節辦得越出彩,那這個祠堂升座儀式就越成功,也讓外姓人看了為之津津樂道。

原本,祠堂升座的時候,鄧世榮也有心這樣搞,但這個年代的交通跟後世沒得比,想要做到後世那樣真是費時費力,再加上那耶鄧氏祠堂升座,除了外嫁的姑姐以外,還請了各地的分支宗親,跟後世那些祠堂升座只請外嫁姑姐是不一樣的。

所以,最終鄧世榮還是放棄了這個費心費力的想法。

來得最早的一批宗親,就是博白新田鄧氏,六輛大貨車拉了兩百多族人過來。

在下車后,不少新田鄧氏族人手上都拿着煙花炮竹。

來參加祠堂升座儀式,其他的禮品都不用帶,但煙花炮竹這種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看到新田鄧氏宗親過來,鄧世榮以及祠堂理事會的一眾理事,便笑着迎了上去,互相打招呼。

新田鄧氏的族頭鄧昌發第一時間打招呼道:「九公,我們又見面了!」

鄧世榮一邊跟他握手,一邊笑道:「一路辛苦了,茶水已經備好,各位宗親過來喝茶。」

鄧昌發笑道:「九公,茶咱們一會再喝,這祠堂建成什麼樣了,我們都好奇死了,先去參觀一下。」

鄧世榮笑道:「行,那就先參觀一下,咱們這祠堂,不會讓宗親們失望的。」

於是,鄧世榮等人便帶領這些新田鄧氏宗親向新祠堂走去。

遠遠的,就看到了氣勢磅礴的新祠堂,待走近一看,更是令人震撼。

鍍金的「鄧氏宗祠」招牌閃閃發光,祠堂門前的兩座翠綠石獅威武雄壯,門前起支撐作用的兩根石柱,上面都有繁複精美的雕花圖案,其門廊和面壁也是一樣的石雕。

矗立在金色招牌下的兩扇大門,每扇高約3米,上面浮雕的兩個人物栩栩如生,連鬍鬚都是一條條雕得很清楚。

在祠堂大門的左右兩邊,寫着鄧氏最著名的一副對聯:

上聯:南陽世澤長

下聯:東漢家聲遠

此聯為鄧姓宗祠南陽堂的通用聯。

上聯典出鄧姓宗族源自今河南南陽新野縣,下聯典出鄧姓先祖望族歷史啟自東漢之初名將鄧禹。

中國分佈極廣的鄧姓族人,公認東漢的開國勛臣鄧禹為本族遠祖。

鄧禹是河南南陽郡新野人,為漢光武帝劉秀幼年同學,他追隨劉秀,屢立戰功。漢光武帝平定天下之後,封鄧禹為高密侯。此後,他的畫像掛在功臣閣,為著名的「雲台28將」之首。

跨過近半米高的門檻后,進入堂內,一塊木屏風上雕刻着「卧冰求鯉」、「哭竹生筍」等二十四孝的故事。

祠堂裏面的佈局以及裝飾真的漂亮到了極點,各種玉雕、石雕、木陶雕,工藝之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放幾張圖片給大家參考一下,如下圖:

新田鄧氏的宗親一邊看一邊發出驚嘆,這祠堂的奢華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像,恐怕就是傳說中的皇宮,也不過如此吧?

鄧昌發和鄧昌利等捐了錢也看過設計效果圖的族人,雖然心中也驚嘆,但他們多少有些心理準備,因此參觀的時候沒有其他族人那麼震撼。

走着走着,眾族人來到了祠堂的功德牆,然後都圍着功德牆看了起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堂的碑序,如下圖:

【這是如假包換的那耶鄧氏新祠堂碑序】

看完碑序后,再次映入眾人眼帘的,是一塊超大超長的家庭榮譽功德碑,上面是這樣寫的:

裔孫鄧世榮合家誠捐188888元榮譽碑

十七世裔孫鄧世榮(本來碑石是沒有符號的,不過為了方便閱讀,就加上標點符號),那耶村人,排行九,祖千公之來孫,宗端公之玄孫,功超公之曾孫,德芸公之孫,萬楨公之子。

生於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初中畢業后隨父學習缸瓦技術,出師后沉浸缸瓦二十幾年,是遠近聞名的大缸師傅,為生產隊的缸瓦窯作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后,承包缸瓦窯,帶頭開闢果園種植荔枝、西瓜,而後到博白縣城,開了全縣最大最高檔的穗豐飯店,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村裏第一個發家致富的人。

一九八三年春,被老族頭推舉成為新族頭,眾望所歸。

成為那耶鄧氏族頭后,為了鼓勵族中學子努力讀書,牽頭成立助學會,幫助了眾多族中學子,為我那耶鄧氏未來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同時,牽頭成立客運公司、食品公司,在縣城打造那耶鄧氏小區,均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些事業不僅讓全族脫貧致富,也讓我們那耶鄧氏名揚全縣,成為人人羨慕的族群。

為全族發展不辭辛苦,鞠躬盡瘁,大公無私,全族禁賭,為全族的興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子至孝,為夫有情,為父盡責,為人德高望重,受到了全族人的愛戴,是那耶鄧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一任族頭。

良配陳達蘭,周旺村人,生於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三日,一生勤懇儉樸,行善積德,宅心仁厚,至孝至賢,任勞任怨,對上尊而有餘,對下愛之有加,相夫勤勉,同心教子,嚴慈相濟,待人寬厚,誠樸為人,正直清白。

為讓子女知書識禮體面立世,不避艱辛,再苦再難也要送子女讀書,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不幸病逝。

生育五子二女。

長子鄧允泰,松山高中畢業,隨父學習大缸技藝,出師后擔任缸瓦廠大缸師傅,后負責管理縣城穗豐飯店,現在是南寧永佳超市和博白永佳超市的大老闆,身家百萬。

長媳張秀萍,龍潭坡心村人,為人至孝,通情達理,賢良淑德,蕙心蘭質,現輔助丈夫經營超市,事業蒸蒸日上。

次子鄧允衡,北(這兩個字也不能靠在一起,唉……)京大學畢業,在學校期間曾擔任學生會副主席,一九八四年入黨,一九八五年大學畢業在京城計委工作,正科級幹部。

一九八七年五月升為副處級幹部,后調任福建福清縣任常務副縣長。

為社會主義建設盡心竭力,清正廉明,不忘初心,忠於黨忠於人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艱苦奮鬥,克己奉公,無私奉獻,親民愛民,行政有功,施政有方,布政有德,持政惠民,知行合一,兢兢業業,深受政界欽崇。

三子鄧允嵩,以廣西理科第一名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目前在校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會宣傳部長,廣西老鄉會會長,為人聰明伶俐,學習刻苦用心,深受導師和同學的喜歡。

四子鄧允華,松山高中畢業,目前是南寧阿華家電城的老闆。

五子鄧允恆,博白高中學生,成績優秀,未來前途無量。

長女鄧允珍,初中畢業,性格溫和,勤勞樸實,慈母逝世后小小年紀就操持家務,洗衣做飯餵豬餵雞照顧年幼弟妹,兄長成家后還一把屎一把尿的幫忙帶侄子侄女,一心為家庭付出,做到了長姐如母,是賢良淑德的典範。

長婿朱俊傑,松山高中畢業,而後參軍,上過戰場,立過個人二等功,在部隊被領導寄予厚望,年紀輕輕便升到了副團。考慮到父母年邁,遂轉業地方,擔任博白縣公安局副局長,后升為局長,沒過多久又升為副縣長。

次女鄧允珠,松山高中畢業,目前是南寧辣妹子火鍋的老闆,經營有方,生意興隆,日進斗金。

懷念祖宗,報答祖恩,重建祠堂合家誠心捐資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立碑傳紀,千秋功德,萬代流芳。

後面的就是一家人的人名,小冬兒鄧昌儷,冬子鄧昌冬,朱十八朱立春,都赫然在列。

鄧昌發等新田鄧氏族人在看這個家庭功德碑的時候,不斷的有驚呼聲傳出來,實在是這個功德碑所記載的一切,真的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可以說是牛叉到了極點。

根據上面的記載,鄧世榮這個族頭本身就創造了奇迹,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

而他的兒女也極為爭氣,大兒子身家百萬,二兒子官至常務副縣長,三兒子清華大學在讀,四兒子與小女兒也都是大老闆,大女婿同樣官到副縣長,這真的太牛逼了。

接着,眾人繼續看其他家庭功德碑,這下子終於正常了,上面記載的事迹雖然比一般的族人強,但強得有限,屬於正常範圍。

有新田鄧氏族人在看這邊的家庭功德碑,也有新田鄧氏族人跑到對面看個人捐款功德碑,個人捐贈就沒有那麼多介紹了,只是標記好來自哪裏,姓名,以及捐贈金額,非常的簡單明了。

在新田鄧氏族人在看功德碑的時候,陪同參觀的鄧世榮等人便走出了祠堂,這祠堂他們天天看,不說看膩了,但也沒有一開始的新鮮感了,看功德碑需要不少時間,自然不用一直陪着。

而在新田鄧氏到來之後,其他地方的分支宗親也陸陸續續的到來。

這些宗親到來之後的第一時間,也是茶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就直接進祠堂裏面參觀。

毫無疑問,都被這氣勢磅礴如詩如畫的祠堂給震撼到了,等他們看到家庭功德碑的時候,又被鄧世榮這個族頭家的情況給震撼得目瞪口呆,這些分支宗親對於那耶鄧氏族頭的了解,就是比較有錢。

因為前年祠堂在搞捐款的時候,各地分支宗親都派人過來參加了,當時鄧世榮這個族頭直接捐款三十七萬多的豪氣,讓參與其中的宗親回去之後都是大吹特吹,所以鄧世榮這個那耶鄧氏族頭,在各地分支宗親中還是很有名的。

但是,這些宗親真的是萬萬沒有想到,那耶鄧氏族頭會牛逼到如此地步。

總之,看完了這個家庭功德碑的介紹,這些宗親在走出祠堂后,看向鄧世榮這個德高望重的族頭時,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一個個表現得比之前要恭敬得多。

很快,這些參觀完祠堂的分支宗親,就在那耶鄧氏族人的招呼下,坐下來喝茶聊天,如果有肚子餓的,另外的桌子上擺着一大盆一大盆的豬紅粥,碗筷什麼的也都準備好,隨時可以過去吃。

鄧昌發等各分支有頭有臉的宗親,都過來跟鄧世榮坐一桌。

在互相打過招呼后,鄧昌發便問道:「九公,這次祠堂升座,允衡叔會回來參加嗎?」

鄧世榮搖頭道:「他不回來,雖然作為領導,請幾天假是沒問題,但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祠堂升座的事我一直沒跟他說。」

鄧昌發點頭道:「也是,還是工作重要,就是我們沒有見到允衡叔有點遺憾。」

鄧世榮道:「以後總會有機會見到的,再說了他現在就一個常務副,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官。」

鄧昌利笑道:「九公,你這就太謙虛了,那可是副縣長啊,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天大的官了,更何況允衡叔還這麼年輕,以後到底能當多大的官,我們都不敢想像。」

鄧世榮道:「要是他出身高幹家庭,或許真有機會當大官,但出生在農村家庭,沒有什麼家世背景,全靠自己奮鬥,想要當大官還是非常困難的,就看有沒有那個命了。

反正我對他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本本分分做事,平平安安就好。」

來自沙河的鄧昌盛接話道:「允衡叔這麼優秀,就算是自己奮鬥,我相信他也是能出頭的。」

眾人聊了一會鄧允衡,然後話題又移到鄧允嵩身上。

來自合浦公館的鄧允國道:「九叔,你這三兒子現在在清華讀幾年級了?」

鄧世榮道:「現在已經三年級了。」

鄧允國道:「那後年就畢業了,到時又是一個了不起的官啊!」

來自北流利草的鄧昌行點頭道:「清華北大都是同一個檔次的大學,允衡叔北大畢業能夠這麼年輕就擔任副縣長,那允嵩叔清華畢業肯定也差不到哪裏去。」

來自合浦山口的鄧昌強驚嘆道:「九公現在已經擁有一個副縣長兒子一個副縣長女婿了,要是再來一個,那真的不得了,縱觀咱們那耶鄧氏幾百年的歷史,恐怕都沒人能夠跟九公你相提並論啊!」

鄧世榮哈哈笑道:「話不能這麼說,咱們那耶鄧氏人才輩出,以後各宗親兄弟也會封侯拜相的。」

眾人聞言也都跟着笑了起來。

聊了一會,鄧昌盛問道:「九公,我們剛才過來的時候,看到村裏的這條路的路基比我們上次來的時候擴大了十倍有餘,搞這麼大的路基是幹嘛用的啊?」

鄧世榮笑着說出了他對未來的展望:「我們村的這條路,準備打造成一個景點,之所以弄這麼大,不光是為了通車,也有充當臨時停車場的作用。

現在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快,有錢的人越來越多,我估計再過十幾二十年,小轎車就不再是什麼稀罕物了。

我們村以後會建造得越來越漂亮,很有可能會吸引其他地方的遊客過來遊玩,到時人多車多,這路要是不搞大一點,就會經常出現堵車現象,那就影響大家的生活了。」

鄧昌盛聽得瞠目結舌,半響才心服口服的說道:「九公,你真是太厲害了,現在就已經在考慮十幾二十年以後的事了,那耶鄧氏有你這樣的族頭,想不興旺發達都難啊!」

「那是,九叔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鄧允貴現身說法道:「當初我跟九叔一起合夥承包缸瓦窯出來做,當時承包費是100塊錢一年,我主張承包個20年,但九叔卻說承包10年足夠了,因為時代發展太快,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出現可以替代缸瓦的東西,然後缸瓦的生意就會越來越難做,承包時間長了不划算。

說實在話,我當時聽了這話,心裏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結果,還真就被九叔說中了,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好多可以替代缸瓦的東西,我們承包的缸瓦廠確實是越來越難做了,估計再幹個一兩年,就真的要虧本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其他分支宗親聽了,都是佩服不已。

此時此刻,鄧世榮這個族頭,在他們的眼裏已經是智慧的化身了。

能夠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還有他那些兒女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這麼牛逼的族頭,誰能不佩服啊?

……

到了下午四點,隨着最後一批宗親趕到,所有分支的宗親都到齊了。

根據統計,分支宗親到來的人數,達到了一千八百多人,創下了分支宗親齊聚祖地的歷史記錄。

那麼多宗親兄弟趕來,讓那耶鄧氏的族人覺得倍有面子。

特別是這些宗親兄弟在看過這氣勢磅礴極為精緻漂亮的祠堂,以及那耶鄧氏族頭那令人瞠目結舌的家庭功德碑之後,對於那耶祖地的族人都是羨慕不已,恨不得也能成為祖地族人中的一員。

這種毫不掩飾的羨慕,讓那耶鄧氏族人心中都是暗爽不已,也為身為那耶鄧氏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下午四點半,在新祠堂門口,那耶鄧氏一共擺了250桌。

今天倒沒有殺雞鴨,主要是以豬為主,再輔以各種配菜,總的來說菜肴還是非常豐盛的。

除了吃飯,不少族人還陪那些喝酒的阿姑大姐和各地宗親小酌了幾杯,族裏人和阿姑大姐怎麼喝無所謂,但那些宗親們都喝得比較克制,主要是他們今晚要住在這裏,這酒肯定不能喝多了,那樣就是給人家添麻煩了。

明天的話,想怎麼喝就怎麼喝,就算喝醉了也有族裏的兄弟把他們帶回家,不用麻煩祖地的族人。

因為酒喝得比較克制,所以這一頓飯並沒有吃太久,四點半開飯五點就結束戰鬥了。

然後,祠堂理事會的各位理事,便安排這些宗親兄弟分散住到各家各戶。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那耶鄧氏的族人就起床忙碌起來。

今天各家各戶都不開火,統一到祠堂那裏吃早餐。

當然了,早餐只是簡單的白粥配鹹菜,目的是給大家墊墊肚子,中午才是大吃大喝的時候。

祠堂升座,少不了敲鑼打鼓,舞龍舞獅。

負責舞龍舞獅的團隊,也早就已經請好了,是隔壁龍潭鎮那邊比較有名的一個團隊。

因為離得並不遠,所以沒有昨天趕來,而是今天一早才趕了過來。

博白客家人的升座儀式包括三個流程:迎龍、進香火、祭拜。

首先是迎龍儀式。

上午九點,所有人在祠堂門口集中,鄧世榮這個族頭髮表了一番簡短的講話,然後族人們便和外嫁姑姐還有各地宗親浩浩蕩蕩的從祠堂出發,前往村裏的後山迎龍。

到達指定的迎龍地點后,由主祭法師主持迎龍儀式。

等迎龍儀式結束后,族人與宗親們就將「神龍」迎回宗祠。

迎龍回來后,在祠堂門口舉行舞獅和舞龍表演。

到了上午十一點吉時,全部人集中祠堂,開始進香火儀式。

進香火爐儀式莊嚴而神聖,體現了那耶鄧氏族人和外嫁姑姐以及各地分支宗親對祖先的敬畏,以及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弘揚祖訓的精神。

香火儀式結束,開始祭拜先祖,念祭文。

族人們的名字想要上這個祭文,是要單獨捐20元才能上的,這個錢基本沒人會省。

整個升座儀式一直舉行到將近下午一點才算結束,期間時不時的燃放煙花炮竹,五千多人一起參與這場祠堂升座儀式,場面那真的是熱鬧非凡。

這一切,都被祠堂理事會請來的攝影人員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升座儀式結束后,接下來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環節——吃喝。

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來自分合浦公館的鄧允國問道:「九叔,你們成立的食品公司,以後會不會做豬肉加工啊?」

鄧世榮回答道:「應該會做的。」

鄧允國笑道:「九叔,如果到時你們食品公司要做豬肉加工,需要購進生豬的,就照顧一下阿侄的生意,我的養豬場里現在養著上千頭豬呢!」

鄧世榮點頭笑道:「這個當然沒問題,到時我交待下去,等我們食品公司做豬肉加工了,就讓人聯繫你。」

「謝謝九叔,我敬您。」

「不用客氣,都是同族兄弟,能幫自然要幫。」

同桌的其他族人見狀都動起了心思,紛紛向鄧世榮這個那耶鄧氏族頭尋求合作機會,他們都是各分支宗親中的佼佼者,經營著不同的產業,有些產業是難有交集的機會,但有些產業是有合作機會的。

比如說那些經營著包裝紙箱廠、榨油廠、麵粉廠等生意的宗親,跟那耶鄧氏的食品公司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鄧世榮說道:「各位宗親,大家都是同族兄弟,能幫的我們自然會幫,不過目前食品公司已經有了合作夥伴,想要替換掉這些合作夥伴,伱們的產品起碼也要有價格優勢才行,這個你們應該懂的吧?」

經營著榨油廠的鄧昌振笑道:「這是肯定的,合作肯定是對雙方都有利才能長久,要是讓九公你們捨棄便宜的產品而選擇更貴的產品,這樣的話我們也說不出口,各位宗親你們說對不對?」

「是啊,同樣的產品,如果價格賣得比別人貴,那這合作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九公,生意上的事,我們還是懂一些的,在同等條件下,能夠照顧一下我們這些宗親,就已經很好了。」

「要是價格不比別人便宜,我都不好意思跟九公你提合作。」

「……」

鄧世榮聽這些宗親都明白他的意思,便笑着說道:「那行,回頭我讓人聯繫你們,大家攜手共進,一起發財。」

「謝謝九公。」

「九公,我敬您。」

「九公,以後有什麼事要用到我們,你就給我們一個電話,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油鍋,我們絕對不會皺一下眉頭。」

「九公……」

眾宗親都激動起來,他們已經詳細了解過了,知道那耶鄧氏的食品公司實力有多強大,他們一旦跟食品公司搭上關係,那就相當於是多了一個超級大客戶,產品基本不用再為銷售而發愁,這是要起飛的節奏。

這一頓飯,眾人一直吃到下午三點才結束。

在離開前,眾宗親都過來跟鄧世榮這個族頭打招呼。

「九公,我們先回去了。」

「九公,你什麼到我們山口來,一定要聯繫我。」

「九公,我們沙河宗親歡迎你的到來。」

「九公……」

鄧昌發過來打招呼的時候,順便問道:「九公,那耶鄧氏也有好多年沒有祭祖了,不知道近期族裏有沒有祭祖的打算?」

鄧世榮笑道:「你這話問得巧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咱們那耶鄧氏就要恢復祭祖,到時會提前派人去通知各位宗親的。」

鄧昌發高興道:「那明年清明我一定再來,要給老祖宗多磕幾個頭,保佑我們鄧氏子孫始終親如一家,興旺發達。」

鄧世榮笑道:「嗯,老祖宗泉下有知,會保佑我們的。」

接下來,雙方又閑聊了幾句,鄧昌發便帶着兩百多族人,乘車返回新田。

其他各地的宗親,在打過招呼后,也都各自上車,打道回府。

各地宗親離開,還有不少阿姑大姐也要回去了,也有一些姑姐難得回一次娘家,打算多住幾天。

那些收尾工作,自然有族人負責,不用鄧世榮這個族頭操心。

各地的宗親在回到族裏后,都和那些沒有去參加祠堂升座的族人吹噓起來,祠堂本來就建設得極為精美,再經過這些族人添油加醋的吹噓,那已經不是一座普通的祠堂,而是如同仙家宮殿了。

還有就是鄧世榮這個那耶鄧氏族頭的家庭功德碑,也被這些族人們拿出來吹噓,把那些沒有去參加那耶鄧氏祠堂升座儀式的族人聽得目瞪口呆,後悔沒有報名去參加這場難得一見的盛典。

……

鄧世榮等人也沒有在老家多待,在祠堂升座儀式結束的當天下午,就坐車到了博白。

剛到穗豐飯店沒幾分鐘,就恰巧接到了鄧允衡打回來的電話。

父子倆互相問候了幾句,然後鄧世榮就笑着說道:「允衡,我前些天坐火車的時候,在車上遇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姑娘,她是湖北武漢人,名叫顧採薇,22歲,今年剛剛大學畢業,是一個刺繡高手。

她性格溫婉,身材相貌都不比你大嫂差,由於家庭出身好,再加上長期練習刺繡技藝的關係,培養出了如同古代那些大家閨秀一樣的非凡氣質。

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姑娘。

我已經替你要到了她的通信地址,也跟她和她的媽媽說了你的情況,現在我跟她媽媽的意思,是讓你們先當個筆友聯繫着。要是能談得來的話最好,要是實在談不來,就當是交個朋友。」

這哇噼里啪啦的一頓說,直接把鄧允衡聽懵逼了。

等回過神來,鄧允衡哭笑不得的說道:「爸,我這歲數也不算大,你沒必要這麼急着替我找媳婦。」

鄧世榮道:「我這不是急着替你找媳婦,而是恰巧碰上了,然後覺得跟你挺般配的,才動了給你撮合的心思,你大哥大嫂還有阿珠小華他們也都看到了,都一致說好。

那姑娘的照片我已經讓阿珠給你拍下來了,回頭讓她給你寄過去,你收到信后看看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鄧允衡其實是非常相信父親眼光的,畢竟大嫂的例子就擺在那裏,既然父親說了這顧採薇姑娘身材相貌不比大嫂差,氣質還要更勝一籌,那證明這個姑娘確實非常優秀。

因此,鄧允衡倒也不抗拒,而是應道:「好吧,那我到時看看。」

「你拿好紙筆,我把這姑娘的通信地址跟你說一下,你記下來。」

「嗯,紙筆都有,爸你說吧!」

鄧世榮把顧採薇的通信地址跟二兒子說了一遍之後,才說道:「給人家寫信的時候,記得要主動一點,有什麼情況就第一時間跟我聯繫,盡量把這姑娘拿下,她一定能成為你的賢內助。」

鄧允衡認真道:「知道了爸,我會儘力的,不過這種事情講究的是兩情相悅,我有心也要人家有意才行。」

鄧世榮道:「看得出來,那姑娘對你的印象還是可以的,她母親還有舅舅也比較看好你,交往的基礎是有了,至於你們能不能合得來,這個就看你們是否擁有相同的三觀了。」

鄧允衡問道:「爸,什麼是三觀啊?」

這個時候,還沒有三觀的說法,他不知道也很正常。

鄧世榮解釋道:「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着相同的三觀,相處起來就比較舒服,如果三觀不同,那就算短時間內不出問題,相處的時間長了,也會出問題的。」

鄧允衡感慨道:「爸你懂得真多,我好歹也是北大畢業,但在很多事情上都沒有你懂的多。」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比你多吃了二十八年的飯,見過聽過的東西多了,這是時間沉澱下來的東西,跟學歷高低沒有太大的關係,等你年紀上去了,懂得自然就比我多了。」

說到這裏,鄧世榮又問道:「你的工作怎麼樣?順利嗎?」

鄧允衡道:「我工作一切順利,今年我大力推動漁民搞對蝦養殖基地,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一批加入的漁民都賺到了錢,現在對蝦養殖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極大的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之前去市裏開會的時候,上面的領導還表揚了我,要是一切順利的話,估計明年我的級別還能再往上提一提。」

鄧世榮道:「你工作上的事我也幫不上忙,總之你要時刻牢記,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績,都要戒驕戒躁,一定要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鄧允衡道:「爸,我知道了,我會時刻牢記在心的。」

鄧世榮道:「今天祠堂升座了,之前因為不想打擾你工作,所以才沒有提前通知你,各地分支宗親,來了1800多人,還有外嫁的阿姑大姐基本都回來了,場面搞得非常熱鬧。」

鄧允衡道:「各地分支宗親來了這麼多人啊,看來咱們那耶鄧氏在爸你的帶領下,影響力是越來越大了,速食麵廠的發展也順利吧?我看在福清縣這邊,都能吃上咱們速食麵廠生產的速食麵了。」

鄧世榮道:「順利,天津那邊的工廠也建得差不多了,明年初就能正式投產,到時咱們速食麵廠的日產量將超過300萬包,要是能全部銷售出去的話,那就真的賺大了。」

鄧允衡感慨道:「爸你的商業天賦,是真的太強大了。」

鄧世榮道:「我哪有什麼商業天賦啊,現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只要是站在時代發展的風口上,哪怕是頭豬都能飛起來,這不是我的本事。」

鄧允衡笑道:「爸你也不用謙虛,我不否認是有時代發展的因素,但我們國家現在做生意的人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大家都站在同一個風口上,那為什麼他們飛不起來,就只有爸你能帶領族人們飛起來呢?」

鄧世榮笑了笑,說道:「現在我們那耶鄧氏確實是成功飛起來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安全着陸,這樣才稱得上是成功,要是哪一天風突然停了,然後直接掉下來摔死,那飛得再高也沒有什麼意義。」

鄧允衡驚嘆道:「爸,你這話說得好有哲理啊!」

鄧世榮道:「好了,不扯這些了,對小顧這姑娘,你要多上心,盡量把人拿下,知道沒有?」

見父親如此上心,鄧允衡也意識到父親是真的非常看好這姑娘,他再次鄭重的就道:「爸,知道了,我一定儘力而為。」

接下來,父子倆又閑聊了幾句,才掛掉了電話。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0章 顯赫的家庭功德碑,驚呆了各地宗親【萬字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