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

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

散兵,作為揚波軍中,單兵戰力最為強悍的部隊,裝備自然也是最好的。比如,每一個人裝備的步槍,都是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准擊型步槍,這種步槍可是能打四百步,而且在兩百步內有很高精度的步槍哦!

非但如此,還裝備有一種速射型,連發手銃。在外人看來,這種手銃以機關驅動,可以連續發射,威力大得駭人。可實際上……其實,就是後世的左輪手槍。

只不過,此時,定裝子彈的精度問題還沒解決,所以,實際配發的,是紙包彈;槍膛的密封性能也不行,自然威力也要大打折扣。

所以,這種手槍,也就是能在二十步之內,才能形成有效的殺傷。

可是,威力再小,那也是火器,若是一個什隊的人,同時將彈倉的六發子彈打出去,那也是能在小範圍內,形成急促的壓制性火力!

這對需要短兵想接的散兵來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是,也因為火器威力巨大,所以,揚波軍對火器的管控很嚴格。比如,手雷只有要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才配發,而步槍,也只有在需要執行任務的時候,才允許能帶出軍營。

而手銃,卻是交由個人保養維護,雖然也禁止攜帶外出,但是,實際上只要在外的時候,不得外露。這一條並未得到嚴格執行,反而,如果是在出現了緊急情況的時候,自衛也是允許的。

所以,那些散兵們,在出軍營的時候,便大多將手銃揣在懷裏,隨身帶着。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有這樣的一支手銃,卻在此刻成了一把刺殺的兇器!

那粗莽的漢子,一看到李知柔出了茶樓的大門,拿着這速射連發銃,對着他便射擊。

因為離得極近,第一槍便打中了李知柔的正胸,第二槍,卻因為槍頭跳動,而打中了李知柔的頭……雖然,之後又打了第三槍和第四槍,只是,反應過來的侍衛已經沖了過來將他的手銃,抬了起來,讓後面的兩槍打飛了。隨後,便乾脆被後續衝上來的侍衛擒住,奪了手銃,倒是讓他沒機會將後面的兩發子彈也打出來了。

不過,這麼近距離下,打中兩發,已經讓李知柔血濺五步,直接魂飛魄散了。後面的子彈打沒打出來,打沒打中,都已經沒有必要了。

看着這突然而來的慘烈,劉謙滿臉寫滿了驚懼,他指著那被侍衛當場擒住的刺客,顫抖着手,厲聲問道:「是誰!是誰指使你來的!」

那刺客被抓后,也不掙扎,聽到劉謙相問,竟然坦然地站着:「某自己看不慣,所以出手殺了他,何必要有人指使!」

聽到這理所當然的回答,劉謙氣得直發抖,李知柔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若是這樣的人都讓人看不慣,實在是不知道,還有誰能看得慣了,他怒道:「看不慣?薛王何處讓你看不慣了?看不慣就要痛下殺手!」

誰料,那刺客竟然一臉正氣地答道:「何處看不慣?你難道不知?他自以為他是李家的宗室,南平王,就非要立他為帝?不若直接殺了,省得他還存着這非分之想!」

聽到這話,劉謙臉色變得一陣怪異……這純粹就是無中生有的荒誕啊!李氏宗族在南方,確實只有李知柔系出嫡源,如果王延興要繼續堅持大唐的國號,確實可以考慮立李知柔為帝,來過渡一下,以示正統。

可是王延興又不是真心要中興大唐,今日立了李知柔為帝,日後還要篡的,到時候,又有什麼正統可言?既然朱溫已經把大唐滅了,王延興順勢就是了,完全沒必要去立一個李家人為帝啊!

事實上,王延興對李知柔在寶安的起居,就像是放羊一般,任其自由……這根本就是一點想要控制李知柔為傀儡皇帝的意思都沒有啊!

誰想,這種根本不存在的可能,卻被一些市井閑散人等,當作必然的方向,甚至,還招來了殺身之禍!

李知柔,死得,當真是冤枉到了極點啊!

現在,李知柔已經死了,刺客也被抓了,作為一件刺殺案件來說,事實清楚,結果明確,人證物證、口供旁觀,一應俱全……很快,就結了案子。

可李知柔終究是南方唯二的王爵,他的死,自然是第一時間,被報到了王延興處。

聽了彙報后,王延興也是莫名其妙……他還當真是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個散兵,會為了這樣的原因,不惜己命,去刺殺李知柔。

然而,王延興更沒想到的是,不久后,他竟然接到孟咸發過來的一封表書。

表書上竟然寫道:

薛王之死實為可惜,然而,去細想,卻又不能不疑惑,那散兵為何會因為一些市井流言,而去刺殺一位王?

咸久思之,方明悟,朱溫篡位之後,大王雖然任然打着大唐的旗號,可大唐已經沒有了天子!

國之無君,恰似天之無日!眾將士如何能心中不彷徨?

正是因為眾將士心中未定,才會去相信一些全然不實的傳言啊!

……

看到這裏,王延興也不覺點了點頭。確實,如孟咸所說,一直以來,揚波軍都是以大唐天子為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此前,是宣宗李曄,後來則是哀宗李柷。

可問題是,無論是選擇李曄還是哀宗李柷,在朱溫手下,都沒能活太久。尤其是哀宗李柷,在禪位之後不到三月,就被朱溫用毒酒害死了!

也就是說,此刻的揚波軍,確實就是一支最高統帥缺失的軍隊。

當然,因為揚波軍的實際指揮權一直都握在王延興的手中,有沒有天子,揚波軍的運作都不會有絲毫影響……所以,王延興一直都沒太在意。

現在看來,這種影響還當真並非可有可無啊!

或許,應該在軍隊中開展一輪思想教育工作?

王延興一邊思索者對策,一邊看着孟鹹的表書,不過,看着看着,這表書的味道有點不對了!這孟咸怎麼籍此而開始說皇帝的重要性了?按照這個意思,要解決將士們心中存疑的問題的對策,就是再立一個天子?

難道?王延興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他快速地掃過那篇表書,果然在文章的最後,來了一個結語:

為了正天地正統大道,為了讓萬眾歸心,大軍齊心……

咸特懇求大王,早日登上大統,即皇帝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唐末當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唐末當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