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領導蘇區經濟建設(6)

37.領導蘇區經濟建設(6)

然而,歷史不是假設。**的這一建議,又被臨時中央和中革軍委的博古、李德無地拒絕了。他們不敢採用這種向敵人後方打擊的進攻性戰略,害怕因此而失去根據地,又沒有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尤其是\"上層統一戰線\"的策略思想。他們認為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與衝突使自己轉入反攻與進攻,是冒險的行動;而且認為紅軍在東線行動打擊進攻十九路軍的蔣介石部的側後方,是等於幫助了十九路軍這一\"最危險的敵人\",無異於喪失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立場\"。於是,他們把**的建議斥之為\"脫隔中央蘇區根據地的冒險主義\"而加以拒絕,同時將紅軍主力從東線調到西線永手地區,去進攻敵人的堡壘陣地,讓十九路軍單獨去同蔣介石軍隊作戰,使紅軍喪失了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有利時機。

蔣介石在鎮壓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和第十九路軍以後,隨即將其入閩的軍隊,改編為東路軍,協同其北路軍、南路軍,於1934年1月下旬重新開始了對中央蘇區的進攻。

在敵人新的進攻面前,中革軍委不但要求紅軍在重要城鎮、大居民點、交通要道、隘口等地構築碉堡,處處設防,以陣地防禦結合\"短促出擊\"頂住敵人,而且經常輕率地要求紅軍主力對敵軍堡壘陣地或有堡壘作依託的敵軍動進攻。這種所謂\"堡壘戰\"的高峰是廣昌保衛戰。在\"為着保衛廣昌而戰,這就是為着保衛中國革命而戰\"、\"勝利或者死亡\"等錯誤口號下,紅軍共9個師的兵力,受命在廣昌及其以北地區同敵人進行\"決戰\"。

18天過後,紅軍雖然給敵人以重大殺傷,但自身也傷亡5500餘人,占參戰總兵力的近五分之一,不得不撤出廣昌,向廣昌以西以南轉移。戰況每日愈下,蘇區越縮越小。7月上旬,幾路敵軍又起了向中央蘇區中心區的全面進攻,形勢險峻。

這時,中央蘇區的人力、物力已很匱乏,紅軍已經失去在中央蘇區在內線作戰取得決定的勝利打破敵人\"圍剿\"的可能,甚至完全沒有可能。在此況下,**迫切希望紅軍能毫不遲疑地轉變戰略方針,適時地突進到外線廣大無堡壘地區,尋求有利時機,殲滅敵人。黨中央雖然在小範圍內討論過實行戰略轉移的問題,但無結果。中革軍委在7月間派出第七軍團3個師6000餘人,以\"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名義,從江西瑞金出,經福建向閩浙皖贛邊挺進,企圖調動敵\"圍剿\"軍回援,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朱德等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的主席、副主席還為此聯合署名表了紅軍北上抗,日宣,表明態度。但是,由於兵力小未能牽動敵人。此後,紅軍反\"圍剿\"形勢更加嚴重。博古、李德等實權人物仍未採取措施,保存紅軍有生力量,卻要求紅軍主力\"用一切力量繼續捍衛蘇區來求得戰役上大的勝利\"。並採取了六路分兵、全線抵禦的軍事戰略,繼續同優勢敵人拼消耗。對此,**曾感慨地評論說:\"『六路分兵』,『全線抵禦』,以為可以制敵,結果為敵所制,原因在於懼怕喪失土地。集中主力於一個方向,其他方向剩下了鉗制力量,自然不免使土地受到損失。然而這是暫時的局部的損失,其代價是突擊方向取得了勝利。突擊方向勝利了,鉗制方向的損失就可以恢復了。敵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圍剿』都使我們遭受了土地的損失,特別是在敵人第三次『圍剿』時江西紅軍根據地幾乎全部喪失了,然而結果我們的土地不但都恢復了,而且還擴大了。\"後來,**把李德的\"六路分兵\"、\"全線抵禦\",作為軍事平均主義的極點,提出了深刻的批評。

10月上旬,敵北路軍和東路軍加緊對興國、古龍岡、石城、長汀進攻,南路軍由筠門嶺向會昌推進,企圖迅速佔領上述各地,進而佔領寧都、於都,瑞金,以實現其圍殲紅軍的目的。在這種況下,紅軍還可以利用敵人暫時不敢長驅直入的弱點,進行休整補充和動員教育,然後突破敵人包圍圈,向敵後廣大無堡壘地帶尋求戰機,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爭取粉碎敵人的\"圍剿\"。**也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張:紅軍主力立即突圍,此時\"雖已不利於出浙江,但還可以向另一方面改取進攻戰略,即以主力向湖南前進,不是經湖南向貴州,而是向湖南中部前進,調動敵人至湖南而消滅之。\"但是,博古、李德等人這時已為其勢洶洶的敵人所嚇倒,哪裏還想到\"進攻戰略\",**最後一次扭轉危局的努力也失敗了。於是,正如**所說:\"此計又不用,打破第五次『圍剿』的希望就最後斷絕,剩下長征一條路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7.領導蘇區經濟建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