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南線視察(6)

44.南線視察(6)

在主力紅軍突破敵人第二道封鎖線后,蔣介石的南昌行營於11月6日頒佈了緊急\"堵剿\"電令。***該電令還判斷紅軍將\"繼續向宜章方向逃竄。\"據此,敵軍為\"堵剿\"紅軍作了具體部署:在粵漢鐵路湘粵邊界湖南境內的一段——良田到宜章之間,設立了第三道封鎖線。當時粵漢鐵路尚未全線通車,但有些地方可短距離通車,且公路達,這就十分有利於敵人調兵。在這一地帶,敵人還利用修鐵路的水泥器材,修了不少碉堡。在第三道封鎖線上,湘軍劉建緒、李覺部駐守郴縣,王東原師在郴縣、宜章之間的良田,陶廣師在汝城以西的文明司一帶。此外,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薛岳、周渾元部也從江西趕到了。鑒於當時敵多雙方的實際狀況,**於11月6日在廣東仁化的城口提出建議:紅軍不要向文明司前進,不要在坪石過粵漢鐵路,不要取宜章、臨武,而應該向北越諸廣山,沿耒水北上,在水口山一帶休整,仍到永豐、藍田、寶慶等地擺開戰場,消滅\"圍剿\"之敵。**的這一建議,對於徹底打破敵人的\"圍剿\",從根本上擺脫被動挨打的境地,十分有意義,但\"左\"傾領導者還是拒絕了。這樣,為突破第三道封鎖線,紅軍被迫同敵軍展開了激戰。在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代價后,終於突破了敵人的第三道封鎖線。不過,這時龐大的後勤部隊的\"罈罈罐罐\"的拖累已顯示出來了。由於行動遲緩,致使紅軍經常失去到達原定地點的先機,這就給了敵軍以圍追堵截的機會。紅軍不僅根本不能進行主動的進攻戰,相反處處進行的是掩護戰,常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對這一點,**的感受日益加深。

得知紅軍突破了第三道封鎖線后,蔣介石十分震驚。他匆忙趕抵南昌行營部署第四道封鎖線。其計劃是:第一步,堵截我軍於瀟水以東地區,把我軍消滅於天堂圩與道縣之間;第二步,萬一第一計不成,就調集湘、桂軍和\"中央軍\"阻擊我軍於湘江以東地區,把我中央紅軍消滅在湘江之濱。這兩步計劃構成了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也是敵人大兵雲集,部署最為嚴密的封鎖線。蔣介石為此調集了15個師近40萬大軍,組成5路\"進剿軍\"。這樣一來,中央紅軍所面臨的形勢萬分危急:前面有波濤滾滾的湘江的阻擋,後面和左右兩側有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我中央紅軍能否突破湘江,衝出敵人重圍,這關係着中央紅軍以至中國革命的生死存亡。

面對當時險惡的形勢,**在反覆研究了敵之後,提出改變進軍方向的建議:主張紅軍主力不要過瀟水,不要攻道縣和江華,應沿瀟水東岸經保和圩、雷家坪等地,攻佔零陵的粟山鋪,再向東北攻祁陽,過湘江,在兩市鎮或寶慶一帶與敵決戰,然後再返回中央革命根據地去。但這一具有戰略眼光的建議,又一次被\"左\"傾教條主義領導者拒絕了。儘管自己的多次建議未被理睬,但**始終以革命利益為重,拋開個人所蒙受的冤屈,密切關注著黨和紅軍的命運與前途。當中央紅軍佔領道縣后,他再次提出:紅軍應沿瀟水西岸北上,攻板橋鋪、漁濤灣、華江鋪、雙牌、富家橋,再向西攻零陵,過湘江向北取冷水灘,越過湘桂鐵路,進軍寶慶,誘敵決戰,奪取\"反圍剿\"的勝利。可惜的是,\"左\"傾領導者仍拒絕**的這一正確主張,頑固地堅持他們既定的方針:堅持從桂北渡湘江,奪路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但實際上,這條路線已被蔣介石算定了,\"左\"傾領導者的做法無疑是硬往蔣介石佈置好的\"口袋\"里鑽。

經過艱苦激烈的戰鬥,紅軍廣大指戰員在佔領道縣后渡過了瀟水。蔣介石在第一步計劃失敗后,又糾集20個師的兵力佈置在全州一線,要把紅軍消滅在湘江之濱。本來,中央紅軍曾有過一個有利的戰機,可以較小的代價搶渡湘江,因為敵人內部有矛盾,全州、灌陽一度兵力非常空虛。當時中央軍委縱隊已到達文蒂、桂岩一帶,距離最近的湘江渡河點只有160多里路,若採取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到達。但\"左\"領導者卻仍然讓人們抬着從蘇區帶來的\"罈罈罐罐\",按照常規行軍,足足走了四天才到達湘江邊。這時,不僅喪失了有利的戰機,也使前線戰士為執行掩護任務付出了沉重代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4.南線視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