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遵義會議前後(2)

47.遵義會議前後(2)

根據通道會議的決定,中央紅軍開始西進貴州。1934年12月15日,中央紅軍佔領黎平城。紅軍這一舉動,出敵意外,一下子把敵人擺在湘西的重兵置於無用之地,而敵人要調整部署又需時間。中央紅軍自10月份開始長征以來,第一次獲得了休整的可能。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城內召開會議,討論戰略方針問題。可以說,黎平會議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從湘南就開始的我軍戰略方向問題爭論的繼續,是通道會議進行的兩種戰略方針問題爭論的繼續。會上,博古和李德堅持從黎平北上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創建新根據地的方針。他們不顧敵人的重兵仍在湘西的實際況,不願按照已經變化了的況來改變自己的行動方針。**則主張繼續向貴州西北部進軍,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地。經過**擺事實、講道理、申明大義、諄諄善誘的努力說服,與會不少人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觀點,絕大多數人同意了**放棄北上方針的正確意見。更為重要的是,黎平會議作出並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的決定(即黎平會議決議)。決議明確指出:\"鑒於目前所形成之況,政治局認為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並且是不適宜的。\"為使中央紅軍在今後能與四方面軍和二、六軍團更密切地協同動作,為求得在政治、經濟及群眾等方面更有利於徹底粉碎第五次\"圍剿\"的條件,利於今後蘇維埃運動及紅軍的展,\"政治局認為新的根據地應該是川黔邊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在不利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這個決議不僅用正式決定的形式否定了博古、李德堅持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錯誤主張,肯定了**關於改變進軍方向的正確主張,也是紅軍長征以來的重大戰略轉折。同時也表明,最高\"三人團\"的最高決定權正在減弱,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正在消失。此外,黎平會議還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即在適當時機召開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以解決從湘南及通道開始的黨內關於戰略方針的各種爭論。這樣一來,黎平會議就為後來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黎平會議后,中央紅軍即按照中央軍委的部署,兵分兩路,向遵義方向前進。到1935年元旦前夕,中央紅軍各路大軍已雲集在烏江南岸,正在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強渡烏江的各項準備工作。因為若要佔領遵義,則必須要強渡烏江。1934年12月31日,軍委縱隊到達甕安縣的猴場。猴場,是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以後所經過的一個較大較繁榮的地方,商業達,物資豐富。鑒於中央紅軍即將渡過烏江,進入黔北,也由於\"左\"傾領導者對於黎平會議決議尚有爭論,對於下一步的行動方針還有不同意見。為此,中央政治局在1935年1月1日於猴場召開了一次會議。在會上,\"左\"傾領導者主張中央紅軍不過烏江,回頭東進,與紅二、六軍團會合,仍堅持過去的錯誤方針。而當時蔣介石的中央軍和湘軍主力仍部署在中央紅軍與紅二、六軍團之間的地帶上。按照\"左\"傾領導者的錯誤主張去做,中央紅軍仍然是在鑽敵人的\"口袋\",仍可能遭到重大的損失。**則再次重申在黎平會議上所闡明的正確主張,與會的絕大多數人都贊同**的建議,再次否定了\"左\"傾領導者的錯誤主張。會議還做出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渡過烏江后的行動方針的決定》(亦稱猴場會議決議)。在這個決議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川黔邊新蘇區根據地。先向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然後向川南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在這次會議上,為了能夠把握住取得勝利的有利時機,使紅軍不失時機地求得在運動中各個擊破敵人,中央政治局還決定:\"關於作戰方針,以及作戰時間與地點的選擇,軍委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做報告。\"這一決定實質上就是對第五次反\"圍剿\"以來李德、博古把持的軍事指揮權在組織上作出的限制。同時,也表明\"左\"傾領導者的地位與作用,正在逐步下降和削弱。**的正確主張和思想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所接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7.遵義會議前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