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反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6)

64.反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6)

會議經過討論,一致同意**的報告,通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決定批評了張國燾向西南地區退卻的逃跑主義錯誤,指出:\"四方面軍的領導者張國燾同志與中央絕大多數同志的爭論,其實質是由於對目前政治形勢與敵我力量對比估計上有着原則的分歧。\"因其的分析與態度是悲觀的,因而\"以至喪失了在抗日前線的中國西北部創造新蘇區的信心,主張向中國西南部的邊陲地區(川康藏邊)退卻的方針,代替向中國西北部前窪建立模範的抗日的蘇維埃根據地的布爾塞維克的方針\";決定還喝露和批判了張國燾的軍閥主義與反黨行為。

會議討論了北上部隊的組織問題,決定把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員,**任政委。同時成立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和**組成的\"五人團\",作為全軍的最高領導核心。

根據俄界會議決定的方針,為了繼續爭取張國燾北上,9月14日,黨中央率領陝甘支隊從俄界出的時候,又致電張國燾,懇切地說明\"中央先率領一、三軍團北上,只是為着實現中央自己的戰略方針,並企圖以自己的艱苦鬥爭,為左路軍及右路軍之三十軍、四軍開闢道路,以便利於他們北上。\"再次要求張國燾立即取消南下的決心,服從中央命令、率軍北上。9月19日,陝甘支隊到達甘南的哈達鋪后,又等待了7天之久,因為張國燾已拉着四方面軍南下,才繼續北上,並於10月間奠基西北,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征。

瓦窯堡會議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糾正了紅軍軍事戰略上的\"左\"傾錯誤,恢復了**對軍隊的領導權,在極端危急的況下挽救了革命。但當時大多數人還沒有認識到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的中央政治路線上的錯誤,加上戰爭形勢緊迫,遵義會議沒有在這一方面展開進一步的討論。此後,雖沒有生大的爭論,但認識上一直存在着差異,早晚是要解決的。

同時,紅軍長征以來,國內政治局勢的變化很大。1935年更是風雲突變。日本侵略者繼佔東北后,又策劃並動所謂\"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在冀東建立偽政權,野心勃勃地把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入中國內地。國難深重,中國為之震動,抗日救亡運動以一二·九運動為標誌再掀**。在這種形勢下,建立並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中國**必須認真考慮和正確解決的十分緊迫的理論與實踐課題。

1935年8月1日,中國**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10月1日正式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中央委員會的名義表。這個宣是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統一戰線的精神提出的。它分析了由於日本的侵略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緊迫形勢,呼籲全國各黨派、各軍隊、各界同胞,不論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政見和利害的不同,有任何敵對行動,都應當停止內戰,集中一切國力去為抗日而奮鬥;並再次宣告:只要圈民黨軍隊停止進攻蘇區,實行對日作戰,紅軍願立刻與之攜手,共同救國。宣建議成立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並表示:中華蘇維埃政府和**願意作國防政府的起人,工農紅軍先加入抗日聯軍,以盡抗日救國的天職。**中央在長征的途中,並未獲悉八一宣的內容。到達陝北后,**中央於11月13日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提出中國工農紅軍願同\"一切抗日反蔣的中國人民與武裝隊伍\"聯合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11月下旬,**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所派代表張浩(林育英)到達瓦窯堡,向**中央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會議的精神和八一宣的內容。於是,**中央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名義,又於11月28日表了和八一宣內容基本相同的《抗日救國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4.反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