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確定持久戰的戰略方針(3)

90.確定持久戰的戰略方針(3)

因而,\"亡國論\"和\"速勝論\"都是錯誤的。*****指出,\"亡國論\"者誇大了敵強我弱這個矛盾,把它作為全部問題的論據,而忽視了其他的矛盾。\"速勝論\"者則相反,他們只記起了其他矛盾,而根本忘記了敵強我弱這個事實。兩個相反的極端,都歪曲了客觀事物的真相。因此,他們得出的結論都是錯誤的、非科學的。

在《論持久戰》中,**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歷三個戰略階段。

第一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但是,敵人在\"此階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將更不如初期\"。隨着戰爭的進程,在這階段的末期,戰爭雙方卻有向下、向上兩種不同的變化。日本方面:向下的變化,表現為人員的傷亡、武器彈藥的消耗、士氣的頹廢、國內人心的不滿、貿易的縮減、國際輿論的譴責等等;向上的變化,主要是佔領區、人口和資源的擴大。前一種變化會不斷擴大,隨着變化的量的增加,必將引起質的變化;而後一種變化是暫時的和局部的,主要表現在量上,不會引起質變。中國方面恰巧相反;向下的變化,是土地、人口、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和文化機構等的減縮,向上的變化,是戰爭中的經驗,軍隊的進步,政治的進步,人民的動員,文化的新方向的展,游擊戰爭的出現,國際援助的增長等等。此前一種變化是舊的質和量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量上,這種量的減少是暫時的、局部的,更不足以引起質變;后一種變化,是一種新的量和質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質上,這些新質因素雖然弱小,但它卻代表了新生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中日之間這種相反的變化,反映了中日兩國自身矛盾運動的特點。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侵略者是行將崩潰的帝國主義者,佔領中國的土地是暫時的現象,而中國游擊戰爭的猛烈展,也必將限制其佔領區的擴大,這是日本不能滅亡中國的主要依據;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的進步勢力和積極因素,將逐步克服落後勢力和消極因素,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是中國能夠堅持持久戰和最後戰勝敵人的主要依據。

第二階段,是敵我戰略相持階段。在這個階段,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將繼續展,中國繼續向上,日本繼續向下。由於中國力量的增長,日本力量的減弱,敵我力量的對比將生根本相反的變化,中國將脫出劣勢,日本則脫出優勢,雙方先走到平衡的地位,再走到優劣相反的地位。中國將完成戰略反攻的準備。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相持階段的時間將相當長,遇到的困難也將最多,然而它是整個戰爭轉變的樞紐。許多地方將遭到嚴重破壞,但抗日游擊戰爭將廣泛展開,並不斷取得勝利。此時,整個敵人佔領地將分為三種地區:第一種是敵人的根據地;第二種是抗日游擊戰爭的根據地;第三種是敵我雙方爭奪的游擊區。廣大的游擊戰爭和人民抗日運動,將消耗和瓦解大量敵軍。\"中國將變成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地,不決定於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於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

第三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階段。中國方面經過第二階段的長期艱苦鬥爭和準備,力量不斷壯大,國際援助等有利因素更加增多,將使敵強我弱的形勢生根本變化,開始舉行戰略反攻,收復失地,\"取得自己的徹底解放,建立獨立的民主國家,同時也就是幫助世界的反法西斯運動。\"

**指出:\"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到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禦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到保守到退卻——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所謂堅持抗戰到底,就是要走完這個全程。

**根據三個階段的敵我雙方況和戰爭特點,具體規定了三個不同階段的作戰形式:第一階段以運動戰為主,游擊戰、陣地戰為輔;第二階段以游擊戰為主,運動戰、陣地戰為輔;第三階段以運動戰為主,陣地戰、游擊戰為輔。\"第三階段的運動戰,已不全是由原來的正規軍負擔,而將由原來的游擊軍從游擊戰提高到運動戰去擔負其一部分,也許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0.確定持久戰的戰略方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