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2)

181.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2)

上述的「訓令」和「通電」,體現了李立三對中國革命形勢的估計和「飲馬長江、會師武漢」的軍事行動計劃。隨後,紅一軍團所屬各部按時在廣昌集中后又向興國進。7月11日,紅一軍團總部在興國根據當時江西「敵逆軍鄧英部以主力集中吉安倚固死守,峽江、吉水、新淦、泰和亦在該逆敵軍盤踞中」,「南昌之敵逆已赴援銅鼓,以圖與我第五軍抗敵,樟樹間有鄧英部之小部隊」的敵,決定:「進攻樟樹窺襲南昌,以響應武漢工人暴動,擴大政治影響,誘鄧敵棄置吉安,退回與我野戰,使贛西群眾武裝得以乘間佔領吉安。」並具體規定了部隊分期推進的計劃。

7月24日,紅一軍團擊破樟樹守敵兩個營,頰利地佔領樟樹鎮。為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針,前委在樟樹召開軍事會議,對敵我形勢和軍事部署進行討論。當時,**等已經從繳獲敵軍的作戰文件中,了解到江西省內敵軍的主要配置況,南昌地區有一個旅(兩個團、分散的)。據此,紅一軍團此時是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向處於劣勢的南昌守敵兩個團動進攻,舉行攻城戰鬥的。但是,在前委樟樹軍事會議上,**與朱德並沒有貿然下達攻打南昌的作戰命令,相反的卻決定不打南昌。對此,**在8月19日於黃茅寫的《給贛西南特委轉閩西特委並轉中央的信》中,作了詳細的闡述。信中說:紅一軍團進佔樟樹后,「此時撫州有敵二團,戴岳部則有新淦渡來樟樹之勢,若去攻撫州,撫州敵人必然跑走,打不到手,……。若直進南昌,則敵人主力沒有消滅且在我軍后,南昌又四面皆水,於勢不利,故乘虛渡河向南昌之對岸前進,攻牛行車站為目標,舉行八一示威。經高安於七月三十日到達萬壽宮、石子凌、生米街、離南昌三十里一帶,派了兩個縱隊予八月一日到達南昌對岸,攻擊牛行車站。敵人在南昌城不還一槍,不出一兵。我們此時找不到敵人打,既不能攻南昌,八一示威任務已經達到,遂向奉新、安義散開工作,動群眾,籌款,做宣傳等。」

以上事實說明,**、朱德及其率領下的紅一軍團,雖然組織上接受了進軍南昌的決定,但在具體軍事行動上並未貿然加以執行。1944年朱德《在編寫紅軍一軍團史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紅一軍團由汀州到南昌這段歷史,也作了如三實的回憶,他說:「在立三路線時,軍事上又生了錯誤,但是立路線對紅一軍團的影響較小。**堅持了根據地思想,不贊成部隊過遠、過久地脫離根據地去打大城市。1930年6月在汀州,中央派塗震農來傳達立三路線時,成立了紅一軍團。包括四個軍:紅三軍黃公略,紅四軍**,紅十二軍伍中豪,紅二十軍胡少海。由汀州出師,浩浩蕩蕩北上,先打下樟樹,再過贛江打高安、上高等地,接連攻下十餘縣,事實上還是游擊戰爭,所以取得了勝利。由於動了廣大群眾,部隊也有很大展,出時一萬人左右,這時約有一萬八千人。當時中央本來命令我們打南昌,我們知道打南昌沒有把握,故只在『八一』的那天,派羅炳輝帶了一點隊伍到牛行車站去示威,以紀念三年前的南昌八一起義。」

**等率紅一軍團在奉新、安義一帶開展群眾工作時,得知紅三軍團佔領長沙和湖南軍閥何鍵部向長沙移動的消息。8月3日,紅一軍團總部於奉新布了《進攻長沙先取瀏陽的命令》,指出:「南昌之敵仍守防禦工事中,尚不敢向我前進,湖南何鍵部於7月19日由長沙向平江移動,有對我第五軍前進之勢,武漢白軍悉數北上參加蔣閻戰爭。」因此,決定「本軍團以絕對急進攻擊敵人之精神,決先取瀏陽,進略長沙,以威脅武漢,擬於本月五日由此地(奉新、安義)出動,沿途工作,向瀏陽前進,於本月九日到上高城宜豐城會市之線,限於本月十六日以前到達載萬縣城西北之大橋圩(赤色區域)集中。」8月10日又布《由宜豐向萬載集中的命令》。於是,紅一軍團即沿着高安、萬載大路及其北側,向長沙方向西進。途中,在上高縣城一個破舊教堂里開了一個直屬隊幹部會,**向直屬機關幹部作了政治報告,講了革命形勢的展,解釋了這次行動的意義,具體講述了不打南昌而去和三軍團會合的道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81.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