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 記![141】

正文 后 記![141】

宇宙中各階層物質由「基本粒子」、「初級粒子」、「次級粒子」、……、輕子、夸克、電子、中子、質子、原子核、分子、……直至我們通常所見普通物質。組成各階層物質之間的結合能逐階隨着層次而降低,並且各階層之間的結合能是呈幾何級數差異地驟然降低。希望能夠可控制地將其釋放出來並掌握、獲取這些巨大的高能量,是我們奮鬥不息的目標。人類大能量的獲得、更尤其是要想星際旅行,若沒有更初級階層能量的獲取怕是永遠只能停留在夢幻之中。

宇宙中所有物質的體積全加在一起與整個空間體積之比是微不足道的,宇宙中全部物質體積之和是直徑幾乎為零的那麼一個奇點;而空間無限大。每個世紀每平方千米才會有幾個高能量的初級粒子落到地面上。至於「科學還沒有發現『空的』空間」。那是因為宇宙中有着不斷極高速運動的各種微粒。例如次級粒子每秒鐘就會有100個穿越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而過,只是我們自己並沒有覺察到而已。各種微粒無時無刻不在往返充填著隨機不時出現的真空地帶。只有假設若能出現時間定格的瞬間,只有在這樣假定的時間「定格瞬間」,空間所有物質、粒子全駐留了,才能觀察到宇宙物質本身就是空間。

俗話說「無便是有,有便是無。」其實空無一物的,僅僅直徑幾乎為零的一個奇點,由宇宙大爆炸形成浩瀚的宇宙即是「無便是有」,而黑洞又將浩瀚的宇宙吞噬成一個直徑幾乎為零的一個奇點,則是「有便是無」。「有」和「無」是相反相成辨證的。時間與空間的生死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物理學界曾經進行過大量的尋找「以太」的工作,那時認為整個太空中充滿了一種叫做「以太」的介質;「以太」是一種絕對靜止、絕對剛性、質量為零的特殊物質。最後邁克爾遜——莫雷的實驗結果卻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實際上整個虛空中要有這麼一種物質存在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它其實已佔滿了全部空間從而排斥了空間的其它任何物質。當時以太是為了光及電磁波的傳遞而設想出來的。

實際上宇宙空間「基本粒子」、「初級粒子」、「次級粒子」、……、以及各種微粒、的傳遞都是各自自洽完成的,並非需要依靠什麼「以太」或其它「場」之類的東西來畫蛇添足。粒子以形成粒子流的形式源源不斷地傳遞;傳遞過程中粒子流若不期相遇時便自動相互迴避或瞬間由於碰撞而中斷、並隨即另闢蹊徑。就是粒子流遇阻隔斷,便會立即不間斷地隨機擇優選取新的途徑傳遞。這也是空間一直存在有不斷地在作布朗運動的各種粒子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在粒子流所有傳遞過程中,會始終自洽地保持着力的平衡。空間始終交織佈滿錯綜複雜且在不斷變更的粒子流;各自能夠隨機時斷時續而不會有互相纏繞之慮;相互之間不會有干擾、阻礙之憂。

目前物理學家久久尋找引力場未得,正熱衷於徒勞無功地製造引力波發生器以圖人造引力場。但曾否想到去直接利用大自然一直持續不斷地,廉價恩賜給我們的引力場:所有的物質依據各自質量的大小,相互間由於萬有引力而永不間斷地發射力粒子流。萬有引力確實是那麼微弱,但無論相距多遠它都無時無刻不在。引力場永遠與宇宙同在。

正如超弦理論是量子力學中出現的一種新的科學理論,霍金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該理論中最大的難題在於,若要想驗證或證偽所需用的實驗設備,必需建一個尺寸大到銀河系般的粒子加速器才能獲取到所需要的高能粒子,這無疑是難以想像、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那麼人們就應該想方設法從大自然中那無時無刻都在免費賞賜給我們的宇宙粒子中去尋求會更為現實些。

[141]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前沿物理暇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前沿物理暇想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后 記![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