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白馬悲歌

第169章 白馬悲歌

凡是有劉備三兄弟參與的事情,准沒有什麼好事。

這句話已經成了至理名言。

繼孫策軍倒霉之後,又輪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被坑了。

劉備三兄弟,坑人的能力,已經出神入化了。

至少在劉正看來,劉備三兄弟,簡直就是坑人之神組合。

張飛的那張嘴,拉起仇恨值來,比劉備的眼淚,還要厲害三分。

這是一個禍從口出的真實故事,更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

呂布帶着三萬并州鐵騎,開赴虎牢關戰場。

呂布揮戟斬穆順,報了他陷害并州鐵騎的大仇。

張遼和高順同仇敵愾,為了給并州鐵騎正名,強攻張揚軍。

一場激戰,張揚軍損失慘重。

幸得孔融軍大將武安國,帶兵相救,張揚軍這才倖免於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

呂布回軍虎牢關之後,并州鐵騎上下,終於揚眉吐氣了。

勝利是保持高昂士氣的不二法寶。

并州鐵騎,風采依舊。

呂布召集眾將開會。

張遼說:「主公,并州鐵騎,東出虎牢關,首戰張揚軍。」

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虎頭蛇尾。

總覺得有些遺憾。

曹性是明眼人,忙問呂布:「主公,白天在戰場上,你對那武安國手下留情,又是什麼道理呢?」

呂布回答說:「北海太守孔融,是儒門孔聖人的嫡傳後人。」

雖然說: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但是:是非功過,都會由儒門士子來書寫。

無論是漢室史冊,還是俾官野史,執筆的人,都是儒門成員。

留下一絲善意,也是期望提筆者的筆下留情。

呂布允文允武,當然知道,歷史就是——先人們落筆,把那些願意給後人知曉的東西,寫成章冊。

呂布幹了幾件大事,并州鐵騎也替漢室樹起了邊牆,自是不愁青史留名。

然而并州鐵騎,毀譽參半。

若是再與孔融為難,傷了儒門的顏面。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

儒門弟子,拿起手中的筆,肯定會給并州鐵騎,安上一個助紂為虐的罵名。

若是與孔融為善,不求儒門弟子美言幾句,至少可以獲得——公平公正的評價。

高順說:「主公的顧慮極是!」

儒門香火,日漸鼎盛;道德文章,均由士子們一言而決。

雖然有文責加身,但是他們都是思想自由的個體。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着不同的見解。

他們都有不同的喜怒哀樂,就這樣,筆下流傳的東西,也是會各抒己見。

世人再以訛傳訛,就會蓋棺定論了。

張遼問:「主公,為何又突然暴走,傷了武安國呢?」

呂布回答說:「匹夫害我愛馬,當然要付出代價的。」

就這樣,并州鐵騎上下,對孔融軍區別對待。

再欺負張揚軍,也覺得勝之不武。

於是屯駐虎牢關,靜待聯軍出現新的動靜。

……

再說劉備三兄弟,見公孫瓚同曹操和陶謙同行,怕昔日的惡行暴露了。

劉備就對公孫瓚說:「伯圭兄,虎牢關戰場,已經開打了。」

劉備是在說,公孫瓚的大軍,明明是來去如風的騎兵。

如今卻要學另外兩家的步兵,把大軍整成了蝸牛般的速度。

公孫瓚也覺得有些壓力,只是心中不得計,這才放慢了行軍速度。

公孫瓚問:「玄德,依你來看,白馬義從,應該怎麼做呢?」

劉備自忖:張揚軍和孔融軍,對他們三兄弟,知之甚少。

於是他就公孫瓚說:「伯圭兄,董卓老賊,只有一個。」

劉備的言外之意,就是能殺董卓的機會,實在是太稀少了。

畢竟諸侯聯軍,可有二十一家。

要是不能出奇招,肯定會泯然於眾諸侯。

公孫瓚再次問計的時候,劉備建議:

大軍加速,與曹操等人,分道揚鑣。

公孫瓚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就去找曹操和陶謙商議。

曹操不明就裏,陶謙也是無所謂。

就這樣,公孫瓚軍就成了,第三支進入虎牢關戰場的聯軍。

白馬義從,安營紮寨完畢之後。

劉備三兄弟,立功心切。

張飛衝到虎牢關下,高聲向呂布挑戰。

還出言不遜:

親爹姓呂,二爹姓丁,三爹姓董。

呂布匹夫,三姓家奴,你家張爺爺來了。

燕人張飛字翼德,呂布小兒,出關受死。

呂布在關上巡視,聽到張飛的罵戰之後,簡直就要氣炸了。

劉備三兄弟,無名之輩而已。

正好可以殺了立威。

方天畫戟之下,也得留下幾顆英雄頭。

虎牢關東門,開了。

赤兔馬捲起一團烈火,沖向了張飛。

張飛左支右絀,勉強的支撐了五十個回合。

關羽見張飛危險,忙上前助戰。

呂布感覺到了壓力,於是就全力以赴。

九式戟法,正好可以演練一回。

三人鬥了近兩百個回合。

呂布風采依舊,赤兔馬更是氣勢如虹。

張飛的馬,久戰疲憊。

好在關羽承受住了,大部分壓力。

然而關羽和張飛,兩人合戰呂布,依舊處在了下風。

劉備抓住雙股劍,上前助戰。

呂布一見到劉備,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劉正石門破呼廚,丁原九原說劉備。

那音容神態,都是呂布午夜夢回時分,痛苦流涕的場景。

如今見了劉備,又勾起了傷心往事。

呂布暴喝一聲:「劉備,織履小兒,算你倒霉!」

呂布棄了關羽和張飛,仗着赤兔馬的神速,專門盯着劉備砍。

張飛的馬累了,跟不上。

關羽的馬負重超限,跑不動。

劉備可就慘了,他不假思索,撥馬就朝白義從大營方向,逃了回去。

張遼等人,怕呂布有什麼閃失,立即全軍衝鋒,目標——白馬義從大營。

公孫瓚見劉備逃回,義氣相救。

被呂布一戟砍在肩膀上,嚇破了膽,不敢再戰。

白馬義從的前軍和中軍,成了并州鐵騎的屠宰場。

魏攸見勢不妙,忙令各將退守后營,又派人接應公孫瓚。

呂布見公孫瓚逃了,也不追擊。

只是盯着劉備廝殺。

劉備哭了——呂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劉備是真怕了。

雖然他擅長跑路,但是面對赤兔馬,的盧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

白馬義從上前搭救劉備,全被呂布亂戟搗死。

呂布要殺劉備,誰敢擋路,一律打死。

劉備死心了,安城勁卒也不要了,率先向南方逃走。

關羽和張飛,見劉備脫離了戰場,忙放棄了廝殺,紛紛打馬逃離了戰場。

公孫瓚在後軍重整旗鼓,看到劉備三兄弟一逃,就知道大勢已去。

畢竟白馬義從大軍之中,根本就沒有可以抗衡呂布的將領。

劉備的本部想要脫離戰場,被高順的陷陣營擋住了去路。

他們只得逃回公孫瓚的后軍。

呂布突入中軍,縱橫一番之後,遙見虎牢關東面,塵土飛揚。

他知道——聯軍的援軍到了,不敢再與白馬義從糾纏不清,於是就大喝一聲:「并州鐵騎,撤!」

公孫瓚見呂布撤軍了,才徹徹底底的鬆了一口氣。

戰後計點損失:

白馬義從戰損三千人。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救援劉備的時候,被呂布和并州鐵騎,撞成了肉泥。

然而白馬義從,以國士待劉備三兄弟。

劉備三兄弟呢?

居然棄軍而逃,令白馬義從孤軍奮戰。

看着消失在南面的劉備等人,公孫瓚憤怒了。

他命令大將嚴綱,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收劉備軍殘部,三百安城勁卒。

隨後就在虎牢關東面的戰場上,斬首示眾。

其實劉備三兄弟,並沒有走遠,還想着回公孫瓚軍,繼續的騙吃騙喝呢?

關鍵劉備,還想帶走安城勁卒。

然而公孫瓚是邊境將軍,對於敢臨陣脫逃的人,那可是毫不容情的。

劉備三兄弟,臨陣脫逃!

公孫瓚拿他們那些人,沒有辦法。

然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安城勁卒,就成了替罪羊的不二人選。

面向戰場,人頭齊飛。

劉備大慟,張嘴就要哭喊。

關羽怕眾人暴露,忙堵住了劉備的嘴。

一行人望南而走,再也沒有回頭。

公孫瓚殺了安城勁卒,還是覺得不解氣。

白馬義從,死得太冤了。

怪不得在汜水關的聯軍大營之中,孫策會是那樣一副擇人而噬的表情。

想來是那孫策軍,也吃過劉備三兄弟的虧。

白馬義從,遇人不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公孫瓚看着破敗的大營,決定寫信問責,然而寫到一半,就沒臉再寫了。

是他自己,輕信了劉備三兄弟,怪不得別人。

好在殺了三百安城勁卒,白馬義從將士的在天之靈,總算是得到了告慰。

正在這個時候,鄒丹來報說:「主公,魏武侯到了!」

公孫瓚只得收起了悲傷,整軍迎接。

然而戰鬥留下的痕迹,依舊無法徹徹底底的清除。

曹操看着,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的公孫瓚軍大營,若有所思。

曹操問:「伯圭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曹操以為是公孫瓚軍走水了,畢竟這個季節,很容易走水的。

公孫瓚嘆了一口氣,問曹操:「魏武侯,你說劉備三兄弟,怎麼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

曹操不明就裏,忙問其中的緣故。

公孫瓚沒有隱瞞,直接把劉備三兄弟,虎牢關下挑釁呂布,辱及呂布先人。

被暴走的呂布,虐成了狗。

劉備居然包藏禍心,禍水東引。

白馬義從上去搭救,都被呂布殺害了。

劉備三兄弟,不思報仇雪恨,反而臨陣脫逃,如今不知去向。

曹操說:「劉備三兄弟,還是沒有長進嗎?」

公孫瓚問:「魏武侯,也吃過劉備三兄弟的虧嗎?」

曹操點了點頭,把當年討伐黃巾軍的曲周之敗,向公孫瓚簡單介紹了一回。

我以為時過境遷,劉備三兄弟應該有所長進呢?

看來這劉備三兄弟,雖然英雄了得,但是卻不適合沙場奮鬥。

他們都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沒有誓死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

宏圖大志有了,卻沒有砥礪前行的恆心。

用不得,也用不起。

一旦見勢不妙,就算是沒有山窮水盡,也會在第一時間,棄軍逃走。

這樣的人,只適合打順風仗,一旦處於下風,慘敗就無法避免了。

曹操對於劉備三兄弟的定義,還是很精確的。

然而公孫瓚軍,已經損失慘重,短時間之內,無法再戰。

公孫瓚問:「魏武侯,為什麼劉征北立功容易,輪到咱們就損兵折將了呢?」

曹操回答說:「戰場之上一刻鐘,戰場之外十年功。」

興漢軍十年如一日,與烏桓僵持,又與鮮卑接戰。

聯軍討董以來,更是與西涼鐵騎,真刀真槍的正面交鋒。

每一場戰鬥,都堪稱經典。

無論是趙雲的白馬軍,還是黃忠的神弓軍,都打出了特色。

特別是陳到的紅衣衛——血染披風心益壯,不怕犧牲不怕傷。

公孫瓚說:「劉征北,真的是太神奇了。」

一支鐵軍,幽州的定海神針。

這一場戰鬥,讓公孫瓚看到了白馬義從的短板——陣戰不行。

曹操說:「伯圭,咱們還得撐下去,否則就要讓七郎等人,看笑話了。」

公孫瓚點了點頭,對曹操說:「魏武侯,我軍已經折了銳氣,就得看你們曹操軍的了。」

曹操聽了之後,點了點頭,算是接過了這個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9章 白馬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