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5)

184.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5)

關於紅軍行動問題,會議未能就是否放棄攻打南昌、九江而取得一致意見,因此,仍決定:「我們目前的行動,是前去佔領南潯路,進攻南昌九江消滅敵人,全軍團擬明后兩日由峽江出,向南潯路前進。***」

關於土地問題,會議決議強調「土地一概沒收,平均分配。」「分田必須按照人口平均分,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關於資本問題,會議「認為目前無條件的沒收一切工廠商店,是不對的,應該沒收反革命的商店與軍閥官僚資本的工廠商店,對於不是違反蘇維埃勞動法的資本,應用工人監督資本的方法限制他,克服他的陰謀(移開資本,怠工不辦貨)」。

10月21日,**率總部機關到達清江縣太平圩,覺國民黨軍隊有從四面開來包圍紅軍的跡象,乃果斷地決定總部從清江太平圩後撤30里,10月23日到達新余羅坊。在羅坊,**根據收集到的國民黨報紙和報,進一步判定國民黨軍隊正在向紅軍包圍而來,形勢已顯緊急。為了進一步統一全軍的思想,確定紅軍行動方向,打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於10月25日在新余縣羅坊陳家鬧樹又主持召開了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聯席會議,即羅坊會議。在會上,**最後說服了紅一方面軍的一些高級指揮員,放棄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張,並創造性的提出採用「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對付即將面臨的國民黨軍隊的「圍剿」。會議於10月26日討論通過了《目前政治形勢與一方面軍及江西黨的任務》的決議。決議中關於國內形勢這樣指出:「長沙的佔領與繼續嚴重的進攻,以及吉安的奪取,這不但對中國革命形勢有大的轉變,同樣轉為了統治階級的關係,就是說革命勢力的展,階級的根本矛盾,已使帝國主義,中國統治階級極力想緩和自身的衝突,聯合對付革命。……在帝國主義軍閥這一暫時聯合對付革命之下,所以蔣介石有從前線大調兵力進攻革命的需要與可能。」這一準確的形勢分析,使紅軍和根據地人民在敵人的大規模「圍剿」面前有了良好的精神準備。

會議決議總結了兩次攻打長沙和攻取吉安的經驗教訓,說明了紅軍不能進攻南昌、九江的理由,批評了單純軍事觀點的「輕裝襲擊路線」。決議說:「目前在敵人大舉增兵與南昌、九江固守工事的形勢之下,單憑紅軍輕襲南昌、九江,而且紅軍相當給養都不具備,運輸條件十分缺乏」,如此形下,「這無疑的要成為游擊的進攻,結果攻不下,又轉面他往,反使一省勝利延期實現。所以這一輕裝襲擊的游擊觀點與爭取一省先勝利有計劃的有佈置的戰略絕不相容,應加以嚴重的糾正。」決議進而說明紅軍的行動必須從現實條件出,機動靈活,不能簡單地、機械地執行上級指示。決議指出:「戰略是依據客觀形勢與主觀力量而決定,戰術是依據當時各種實際條件運用一切手段,以達到戰略的實現,因而戰術在不違背戰略之下,是時常可以轉變的。在奪取南昌的任務下面,先爭取吉安,這一戰略是非常正確」;所以,「就不應簡單機械的說本是打南昌,為什麼打吉安?又如戰略是確定佔領南潯路,在戰術上,或採取一直襲入或在贛江兩岸適當地點消滅敵人主力,再行進佔,這都規定於當時主客兩方實際條件,不能一定拘泥」。

羅坊會議在總結經驗教訓、批評軍事冒險行動和分析江西革命形勢的基礎上,確定「江西黨與一方面軍的任務,無疑的是配合江西群眾有計劃的有佈置的實行階級決戰,堅決爭取江西先勝利。」

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的數月時間裏、經曲折反覆的鬥爭實踐,**等終於勝利地抵制了李立三的「左」傾錯誤,使紅一方面軍和湘贛兩省的農村革命根據地避免了大的損失,而且壯大了紅軍力量,擴大了革命根據地。對此,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特別是**同志,他不但始終沒有贊成立三路線,而且以極大的忍耐心糾正了紅一方面軍中的『左』傾錯誤,因而使江西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在這個時期內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利用了當時蔣馮閻戰爭的有利形勢而得到了展,並在一九三〇年底至一九三一年初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84.從汀州會議到羅坊會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