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從寧都會議到反「羅明路線」(2)

19.從寧都會議到反「羅明路線」(2)

8月初,一方面軍在興國附近的竹壩召開軍事會議。***接着,中央局召開了興國會議,重新討論紅軍的行動方向問題。中央局會議經過爭論,接受了**的建議,決定紅一方面軍從贛江東岸北上作戰,先消滅樂安、宜黃、南豐方面敵人,解決陳誠、吳奇偉、朱紹良等增援部隊,逼近奪取吉水、樟樹、新滏等城,並威脅南昌、九江,配合鄂豫皖、湘鄂西紅軍行動,在有利條件下可先取撫州,聯結贛東北。8月8日,中央局接受了周恩來等的提議,任命**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懷聯名簽了《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已到軍工作的命令》。命令說:「奉中央政府命令,特任**同志為紅軍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現毛同志已到軍工作。我第一方面軍全體戰士今後應堅決在朱總司令與毛總政治委員領導之下,為展革命戰爭爭取革命在江西及鄰近幾省先勝利而努力。仰我全體戰士一體知照。」同時,決定在前方組織軍事最高會議,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組成,以周恩來為主席,負責處理前方的行動方針和作戰計劃。

8月8日,中革軍委布《關於起樂安、宜黃戰役的訓令》。紅一方面軍隨即佯作向西行動,主力卻隱蔽地急行北上。紅軍連續行軍一星期,於8月15日開抵同敵軍相持的招攜、東韶一線時,對方還毫未察覺。第2天,紅軍出其不意,突然動攻擊。17日攻佔樂安。20日攻克宜黃。23日乘勝佔領南豐。這一仗打得異常迅猛,速戰速決,一周內連克三城,俘敵5000多人,繳獲了包括山炮、追擊炮、機關槍等在內的大批武器、彈藥和物資。南昌、撫州大震。

樂安、宜黃戰役后,紅軍本想乘勝攻取南城。8月24日,**隨軍抵達南城近郊。這時,現南城守敵有3個師的兵力,已有作戰準備,地形於我不利,敵方的工事又很堅固,勢必形成相持對壘的局面。而敵人在樂安、宜黃戰役后受到很大震動,擔心紅軍乘勝北取撫州,威脅南昌,正由武漢、南昌、吉安等地調兵增援。根據這些新的況,紅軍當機立斷地改變預定計劃,主動撤退至東韶、洛口一帶休整,尋找戰機。同時由周恩來致電蘇區中央局並轉臨時中央,說明前方改變計劃的原因;敵軍已注意「固守城鎮」,我們應「使其離開據點,在運動中消滅之,這點很重要。」

但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卻一再催促紅一方面軍繼續向北出擊,脅協南昌,認為這樣才能減輕敵人對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贛根據地的壓力,、給這些根據地以直接支援。並且指責一方面軍「不宜在南豐、南城、宜黃間久待」,「這給群眾以十二分不好影響」。

於是,以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為一方,以在前線的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為另一方,在作戰方針上形成了顯然對立的看法。

9月23日,**乃與周恩來、朱德、王稼祥聯名致電中央局並告中央,進一步陳述他們對目前行動方針的共同看法:「出擊必須有把握的勝利與消滅敵人一部,以便各個擊破敵人,才是正確策略;否則,急於求戰而遭不利,將造成更嚴重錯誤。」「我們認為,在現在不利於馬上作戰的條件下,應以奪取南豐、赤化南豐河兩岸,尤其南豐至樂安一片地區,促進敵變化,準備在運動戰中打擊與消滅目前主要敵人為目前行動方針。」「這一佈置,雖不是立即出擊敵人,但仍是積極進攻的策略。」「在這一行動中,必須估計到敵將有變化。為其有利於我們出擊時,自然要機動的集中兵力去作戰。」對湘鄂西和鄂豫皖中央分局,毛與周、朱、王也分別去電提出他們的意見。認為:應集中力量機動地選擇敵之弱點,打擊消滅其一面,各個擊破敵人。分散與持久硬打是給敵人各個擊破我們以及分進合擊的最好機會。

這樣一來,臨時中央、蘇區中央局同**等前線軍事領導人之間的矛盾就迅速激化起來,從而種下了寧都會議的根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從寧都會議到反「羅明路線」(2)

%